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精准资助视角下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7095
陈宇

  摘 要:全面探索和研究学生的发展性资助模式,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发展性资助观念,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较多这一现状,严格执行认定程序,结合受资助学生个性特点,打破以往短期、被动的资助方式,重视学生心理、专业、就业成长等方面的发展,真正做好将帮困助学与育人实践相结合,打造出一项系统的个性化资助体系模式,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强学习能力、思想健康、就业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高校资助对象更好地成长、发展。

  关键词:精准资助;个性化;发展模式

  当前高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方式,精准扶贫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群体的帮扶,已经基本减轻学生的生活经济负担,由于早期传统的资助多针对于经济帮扶方面,受助学生普遍存在素质提升和能力发展不足的问题,由此本文章主要针对研究大学生发展性资助新模式,旨在促进受资助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实现全面育人的效果。从最基本的经济资助到思想、心理、就业资助,再到自助能力的培育,实现受助学生在经济资助体系中能够真正实现自身道德素质培育、感恩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的完成,完成学业的同时能够成人成才,实现发展性资助育人与自助个性化发展的完美实现。

  一、资助对象个性化发展模式的工作内容

  1、设计个性化项目内容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共同特点是家庭经济水平存在困难,但是每位学生个体的特点又各不相同,每位学生面临的个人发展困境也都千差万别,要想真正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实现其成才,必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尽早思考规划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以个性化发展为目标,制定不同的全面综合素养提升模式。

  资助工作的目的是育人,然而资助形式的不同直接影响育人功能的发挥。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出发,鼓励学生特别是困难学生参与资助方案的制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资助对象的个体发展需求,通过勤工助学、义工服务、公益服务与创业实践等,为学生创造经济脱贫和心理脱贫的良好条件,树立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从而达到资助育人的目标。为此,要根据不同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特点、专业特点、心理特点、社交能力和学业水平等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系统化的资助项目,切实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2、成立大学生自强发展协会

  通过学生社团建设推动学生自我教育与成长。“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第一时间成立“大学生自强发展协会”,团队宗旨是“培育和弘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发展精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困难,使之树立自信、自给、自立、自强的人生信条,把自强协会建设成为关爱他人、历练人生的大学生精神家园。建立专业社团建设与管理机制,主要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训练、社会服务活动、互助互学活动等。

  大学生自强协会定期开展系列互助互学双促活动,发挥社团成员之间的互助帮扶作用,如每年社团的迎新、志愿服务、义工服务、学生技能大赛和学校文体等活动,促进受资助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被资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项目的学习,提升各方面技能,开拓自身视野,提高创新创业意识,获得了经济上的资助,保证了资助的有效性,推动了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精准资助视角下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模式的工作措施

  1、精准资助过程化育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是全面实施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首先,要严格相关资助政策,按照学校要求公平、公开、公正地,对申请资助认定的学生进行评定,这是前提条件,一定要做到精准;其次,要通过学生组织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资助方案制订,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资助方式上,通过对资助对象的评估,谈话谈心、问卷调查、个别走访等方式,消除学生顾虑、倾听学生心声,设计有针对性的资助项目,切实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初步形成个性化育人机制模式。

  启动“成长·逐梦”学生成长档案计划,该项目旨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加强学生刻苦学习的热情,推动做好他们毕业面试应聘工作的核心竞争力,也为更好展示学生的风采,树立学生自我评价的自信心。突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新创意和独特视角,通过照片、视频,记录自入校以来课堂学习的点点滴滴,记录每一位学子勤奋学习、奋发成长的青春岁月,展望未来,追逐梦想。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定个性宣传页面,促进他们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助力学生就业创业。

  2、精准资助实践化育人

  资助工作中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重视培养受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学校的思源育人实践基地,鼓励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推荐参加学校思源阳光计划相关课程。在需资助学生中开展品格培养、职业技能培训和素质提升等项目,促进困难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逐步形成切实可行的实践育人资助模式。

  在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方面,致力通过慈善捐款活动,从各方面培养同学们的爱心和奉献精神。同时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的机会,通过专门勤工交流群,方便贫困生的交流和信息共享。另外,使有特长的学生参与教师相关课题的研究,达到通过课题研究更好地做到精准资助的目的。

  3、精准资助项目化育人

  通过成立“大学生自强发展协会”,实现优秀人才的培育和学生的全面成才,需要贯穿于学习过程的扶持,帮助学生实现自由、充分和多元发展。发放助学金的目的是对学生成长进行帮扶,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系统化的资助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完成对学生的引导教育,以过程化的资助形式引导学生发展。

  以“大学生自强发展协会”为中心,积极发动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文化活动,培养他们科技创新能力,展示个性风采。我们在资助工作中,重视学生的技能磨炼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积极鼓励有特长、感兴趣的学生参加专业老师和高学历人士培育孵化项目,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動手操作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自己成为复合型高级技能人才的信心和决心。项目涵盖理论知识、技能提升、文体娱乐、素质养成等方面,充分丰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大学生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为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达到“精准资助”的要求,需要资助工作者不断努力和付出,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创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新模式,满足家庭困难学生经济方面帮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资助对象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从学生学业、就业的综合能力提升上下功夫,实现他们发展力、竞争力的全面提高,从而推动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科学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陈言良,于洋.新时代“立德树人”下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82).

  [2]冯杨阳,冯涛.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构建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018,(36):283.

  [3]张志勇.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1).

  [4]王成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化资助路径探析[J].高校辅导员,2016,6(41):58-61.

  [5]吴铮.新形势下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24):216-21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