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公共产品视角下当前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7351
蒲艳 杨能

  

  摘 要:教育是典型的“混合产品”,政府、家庭与个人均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不仅要负责教育资源投入,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且要落实践行教育的社会属性,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贫困地区的家庭与个人应该认识教育对阻隔“贫困陷阱”的深远意义,端正对教育的态度,培养刻苦进取、积极上进的奋斗精神;非贫困地区的家庭和个人则要认识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内涵,避免教育过度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对身心健康的巨大危害。

  关键词:公共产品;私人产品;教育过度

  教育对经济增长、社会文明和社会公平具有强大正外部效应,也是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是穷人摆脱贫困、打破阶层固化的强大工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大力改善社会各阶层受教育机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当前社会似乎对教育的认识出現下列误区:关于教育产品属性的认识,过度强调公共属性,忽略甚至遗忘私人属性;关于教育的功能,重生产功能轻育人功能。这些认识误区带来 “教育不足”与“教育过度”并存,急需矫正。

  1.关于教育“混合产品”属性的判断

  经济学家们认为,公共产品具有两个本质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指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任何人享用该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即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享用该产品的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非排他性指的是在技术上没有办法把拒绝付款的个人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说这样做的成本太高。上述特征意味着公共产品强大的正外部效应,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因此由市场来供给公共产品是低效的,需要政府通过强制融资来完成供给任务,即通过“有形的手”矫正市场失灵。

  在现实生活中,同时满足上述特征的纯公共产品数量非常稀少,多数公共产品只具备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被称为准公共产品。还有一种公共产品,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属性,可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满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被称为“混合产品”。教育就是一种典型的“混合产品”。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以法律作保障,对全部学龄儿童实施普及、平等、强迫、无偿的教育,适龄儿童有平等权利共享,任何人的享用既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享用,也不能将其他人排除在外,公共产品属性比较突出。非义务教育阶段受分数线与招生名额限制,对受教育者未来的职业选择和社会经济地位具有决定性影响,私人产品属性比较明显。

  即便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教育资源分布具有区域和城乡差异,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并很容易在技术上做到排他。从办学条件来看,特定地域、特定学校办学规模是有限的,达到办学规模上限,再招收学生的边际成本就不再为零,非竞争性特征不再满足。为避免学生在特定地域、特定学校的聚集,设置排他性壁垒似乎就顺理成章,截至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形式:户籍、成绩、收费等。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通过摇号录取生源,户籍是主要的排他因素;民办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首先通过“价格”进行排他,在登记报名人数超过办学规模的情况下,通过面试与家庭背景考察择优录取。高中的录取依据主要是中考成绩,并针对本地生和外地生设置不同分数线;大学则主要通过高考成绩进行录取,只要属于同一省级行政区,考生的户籍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作为“混合产品”,教育的效用特征有别于普通公共产品。普通公共产品的效用主要产生于“消费”过程,如国防、免费公园、免费公路、市政灯光等,其收益具有瞬时性和单一性,教育效用的显现具有漫长的时滞,其收益具有长期性和多元性。中考与高考成绩,是绝大多数人能够升入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大学的决定性因素,不仅帮助学校实现生源筛选,并决定大学文凭上的印戳,以及大部分人未来的人生轨迹。教育的“混合产品”属性,决定受教育者在“消费”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被动等待和依赖于外部供给的改善,必须主动争取优质教育的“消费”机会。

  2.“公共产品”视角下“教育供给不足”问题

  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意味着教育的正外部性。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是一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与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具有密切联系。教育提升公民的社会道德水平,帮助受教育者形成民主与法制意识,崇尚诚信与自律,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构筑人人受益的文明和谐社会。教育帮助贫困人群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参与社会博弈的能力,获得发展自由,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等论断和观点,体现教育在启民、育民、安民、富民、强民、化民等方面的社会效益。

  教育收益的外溢性意味着政府在教育供给中承担主体责任。根据最新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经费由中央和地方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所需经费,由各级政府根据国务院规定按项目承担相应比例。这种制度安排体现了公共产品的受益原则。根据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公共产品可分全国性、准全国性、地方性三类,全国性公共产品指全国公民都能均等享用的公共产品,如国防;准全国性公共产品指不同行政区域的居民在消费上不具有均等机会,如教育。劳动力的巨大流动性,扩大了教育的受益范围,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主要的出资责任,是非常合适的。截止2019年11月,中国教育投入占GDP比例连续7年保持在4%以上,达到国际水平,但教育资源的分布却极为失衡,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经济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师资力量不断下降。较低的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严重制约优秀教师在落后地区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大量受过专业训练的师范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特别是到偏僻地区任教,农村地区教师老龄化严重,师资队伍面临断层危险。在贫困地区内部,教学水平较高,教学经验较丰富的老师流失尤其严重,部分专业不对口的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有“滥竽充数”之嫌。

