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例研究生人际交往困难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7066
高艳玲

  摘 要:本文主要报告了一例研究生人际交往困难的心理咨询案例。心理咨询师通过资料收集以及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根据诊断标准,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分为四个阶段:建立关系,评估诊断,明确目标;认知调整及行为塑造;树立自信;巩固。通过采用认知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成功的塑造了来访者正确的人际交往模式,形成了的正确人际交往认知,树立了自信心,完善了人格,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人际交往;认知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

  1一般资料

  来访者,男,研一。生于农村,独生子,家境贫寒。人际关系比较紧张,很难融入实验室生活,在实验室与同学发生几次较大冲突。敏感、多疑,焦虑,自卑,有头痛等躯体化症状。

  2主诉与个人陈述

  2.1主诉:因与同学关系不良而引发焦虑、社交退缩,头痛、注意力不集中两月余。

  2.2个人陈述:

  从小父亲便外出,很少管我,我对他几乎没有感情;母亲忙于小生意,也很少管我,但我犯了错误后便拼命打我,教育我“宁可被人欺负也不要欺负别人”。因为家里穷,上小学时我经常被小朋友们欺负,母亲知道后反而不分青红皂白的打我。但有几次,在小伙伴欺负我的时候,我忍无可忍进行了反击,被打的小朋友反而忍气吞声,之后很长时间没再欺负我。之后我得出结论:软弱就要受欺负,只有强大了,敢于反抗,别人才会怕我,不再欺负我。

  两月前我与实验室同学发生矛盾,我忍无可忍动手了。之后师兄师姐们都开始冷落我,我被整个实验室抛弃了。其实我也不愿意跟他们进行交往,交往次数越多,受到的伤害便越大。

  我想集中精力学习、做实验,完成导师交待的课题,但精力不集中,经常头痛,去医院检查,没有查出问题。

  2.3来访者导师反映:

  该学生非常敏感、自卑,家贫。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他,别人无意中一句话便能伤害他,让他大发雷霆,甚至动手打人。

  3测验与诊断

  3.1心理测验: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各因子得分:敌对2.6,人际关系敏感2.3,偏执2.0,焦虑2.4,抑郁2.0,其余各因子均小于1.7。

  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6分,提示有轻度抑郁。

  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8分,提示有轻度焦虑。

  3.2诊断:严重心理问题。

  3.3诊断依据:

  3.3.1按照“三项原则”分析:其主观与客观世界是统一的;知、情、意是协调一致的;个性也是相对稳定的,不属于精神疾病,应属于正常心理范畴。

  3.3.2按照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来访者与同学的人际冲突,是具有现实性意义的刺激;来访者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并在咨询过程中密切配合心理咨询师;来访者因人际冲突而体验内心焦虑,持续时间2个月,情绪反应已经泛化,对人具有敌意,不愿进行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功能受损,出现轻微躯体化症状(头疼),影响学习;未出现器质性病变。

  3.4鉴别诊断:

  3.4.1與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协调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3.4.2与焦虑性神经症鉴别:焦虑症的焦虑是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而本来访者却是对人特有的紧张和焦虑状态,因此排除焦虑症。

  3.4.3与躯体化障碍鉴别:虽然来访者出现一系列躯体症状,且检查无特殊,但其并不对 躯体症状或躯体健康过分担心,也相信医院的检查结果,而是以焦虑情绪为主。而且症状不到3个月,因此,应排除躯体化障碍。

  3.5原因分析:

  3.5.1生物学原因:无明显生理原因。

  3.5.2社会原因:家庭贫困;父母教育的缺失,不能给来访者提供成功的人际交往榜样;来访者的错误的人际交往经验;与大学同学发生人际冲突。

  3.5.3心理原因:性格内向,不擅于表达感情;敏感、自卑。

  4咨询目标

  4.1近期目标:解除来访者因人际冲突而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纠正其错误人际认知,培养其正确的人际交往技能,树立自信心,帮助其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2远期目标:完善个性,实现心理问题的彻底解决,实现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自我满意。

  5咨询方案

  5.1方法:认知疗法 求助者中心疗法

  5.2原理:

  贝克认为:个体不能正确使用共同感受、对自动化思维中的某些错误观念不能内省或过分按规则行事,都会产生认知歪曲,进而产生不良的情绪和不适应的行为问题。来访者对人际交往存在错误的认知:“因为我穷,别人就看不起我,就会欺负我”、“软弱就要受欺负,只有强大了,敢于反抗,别人才会怕我,不再欺负我”。正是此类不良认知导致了不良情绪及错误的行为反应。因此,通过识别自动性思维、识别认知性错误,逐步改变其不良的认知结构,通过角色扮演等方法,构建正确的认知结构及行为模式。

  罗杰斯认为1,“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个体有远离不适当调解并趋向心理健康的内在能力,个体内部的成长力量提供了治愈的内部资源”;“只有求助者最了解自己,只有他自己才能改变自己”;“每个人都是有理性的、能够自立和自我负责,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人生趋向”。在该案例中,来访者主动求助,虽然表现出人际交往退缩与人际敌意,但远离班集体给他带来痛苦的情绪体验,说明来访者具有强烈的人际交往动机。在咨询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来访者自己积极的内部成长力量,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完善其人格。

