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加强生态教育 培育时代新人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7137
李晓林

  摘 要:培育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时代新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永续发展的长远之计。生态文明素养包含生态道德素养、生态知识储备、生态行为素养三个方面内容。它要求高校加强生态教育,“以文化人、以美育人”,通过营造校园生态文化、开展生态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促进大学生的“绿色人格”的提升,将其塑造成为有生态情感、有生态认知、有生态行为能力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与永续发展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生态教育;时代新人;生态文明素养;大学生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实现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1]。如何建设好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也必然是美丽中国的建设者与担当者。大学生是青年一代的主干力量,是国家的栋梁与民族的希望。在新时期,高校应该培育什么样的时代新人?如何培养时代新人?厘清这些问题,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而更好、更快地实现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保护环境,教育为本:培育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时代新人

  中国目前面临着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这些问题不断制约着我国的长远发展。因此,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就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进行生态发展。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前中国进行的社会现代化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关键在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其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生态危机的时空境遇下,生态文明建设更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但“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和长远之计,是化育人心、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一代新人”[3]。保护环境,教育为本。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4]。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美起来”的必然选择。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其生态文明素养的水平直接影响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这要求高校必须对大学生加强生态教育,幫助大学生提高生态认知,树立生态价值观,培育人面向自然时的环境美德,增强生态行为能力和对生态环境的担当意识,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唯有如此,大学生才能成长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新人,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美起来”。

  二、培育具有生态文明素养时代新人的具体内涵

  生态文明素养是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并养成的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素质,具体表现为个体在生态道德认知、生态文化知识储备、生态行为担当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建设美丽中国,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需要作为主力军的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这要求高校加强生态教育,促进大学生“绿色人格”的提升,强化生态行为能力,将其塑造成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时代新人。

  (一)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育有生态情感的时代新人

  生态道德是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强调以自然为本的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后代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指向对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及教育时曾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5]。此论述启发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教育并非只需专业知识教育,将其培养成有用的“机器”,而应将“使人成为人”视为教育的核心,开发人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也就是要“立德树人”,要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正蒙·乾称》)、“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所呈现的华夏民族的生态文明追求,以及“山川林谷美”(《荀子·强国》和“芙蓉出水”所表征的生态审美态度,这些正是当代大学生理应具备的生态道德素养。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万物”所饱含的对自然万物的爱护之情、欣赏之情,有助于增强学生面向大自然时对自然的环境美德,激发大学生保护自然的自发性,进而主动积极地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行为实践中去,自觉承担起对自然应有的道德义务与责任。从学生的“道德主体”本位出发,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道德理念对大学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其敬畏自然、“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的情感认同,引导其自觉养成保护环境和爱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意识,是培育有生态情感的时代新人的关键。

  (二)加强生态知识教育,塑造有生态认知的时代新人

  当前,生态系统失衡,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频发,人类陷入生存的困境。而造成生态困境的重要原因是人们缺乏对简单而又极其重要的生态常识的认知。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自然界中所有要素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随着工业革命以来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以及21世纪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步越出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平衡点”,在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里扮演了“主宰者”的角色。人的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已经超过了其生态承载力,打破了生态平衡,导致了现在面临的严重的生态危机。大部分人秉持“控制自然”的观念,忽视对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的学习。对生态知识的匮乏与无知也是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的原因。

  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

  化”[6]。这一论述肯定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诸多科学的生态文化,比如佛教“依正不二”中蕴含的将生命个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整体性思想、儒家思想中取物要“合四时之序”,遵循万物生长发育的周期节律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此外,在现代化社会中,利用高新技术开发清洁能源也体现了现代的科学生态知识。无论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传统生态文化还是现代科学的生态文化,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大学生、美丽中国的建设者,都应了解这些生态知识,以提高自身的生态认知。因此,要在教育实践中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生态文化的讲解,将绿色的、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生态理念和以绿色为导向的生态发展观”[7],真正培育对生态环境有认知、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三)加强生态行为教育,塑造有生态担当的时代新人