  3.“私人产品”视角下“教育不足”与“教育过度”问题

  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和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贫困家庭教育缺乏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和代际传递。在农村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读书无用论”思想依然存在,接受教育的愿望较低。一些贫困家庭只注意到读书期间的机会成本,没有看到接受教育后人力资本提升和社会资源扩大可能带来的超额收益,更没有意识到接受教育对健康习惯、卫生保健、婚姻与家庭质量的深远影响。尽快长大,以便打工挣钱的功利主义思想制约贫困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无形之中拉大贫困家庭与非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差距。与此同时,西方霸权主义利用信息传播技术,通过舆论宣传、文化渗透、思想侵蚀等方式,向中国输入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试图淡化中华民族的竞争意识,麻痹中国人的精神意志。物质文明的兴盛与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导致享乐思想较为盛行:精神上空虚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学习上怕苦怕累,不求进取。贫困家庭屡现全家缩衣节食为孩子购买奢侈消费品现象,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大多采取能读就读,不能读无所谓态度,导致许多“穷孩子生了富贵梦”,落入“贫困陷阱”。下表清楚显示2013年底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城乡居民人均文教支出差距。

  农村地区“教育不足”,城市与经济发达地区却出现“教育过度”,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扩张政策,使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超过社会的实际需求,受教育者面临着知识失业,或被迫从事与学历不匹配的工作,导致收入下降和教育资源被浪费①。个体拥有的受教育程度超过工作要求的水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超出学生身心成熟度与学习能力,导致学生在兴趣、志向、行为、习惯及价值观等方面的严重欠缺。高等教育扩招把一部分不适合、不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裹挾进入大学,学生逃课翘课旷课比例加大,考试不及格的人数、科目越来越多,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绝,校风校纪败坏。教育过度伤害学生自信,损害亲子关系和谐,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导致学生和家庭都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抑郁问题、自杀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教育的本质属性背道而驰。

  4.启示与建议

  政府要大力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儿童享受法律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切实解决乡村教师编制和待遇问题,让贫困地区任教老师安心工作,把更多精力放到教学工作上。建立和完善城乡中小学结对帮扶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将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改善重心放到教育资源质量提升上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原因,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内因和外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通过内因发挥作用。贫困家庭的子女能否实现向上流动,尽管受各种制度和资源约束,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内因,是家庭对教育的认识、态度和投入,是子代吃苦耐劳、勤奋进取的奋斗精神。中国教育代际传递增强而流动减弱成为一种共识,但在分析原因和提出对策建议时,严重忽视内因对突破劣势陷阱,实现代际向上流动的根本作用。不管如何改革,优势阶层已掌握先发优势,在教育资源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除非直接大规模增加劣势地区(劣势阶层)的资源投入,或直接大规模增加劣势阶层获得的优质教育机会,但这样做将会造成更大的教育不公,且资源条件也不允许。必须深刻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理,将培养刻苦进取的奋斗精神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发挥内因的决定性作用。

  深刻认识“教育过度”的机会成本,改变教育系统的考核体系,改善高等教育的投资结构,特别避免对名校的过度投入,拉大学校之间的贫富差距。要逐步缩小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收入差距,让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享有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要强化教育的社会属性和“立德”功能,改变社会对教育的急功近利,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避免被“金钱至上”、“物质至上”裹挟。

  [注释]

  ①2012年,哈尔滨市招聘457名清洁工,引来一万多人报名,其中3000多人有本科学历,25人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在这个招聘启示中,“事业编制”成为吸引大批高学历人才前来竞争的重要条件。这是教育过度、资源错误配置的典型事例。

  [参考文献]

  [1]张成瑶.基于公共产品属性的学前教育供给问题研究[J].经贸实践,2016(04):177-178.

  [2]顾笑然.教育产品属性发凡——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批判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24):11-12。

  [3]黄立华,徐迟.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与政府责任[J].长春大学学报,2008(07):22-26。

  [4]曹夕多.论公共产品理论视野下的教师教育产品属性及政府责任[J].教师教育研究,2013(06):6-12。

  [5]高时良.论教育的本质属性[J].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1):207-213。

  [6]徐赟,祁型雨.由从属性到主体性:我国教育政策本质观的回顾、反思与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17(11):5-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精准扶贫视角下中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家庭代际流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7BJL10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