  5.3双方责任与权利:

  5.3.1来访者的责任与权利

  来访者的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信息;配合咨询师按商定时间进行咨询;积极主动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来访者的权利:来访者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对咨询方案、咨询时间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5.3.2咨询师的责任与权利

  咨询师的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按照约定提供咨询;对来访者的一切资料和信息进行保密。遵守咨询机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咨询师的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4时间与收费:

  时间:一周一次,每次50分钟。

  在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为大学生做心理咨询及心理测验,全部免费。

  6咨询过程

  在充分了解来访者相关信息的基礎上,做出正确诊断后,咨询过程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6.1建立关系,评估诊断,明确目标(第一次咨询)

  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采用倾听、共情等咨询技术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成长经历,与来访者建立较良好的咨询关系。让来访者作相关的心理测验,并查阅来访者的心理档案,确定主要问题,做出评估和诊断,与来访者商定咨询目标与方案。

  来访者的咨询目标为:怎样才能在人际冲突中让自己“强大”起来,不再软弱;如何才能让自己心情平静,安心学习。

  经过商定,双方达成的心理咨询目标为:帮助来访者树立自信心,让来访者从内心真正“强大”起来;协助来访者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6.2认知调整及行为塑造阶段(该阶段共6次咨询)

  该过程分为三个层面,三个层面内容交叉进行:

  6.2.1学会了解别人的感受

  在咨询过程中,发现来访者自我中心,做事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不能换位思考、缺乏对别人感受的了解是造成人际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第二次咨询起,便开始采用“换一把椅子坐坐”的心理咨询技术帮助来访者学会换位思考。

  6.2.2调整认知

  来访者对自己的“农民出身”及“贫穷状况”比较敏感,同学无意中一句话可能会让他误解为“他在嘲笑我”。

  向其介绍情绪ABC理论,启发他认识到对同一事情的不同看法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导致人际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错误认知。要学会正确分析、认识事情,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6.2.3行为塑造

  认知调整及行为塑造阶段目的在于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行为模式及认知方式,调整其人际认知,塑造正确的行为模式。如,咨询师让来访者描述他所遇到的分歧事件,然后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其体会在分歧中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导致的不同后果。

  在该阶段中,每次咨询结束时均布置作业,下次咨询的前十分钟分析讨论作业情况。作业内容为:

  回想自己所经历的人际冲突,体会在冲突中自己的感受以及另一当事人的感受。如果类似的冲突情境再次出现,该如何解决?

  在生活中,当意识到同学们“冒犯”了你,你该如何解释同学的行为?尽可能多的列出同学的理由或动机。

  分析自己经历过的与交往对象具有不同意见时自己的反应模式,尽可能的体会不同的反应模式所造成的结果,最好的解决分歧的方式是什么。

  6.3树立自信阶段(该阶段共4次咨询)

  6.3.1挖掘自己的优良品质(2次咨询)

  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完善、积极向上的愿望与能力;而来访者自己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最适合来访者。

  在此阶段中,与来访者共同探讨自己所经历的成功的人际交往案例,协助来访者挖掘自身具有的优良品质,这种优良品质可以让来访者正确面对分歧、化解人际冲突;树立来访者的人际自信。

  布置作业:

  寻找自己的优点;每天对自己多次说“我是优秀的”;在头脑中塑造自己成功的形象,越生动具体越好。

  6.3.3增强来访者的沟通意识与沟通能力(2次咨询)

  人际交往是双向的,只有交往双方都能领会到对方的感受、意图,才能算作成功的交往,这个过程必须依赖于“沟通”。

  在次阶段咨询中,让来访者意识到交往中沟通的重要性,通过角色扮演及行为训练,让来访者学会在人际交往中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向别人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要求,恰当的进行拒绝。

  布置作业:

  在生活中增加与同学交往的频率,尝试着表达自己的感受。

  6.4巩固阶段(1次咨询)

  总结整个咨询过程中来访者的成长,并探讨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继续用优点和积极思维增强自信心。采用SCL—90进行复测。结束咨询。

  7咨询效果评估

  来访者自述:与实验室同学可以进行正常交往与科研探讨,有了几个关系较好的同学,很少与同学发生冲突;虽然有时也会遇到不开心事情,但通过调节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最近交了女朋友,每天生活很开心。

  咨询师评定:来访者已具有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积极稳定;比较自信;社会功能良好。

  来访者社会适应状况:人际交往正常,学习正常。

  导师及实验室同学反馈:来访者不再与同学发生冲突,人际关系良好。

  SCL—90测试结果显示:各因子得分均低于1.7分,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

  [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

  [3]侯沂、舒良,《现代精神病学诊疗手册》,山东,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

  [4]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112.

  2018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药学研究生生命教育途径探索》(JGLX18_095)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119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