摘 要: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以及管理队伍中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力量,能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从实际情况中来看,高职院校辅导员还存在着对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情况、以及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等情况,这一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育人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本篇文章中,主要探讨职业院校辅导员立德树人工作的创新思路,希望能够提供给相关从事者一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创新思路
前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行业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那么就应当从根本上履行立德树人的方针,这样才能够开展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辅导员履行立德树人的意义
(一)立德树人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标准
近一些年来,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高职院校生源不论从知识水平还是道德水平上而言,或多或少都受到一定影响。在整个高等教育中,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人才培养水平能直观影响到我国教育发展的状况。从实际中出发,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两者对比,普遍存在一些缺点: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目标动力不足、缺少理想信念等等。因此,在面对该情况,高职院校辅导员便应大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对于辅导员而言,具有教师及管理员双重身份。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常常会身居教育第一线,开展教育和管理的任务,他们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朋友。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条件不断提升以及教育教学不断深化,新时期对人才培养有着更高的要求,更加强调需要培养有理想、有信念的学生。那么辅导员教育第一线的工作人员,身上便肩负着这个重要的职责。
二、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实际情况探析
(一)认知层面
在我国教育教学理念中,立德树人理念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出道德高尚、信念坚定、全面发展的人才。当前,在实际教学中,有着部分辅导员因为对立德树人概念缺少认知,使得教学中并未渗透立德树人的概念和内涵。另外,加上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致使在对学生教育管理中方式方法不得当,常以行政施令的方法替代教育行为,这一些教育方式不单单没能加强学生对立德树人的概念了解,也十分容易引发学生的不满情绪,从而使得师生两者关系变得僵持[1]。
(二)实践层面
关于实践层面,它有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常常因为辅导员工作繁忙,致使立德树人教育内容弱化。在诸多高职院校中,因为辅导员的数量缺少,使得辅导员不单单需要教导学生知识,也会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如:班级管理、检查寝室等等。这便使得辅导员与学生两者的沟通时间减少,如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行指导与沟通,那么德育教育便不能有效开展。
第二, 辅导员自身能力欠缺。根据相关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内的诸多辅导员都是刚毕业就参加工作的学生,因为工作经验缺乏,再者加上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难度较大,使得一些辅导员仅仅满足于“学生不出事,安全便好”的原则开展工作。甚至有的辅导员,在指导学生工作中,缺少耐心,处理问题不够全面,对学生的教育停留在说教层面。这一类辅导员他们开展工作所取得的效果往往欠佳,甚至适得其反。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关于立德树人工作的创新
(一)有效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
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那么便需与学生经常沟通,保持密切的联系。辅导员也应通过自身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学习并了解到立德树人的概念。另外,辅导员开展工作时,应围绕着立德树人方针,将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以落实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等因素作为标准,全方位培养出高素质人才[2]。
另外辅导员也应通过其他方式来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如通过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组织的引导和管理,促进学生充分发挥出德育的积极作用。如:借用网络平台的方法,在院校中不断宣传关于立德树人的知识和概念,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道德观念;以网络作为载体,这一种方式不受到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辅导员便能够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到他们的需求,从而构建起良好的关系,对于部分学生表现出来的道德缺失,辅导员需及时进行纠正,帮助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工作,让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二)激发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在日常教育中,辅导员应了解班级中每一名学生的理想和追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能够为自身理想做出努力和追求。那么便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 挖掘学生兴趣爱好,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老师,辅导员应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开发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朝着自身追求的目标所前进。辅导员也需不时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从而有着更好的发展空间。
第二, 帮助学生坚定信念。只有坚定自身信念,方可朝着目标前进,辅导员可以通过沟通和交流等多方面了解到学生的需求,从而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建立起符合实际的目标进行奋斗,让学生能够充满动力。
第三, 注重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在这一个过程中,高职辅导员应注重校园文化的构建,让学生能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成长。另外也能积极的安排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从而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加强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3]。
四、实现三全育人
对于立德树人而言,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該系统它有着诸多因素,如:外部社会、家庭影响、学院老师等等,那么如何协调这一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主要是因为这一些因素它处理得当能够推进立德树人的工作开展,从而帮助到学生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的内容出发。
第一, 积极整合各个有利因素,时刻记住立德树人的使命,在教育过程中将立德树人渗透进每一个环节。另外也应积极落实家长联系制度,协调好各个专业老师、管理人员的配合形成一股强有力的教育合力,开展全员育人工作。
第二, 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氛围,通过环境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如在校园中便可以通过一些文化节目、纪念节日等方法,开展全方位育人的方针[4]。
结语:综上所述,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中,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地,高职院校中的辅导员应当以立德树人作为主要任务,积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正确的世界观,让立德树人的概念能够深入到每一名学生的心中。因此,这就需要诸多教育从事者通过不断努力达成。
[参考文献]
[1]仓伟,彭海.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工作任务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3):124-125.
[2]黄倩倩,卢桂梅,高振中.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呼唤高校辅导员提升师德师风[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3):126-129.
[3]尹曦.新时代辅导员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角色定位[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9,11(06):41-44.
[4]龚劲丹,吴家林.“立德树人”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105-1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