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界也在寻求积极的改变。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建设培育和储备优秀生力军,高校面临时代大势,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其教育模式理应做出调整和改良。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教育工作者,务必要熟悉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成长规律,探索并开发出新时代高校育人新理念。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成长规律;培育模式
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究
1.1 受西方文化冲击,思想不定。
新时代的大学生面对着大量来自西方文化思潮和其价值观念的冲击,众多腐朽的生活方式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不在少数。大学生群体仍然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极易受到外界干扰,学生们爱过“洋节”,极少数学生依然具有“国外的月亮比较圆”、“西方的空气比较甜”这种幼稚想法,依然存在“崇洋媚外”的心理,甚至还有可怕的政治原则性问题。
1.2 功利心强,着眼利益。
中国从古至今教育目的多是“经世致用”,抑或是为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许多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和家长也是“唯成绩论”,长此以往导致孩子们自身的功利心愈发强烈。新时代大学生是处在中华民族复兴关键时节成长起来的知识青年,应当心存整个国家、社会,而不仅仅以利己为主。
1.3 动力不足,展望不远。
大学阶段是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理应做好前期规划、展望视野、提升格局。可惜的是,我们当今的大学生群体普遍只是着眼眼前,不敢憧憬未来,原动力不足。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为何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们不敢立下鸿鹄之志?不敢有剑指苍穹的豪气万丈呢?
1.4 攀比享受,跟风从众。
物质生活的多样化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的冲击是强烈的,高消费的名牌衣饰、美味佳肴也让部分的大学生们沉沦其中、不可自拔,部分大学生进行消费时盲目跟风,欠缺理性。其实,“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精神享受。试想一下,如若日复一日,学生们让吃穿攀比成为常态、让享乐之风盛行,那么少年怎强?国家怎兴?
二、新时代大学生成长过程面临的问题探究
2.1 冲动多变,自制力薄弱。
古人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大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教导下,“遵纪守法”四个字理应该牢刻他们的脑海里。新时代大学生综合法律素质仍然有待提高,教育工作者更要加强对大学生法律宣传与教学环节的权重。
2.2 逃避学习,轻视学术。
“日新其学,新新不止”。学生们脱离高中“管教式”的环境,远离家人和老师的督促,前往大学独立学习与生活,一部分学生由于无自觉性致使学业荒废。再者如笔者上文所述,家长过于看重学生的分数,倾向“功利目的性”培育模式,何轻视“学术”研究。
2.3 沉迷网络,作息絮乱。
科技的发展与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可现状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过度沉迷虚拟网络世界,荒废学习与生活,让手游、综艺、社交软件占据了大量的时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殊不知光阴似箭,一去不返。网络乱象丛生,令人担忧。
2.4 少于运动,弱化体育。
从小学、初中再到高中,文化课的学习占据了学生们的大量时间。进入大学,学生自律性减弱,作息时间不规律,身体素质一般,除了体育课及体测活动,大学生们日常很少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在国家提倡“全民健身”的时代号召下,新时代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亟待提高。
2.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失。
新时代大学生通过新兴科技媒体平台接触世界,对外界兴趣浓烈,同时也处于迷茫时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接触不足,从而日益缺失熏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1]诗词古诗除了课本学习之外,缺少课外学习;传统节日不受重视,不知节日节气由来及意义等问题。
三、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与成长规律的对策研究
新时代的大学生身逢其时、重任在肩,他们是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对于新时代的接班人,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坚定的信心。
3.1 优化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爱国宣传。
大学教育对于青年学生“三观”的形成产生不可磨灭且持久的影响,“红色”革命事业要他们接棒、“红色”英雄精神要他们传承。[2]全社会务必要时刻警惕腐朽没落思想的侵害,马克思主义应当成为学生们的终身信仰,唯物史观和方法论应当伴随他们一生。要让大学生们坚定支持中国共产党,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团结,要加深他们对“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尊重和维护,加强法律知识宣传,不能让新时代大学生知法犯法,大学生犯罪率下降势在必得。
3.2 加强优质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教师紧握接力棒,要体会其中沉甸甸的信任,心里要有十足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万不可只享受尊敬与信任。要让高校教师群体与学生之间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氛围,要深入学生群体之中。
3.3 丰富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融入社会、适应未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需躬行”,学校要努力地让学生成为可以推动社会与时代发展的人才,要积极推展社会实践活动,将教学活动由校园小课堂开展到社会大课堂中。学校要开展有益于学生发展综合素质能力的社团活动以及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竞赛,国家、社会要多举办竞赛活动,大力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们接触社会,融入新时代。
3.4 响应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大力建设“阳光体育校园”。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3]新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增长年龄和学问,更应该有着强健的体魄,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我们要全面开展体育活动及项目,帮助学生形成热爱体育的观念想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3.5 科学引導学生对于科技产品的认知,加强网络监督管理。
科技产品是时代进步的产物,移动互联网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他们助推人类命运的发展。我们要让新时代大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科技产品以及网络是把“双刃剑”,其产生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时代进步、服务于人类社会。社会组织、文化机构、互联网企业务必增加教育宣传事项,积极主动引导大学生们依法、文明、理性、科学冲浪。
3.6 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根据学生特点关注社会需求,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道德素养的教育均衡分布,培养学生的内外兼修,陶冶学生的人文科学情怀。要让新时代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学生对于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肯定。全社会要增强港澳台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以中华文化为纽带,以民族团结为目的消除隔阂,增进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认同。[4]
四、写在最后—结语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想要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不能只是敲锣打鼓,口号漫天。国家富强在于人民,人材培育在于学生。新时代的大学生生逢其时,处于大有可为的美好时代,我们作为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者,要让行动的汗水洒满沃土,尽全力助学生成长,助青年成才。
[参考文献]
[1]李雪冬.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文教资料,2020(2).
[2]高扬,闫晓明,郭艺博.红色基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途径探析[J].今传媒,2020(6).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2018(9).
[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S].2017.
(作者单位:沈阳科技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