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民国时期《现代》杂志期刊信息之研究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7768
冯佼敏

  《现代》杂志1932年由上海现代书局创办一个文艺期刊,第一期《现代》创刊时,是当时上海唯一的文艺期刊。由施蛰存担任主编,从1932年的第一卷第一期到1935年的第六卷第四期,创办三年,共计出版三十四期。在那个杂志盛产的年代,文学类杂志期刊如《新青年》《现代》《莽原》《太白》《晨报副刊》等等,与《现代》杂志内容栏目设置相仿的杂志也不在少数,但像《现代》杂志得到重印再办的杂志并不多,《现代》在文学作品信息刊登方面体现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收录了多部迄今仍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约稿作家有近现代知名文学家如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周作人、郁达夫、李健吾、戴望舒、穆时英、叶灵凤等人。在《现代》刊载的广告信息方面,更是内容丰富,对研究民国时期生活信息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可以看出一些与民国历史相关的历史踪迹和一些存在于那个历史时代的记述,体现那个时期出版的文化价值。

  一、文学类板块内容的研究

  《现代》杂志最初文学类分为:小说、诗歌戏剧、随笔、杂文、文艺情报(新闻) 版画等板块,后增加了论文、文艺史料、书评文艺评论等,另外随着战事和国际局势开设了国际政治经济专栏和中国经济文化专栏。其中小说类选取当年知名作家的多部作品,如1932年第一卷第五期,专门设立名家特辑,重点介绍周作人、老舍、巴金、沈从文、郁达夫、废名、茅盾、叶圣陶、赵景深的作品。

  随笔 、散文、杂文类板块包括茅盾《春蚕》、《故乡杂记》、《内河小火轮》、《半个月的印象》,郁达夫《现代小说所经历的路程》、《为小林的被害檄日本警视厅》、《无事忙者闲谈》、《追怀洪雪帆先生》,沈从文 的《春》,叶圣陶的《秋》,李健吾《福楼拜的故乡》、《拿波里漫游短札》。杂文类多选用针砭时弊的文章,如鲁迅《论第三种人》 、《为了忘却的纪念》、《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小品文的危机》,巴金的《墨索里尼这个人》,戴望舒的《大战后的法国文学》等类别作品。

  随着民国时期各文学派别论争的影响力增大以及读者的需求,杂志从第二、三卷开始设立论文、文艺史料、书评、文艺评论等评论类的板块。其中论文类选了茅盾的《徐志摩论》,杨邨人的《揭起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之旗》,周作人的《关于通俗文学》,苏雪林的《论闻一多的诗》,以及穆木天《卢梭与百科全书派之对立》等。文藝史料类包括:茅盾《关于文学研究会》,张资平的《曙新期的创造社》,杨邨人的《太阳社与蒋光慈》,阿英《城隍庙的书市》。

  二、专刊专号专栏的研究

  民国时期受西方近代化思潮的影响,女权运动在中国各界展开,《现代》杂志也紧跟时代潮流,于1935年第六卷第二期设立探讨新旧时代交替中新女性独立自主性方面的妇女问题专刊,刊载作品包括碧瑶的《妇女们从去年到今年》 碧云的《母性与职业》、《从男女平等谈到守寡 离婚择夫条件》,陈子展的随笔《姨太太再嫁与老爷续弦》。这些文章反应出民国时期新旧思想碰撞过程中知识分子对女性问题的探讨,也代表了新时代女性意识的崛起。

  三十年代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幻莫测和战事的即将兴起,《现代》杂志应国际潮流和局势的敏感性,1935 年第六卷第二、三、四期开设了国际政治经济和中国经济文化专栏。如第六卷二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专栏登:唯明的《从法意妥协到伦敦协定》、郭静之的《英日斗争下的暹罗》、钱泽夫的《现阶段的世界经济恐慌的特性》、 李衍的《1934年中国对外贸易之检讨》、漆琪生《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中国农村复兴与中日经济技术合作》、选载马远《生的残渣》、《义勇军在东北》。汪洪法《日本教育漫谈》第六卷第三期的专栏刊登:郭静之的《希腊内乱与巴尔干的风云》 唯明的《日趋尖锐的货币战争》第六卷第四期刊登唯明《德国宣布重整军备以后的欧洲》。纵观刊载文章有二战前夕的国际关系的探讨,也有中日之间经济政治军事的全面研究讨论,可以看出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中日战争中双方实力的比较分析和独到见解。

  三、绘画类版块

  1.版画类作品

  多选取近代德国著名版画家珂勒惠支夫人的作品,大多描写母爱和战争残酷的题材,第五卷第四期8月号刊载其作品《被死所袭击的孩子》、《战后的寡妇》、《母亲们》等。

  2.电影类剧照

  二三十年的电影作为新兴产业,从无声片到有声片,在中国发展起来,上海作为中国的大都会,电影文化和明星在此也深受观众的喜爱,因此《现代》杂志迎合观众们的口味在绘画类板块也开设银幕栏目刊登多则电影画报, 比如林楚楚主演新片《人道》,第三卷第二期根据茅盾小说改编电影《春蚕》,第三卷第六期由明星公司拍摄、徐欣夫导演,胡蝶、王徵信主演的新片《盐潮三景》等的电影剧照。由于当时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流行,也刊登许多好莱坞电影剧照,比如第一卷第五期刊登女星嘉宝、克劳馥主演的由米高梅拍摄的《大旅社》,第四卷第四期《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等等。另外鉴于当时中国文坛上左翼联盟等的影响力,介绍苏联电影文化也被引入进来,比如第一卷第五期介绍苏联文艺新景,莫斯科作家俱乐部之餐室以及作家高尔基工作室,第二卷第五期刊登苏联电影《生路》四景,第四卷第二期根据塞万提斯作品改编由俄国演员卡利本主演的《吉坷德先生传》,第四卷第六期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左拉代表作改编由俄国女演员主演的电影《娜娜》等等。

  小结

  我们从《现代》刊登的广告中可以感觉其社会教育价值、从社团广告中可见那时的俭学会、卫生教育征文或者平民社等等在一个处于变革时期的社会中的精英人士对社会的一种探索一种精神气质,这种史料的完整披露,对于研究教育史、卫生史及社会史等等方面都具有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绿萍主编《现代》 现代日报社出版 1996.

  [2]黄玉涛《民国时期商业广告研究》 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9.

  (作者单位:新余学院?外国语系,江西 新余 33800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