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手机依赖症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9761
王小玉

  摘 要:手机依赖症是一种对手机依赖成瘾的心理疾病,多发生在青少壮年。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尤为受到重视,他们处于衔接建立认知与社会的关键时期,过渡沉迷手机后果十分严重。导致大学生产生手机依赖的原因众多,影响甚广,所以引导其摆脱成瘾心理也要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

  关键词:手机依赖症;大学生;自我分离;疏离

  一、前言

  手机依赖症这一新兴的心理疾病越来越高频率的出现在大众的眼前,值得引起广泛的重视,尤其是有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大学生生涯,是刚刚从高考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并且未面临社会重压的间断期,也是对以后人生影响深远的分水岭,这个时期至关重要。他们正处于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很好的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较容易产生孤独、自卑、自闭、无助、无意义等消极情绪,并借由手机这一方便快捷的智能终端逃避问题,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终究对自身发展,学业前程乃至社会联结都产生不可逆的负面作用。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原因

  (一)自我分离

  大学生刚刚进入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环境,不能很好地转换角色,适应新的生活,或者是在心里上的依靠得不到加持以及适当的引领,极易发生自我分离现象。每当出现问题或者遇到困难,不能正视自己的境遇,畏惧挫折,逃避现实。无法面对和接受自己的现状,没有方向和动力继续生活,所以便选择了逃避和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手机作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结点,对于现在多在外求学的大学生是唾手可得的。手游,聊天软件,新兴App在让人们之间的距离消除,联系紧密,消遣娱乐的同时,也使这些自我分离感强的孩子们沉迷于幻想中的世界。

  (二)人际疏离

  高考这座炼狱使得孩子们背负着家庭的期望和自身的抱负,把全部的心思和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学习上面,而无暇适应和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相处的模式。在寝室内,在班级中,在校园里,无时不刻不发生着课本之外的事情,无章可依,无题可解。其实在大学校园里,就相当于是学校这座象牙塔和社会的衔接,除了必要的知识储备,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更好地适宜社会。而认识不到这一点的大学生们,不主动接触别人,拒绝社交活动,逃避集体活动,人际关系淡漠,而又内心空虚,便会通过手机网络来填补。人际疏离带来的孤独感和无聊感使得他们通过依赖手机里的花花世界来寻求情感上的慰藉。

  三、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影响

  (一)自身影响

  手机依赖症对大学生自身的影响,无论是生理方面的还是心理方面的,都十分负面。只要稍微手机离身,便浑身难受。但是长时间的盯着手机屏幕,会对个体的视力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出现干涩,红肿,发痒,视力减退等不适。而且沉迷于手机中,肩颈腰背等多部位肌肉疲劳,酸痛无力,更有甚者出现病变。长时间的保持或坐或卧的姿势,缺少运动,还导致肥胖,三高等多种现代病发病几率的升高。对于心理方面,长时间的断绝与外界的接触和沟通,会使得自身缺少了人类是群居动物的意识,只单一的活在手机世界中,削弱思考问题的能力,对突发事物的应激性减退。并且形成恶性循环,越孤独无所依托,越依赖手机;越依赖手机越无所适从。

  (二)人际环境影响

  手机依赖症严重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交往,影响了人们的情感交流。例如同辈社会化理论,是认为与家庭及社会联结较少的青年人会选择同龄人作为情感需要的支撑,但是地域以及时间问题,使得他们更多的是使用手机网络得以满足,而缺少和身边的人面对面的交流。甚至当不得不与人直接沟通时,出现心慌气短,紧张害怕等不良反应。当这种局面发生时,使得孩子们更加逃避现实中的人际环境,而躲在网络中不愿出来。这种恶性循环会导致大学生的学业受到巨大的影响,并且与家长沟通受到阻碍,与现实社会脱轨。通常这种情况又会衍生出更多的负面情绪,如敏感、自私、自卑、孤僻等。在社团或班级合作中缺少良好的人际关系,易于产生隔阂、不满等影响劳动有效性和高效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再借由手机网络逃避现实,发泄情绪,会是处境愈发的艰难。