  只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还达不到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新人的生态素质要求。对大学生加强生态道德、生态知识教育,是为了指引大学生养成“仁爱万物”的道德品格,从而“实现其人格的生态化转向与境界的跨越式提升”[8],最终目的是让大学生形成敬畏自然、善待生命的生态行为取向,进行生态行为实践,致力于生态问题的解决。大学生身处校园环境中,活动范围不够广泛,对于人们生存的实际生态状况的切身体会远远不够,其对生态环境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环境的生态行为。

  对大学生加强生态行为教育,一方面,是要提升其参与各种有益于生态环境良好发展的活动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是要增强其抵制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的自觉性及能力。不仅要注重生态知识的储备,更要注重生态行为能力的培养,唯有如此,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才能从大学生的心里“外化于行”,成为大学生的自觉的生态行为。新时代需要时代新人,时代新人创造新时代,正如习总书记提到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生态环境是靠行动才能改善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大学生只有实实在在地担当起建设美丽中国的重任,才能创造中华民族更绿色、更和谐、更美好的未来。

  三、培育具有生态文明素养时代新人的基本途径

  高校生态教育应从生态道德、生态知识、生态行为三个方面展开,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提高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增强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能力,使学生形成高度的生态文明自觉,主动承担起对生态环境的责任与担当,将其培育成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时代新人。这必须通过科学的、具体的途径才能实现,高校生态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营造校园生态文化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9]。大学校园作为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的重要场所,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生态教育,德育为先,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是对大学生加强生态教育,培育大学生生态情感的关键所在。然而校园生态文化不是现有的,是需要通过精心设计,慢慢营造的,主要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

  第一, 在物质文化层面,学校的硬件条件及与之相应的整体氛围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催生生态道德观念的形成。校园的建筑设计和校园布局要体现和谐、均衡等审美效果;在校园美化绿化上,要符合美学规律,通过校园绿化的和谐统一,让大学生感受自然的魅力,进行生态审美。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将使学生对自然万物产生欣赏和爱护之情,自觉地将外在规范内化为自身的生态意愿和文明习惯。唯有如此,大学生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生态文明自觉,进而消除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如乱摘花草、浪费资源等。

  第二,在精神文化层面,校园中和谐的人文环境有助于形成浓厚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修养。高校可以通过举办主题讲座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引导,充分利用板报、宣传网站等各种渠道营造有生态内涵的、打动人心的精神文化氛围。在浓厚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中,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被调动起来,促使他们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渐内化为自身的生态意愿,不断产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的情感认同,形成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意识,完善生态道德修养,实现“绿色人格”的提升。

  (二)构建生态教育体系

  习总书记在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时指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0]。高校要充分利用教育教学的优势,构建生态教育体系,将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利用好生态教育的主阵地,切实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认知。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生态伦理知识和基本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突出生态文明相关内容,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通过讲解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促使大学生清楚认识经济、资源、人口与环境保护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要协调发展。通过课堂教学使大学生转变“控制自然”的觀念,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进而明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通过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让大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现实问题,学会理性消费。在课堂教学中大力提倡适度消费,强化大学生保护自然资源和进行生态消费的意识,使大学生清醒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紧迫性。

  第二,专业课教育和公共课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知识教育的一种主要途径。将生态文明知识融合到现行的专业课和公共课中,比如结合理工科专业特色,开设与专业相关的生态文明教育专业选修课,增强其关于科技对生态的利害影响的认知。理工科的大学生是先进技术的吸收者,是现代化建设的新鲜力量。只有让大学生提高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正负面影响的辨别力,他们才能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合理有效地使用符合人类发展需要的先进技术,致力于国家现代化的建设实践,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公共课教育中设置生态文化教育选修课,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公共核心类课程,要求学生在此类生态课程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学习,并修习相应学分,掌握相关的生态知识,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生态认知。

  (三)开展生态实践活动

  生态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其关注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态实践活动上。当代大学生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力军,其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实践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高校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时,要注重教育实践的育人作用,通过开展校内外的生态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生态实践的积极性,使大学生将生态文明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增强生态行为能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