  (三)社会影响

  青少年犯罪的事件近几年层出不穷,花样百起,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沉迷于手机而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大学生期间的孩子已经是成年人了,应该对自己的行为以及导致的后果负责,但手机依赖症致使他们分不清现实和虚拟,对这个社会造成一些糟糕的影响。有些在社会中找不到自己定位的大学生,不好好完成课业的同时不听规劝,沉迷于暴力、血腥的格斗类手游中,因此性格变得偏执、暴吝、好斗、热血,有可能一言不合就上演手游里的情景,最终扰乱社会治安而接受一定的惩处。或者沉迷于主播或者是氪金游戏,但本身资金能力有限,催发出一系列让人痛心疾首的暴力案件发生。在这个舆论是相当主导大众的时代里,大学生背负着太多的期望和监督,所以发生的不好的事件,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

  四、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对策

  (一)自身改善

  作为有着良好教育并且顺利升学的大学生们,理解力和接受度都是中等偏上的群体。有手机依赖症的大学生们一定要有自己现在存在着问题,并且自愿的积极的去改善这种问题的意识。首先,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减少使用频率、使用时长以及使用目的。学会定点定时的关机开机,并且不打破这种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次消遣娱乐的时间都控制在一定的时间之内,不要长时间的把精力耗费到一个App中;尝试着和身边的人建立良好的相处氛围,平心静气的与人相处;将兴趣爱好转移到现实中来,比如体育运动,阅读书籍,琴棋书画,交友旅游等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上来;把自己的交际圈营造的相对平衡和现实,有意识的靠近优秀的人。

  (二)人际关系改善

  人是群居动物,不能单打独斗。因此可以尝试参加一些班级或者社团的集体活动,在团队中发挥作用。虽然可能是极小的作用,但是会收获很多合作的乐趣或者与人沟通的幸福感。尝试着忽略不敢接受否定评价的障碍,勇敢的和合作伙伴讨论,或者用自嘲的方法来化解尴尬和不利的处境。一个幽默风趣的人,永远是团队里最受欢迎的人。现在的大学生们虽都已经成年,但是在父母眼里永远是放在心尖上的小宝贝。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此的消极、沉沦,肯定是十分的痛心以及失望的。所以手机依赖症也是导致家庭关系不和睦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大学生们多在外求学,父母无法时时刻刻的陪在身边,但凡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于他们草木皆兵。在丰富自己生活的同时,多给父母打电话聊聊最近发生的事情;放假在家的时候,放下手机,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或者只是陪着父母看电视,也都是好的。

  (三)社会改善

  有手机依赖症的大学生,学业、能力、身体素质等多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有意识的改善之后,他们会是新兴的一代、有正能量的一代,能肩负起他们的责任的一代。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他们或许可以在经历中总结经验,产生突破性的想法,进而带动新的产业。如果之前沉迷于手游,而不满足时常出现的卡顿及不流畅,便学习编程和信息等专业,完成必要的知识储备后开展一番事业,对社会做出贡献。摆脱了手机依赖症的患者,内心会更加平和,交往会更加轻松,极端事件的发生几率会下降,社会的安定因素也会有保障。不论对学生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

  五、总结

  手机依赖症是侵蚀大学生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杀手,而导致手机依赖成瘾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学生自身因素,有家庭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影响,也有社会无意义感的影响。总之,大学生们是对个人、环境、社会产生了疏离感,借由手机中的虚拟世界逃避现实。而这样的逃避心理会反作用于自身、人际与环境,造成十分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多方面的干预诱导有手机依赖症的大学生们,尽早走回正途,走向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侯蕊.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居舍,2018(12):162.

  [2]徐秀丽.探究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19,38(01):61-64.

  [3]赖运成,李瑞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手机依赖与学业拖延的关系[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1):114-11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