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且最重要的主阵地。在马克思主义从传入到大众化传播过程中,《新青年》通过与反动思潮的论战以及对语言形式、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途径的创新等传播策略;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明显,而且塑造了基本的马克思主义话语表达范式;对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關键词:《新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策略
一、《新青年》杂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考察
《新青年》杂志的创刊有着深刻的历史缘由,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1840年鸦片战争到1890八国联军侵华,中国从开始沦为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深渊。国势凌夷,先进分子迅速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热潮。从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到袁世凯的“尊孔复辟”,各个阶级的政治思想匆匆登场又纷纷谢幕。内忧外患仍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常态,陈独秀认识到仅进行政治变革远不够,思想变革才是开启民智、改造中国的关键。1915年,陈独秀创刊《新青年》,宣传新文化新思潮,推进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解放进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先进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以《新青年》为载体,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新青年》杂志并非一开始就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经历了从民主主义刊物向马克思主义刊物的转变过程。1915年,陈独秀创刊《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的发刊词“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表明《新青年》在创办初期的定位。1917年十月革命后,《新青年》向社会主义刊物转变,“开始宣传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肩负起承上启下的历史使命,由传播民主与新文学,转变成传播新民主主义与共产主义新文化”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刊物,开创了广泛、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二、《新青年》杂志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策略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初,《新青年》杂志通过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与其他思潮的论战,对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途径的创新等策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成效明显。
(一)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列宁曾言:“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②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性强、非本土化思想,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播,就必须使其实现最大限度的通俗化。《新青年》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在写作风格和语言形式上坚持通俗化原则,提倡简便易懂的白话文代替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从第四卷第一号开始使用白话文,第四卷到第六卷,白话文的篇数在逐卷增加, 至第七卷基本完成了全面白话进程。《新青年》在普行白话进程中,选字普通、语法简单,文章通俗易懂,使更多的人包括文化程度低的工农群众也能读懂《新青年》的文章,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起到直接作用。
除此之外,《新青年》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语言风格去解释马克思主义,使其更符合中国百姓的思维方式。如陈独秀的《马克思学说》中没有对剩余价值学说进行学理式解释,而是用生活化的具体实例简单明了地揭示资本家的剥削本质。同时,《新青年》还注重把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创作,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诠释马克思主义。如用《论语》、《孟子》中的中国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作类比,贴近中国百姓的情感认同,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二)通过与其他思潮的论战批判传播马克思主义
五四时期是新旧民主主义交替时期,伴随经济与政治的大变动,思想文化领域也处于大动荡、大分化之中。各色各样的社会思潮涌入中国,在思想界形成中外、古今思潮“争奇斗艳”的交锋局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初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同各种反动思潮展开论战中扩大自身宣传阵地。期间,以《新青年》为主阵地,掀起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三次大论战。第一次论战是“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贩卖杜威的观点,提倡改良,反对马克思主义。针对胡适等人的挑战,马克思主义者在《新青年》上发表一系列论争文章,批驳歪曲和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主要包括:陈独秀的《主义与努力》、瞿秋白的《实验主义与革命哲学》、李大钊的《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等文。第二次是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流派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学说鱼龙混杂,以伪社会主义抵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针对伪社会主义学说的攻击,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开辟了“社会主义讨论”专栏,驳斥反动谬论,划清真假社会主义的界限。第三次是反对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无政府主义者发表《我们反对“布尔扎维克”》,主张绝对自由,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公开挑战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谈政治》、《社会主义批评》等文率先回击无政府主义的反动观点。随后又在《新青年》上开辟“讨论无政府主义”专栏,发表大量论争文章,进一步批判无政府主义的谬论,有效扩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广度。
马克思主义能在五四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在各种社会思潮中占据思想主流,是同各种反动思潮展开论战的结果。通过论战与较量,揭示了实用主义、伪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谬误及实质,粉碎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种种迷雾及反动思潮的阻碍,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传播。
(三)通过传播内容的前瞻性、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传播途径的策略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新青年》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从初期销售量甚少到深受民众支持和关注的“王牌杂志”,与其传播内容的前瞻性、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传播途径的策略性等优势密不可分。其一,《新青年》汇集学界与思想界翘楚,在杂志内容上把握思想潮流,具有前瞻性和思想性。传播主体的素养及权威性不仅决定传播内容的深度和可信度,而且影响杂志的公信力和传播力。《新青年》的主创与编辑撰稿者如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陈望道等,不仅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是具有学识、思想睿智的学界或思想界明星。在强大编辑力量的引领下,《新青年》注重刊物内容选择与编撰,刊登了一系列优质文章。主要涵盖国家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等思想性文章;俄国革命、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问题等实践性文章。《新青年》还切中时弊,刊登了武汉、南京、长沙等地工人处境的调查报告,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工人境遇,极大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其二,《新青年》注重新颖多样的版面形式,构建了丰富多彩的传播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青年》利用名人专号、节日专号、主题专栏等形式,集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如开辟“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劳动节纪念”专号、“俄罗斯研究”专栏等专号专栏,专门且详细介绍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实践。同时,该杂志还特别重视与读者的互动。在创刊之初设立了“通信”栏,专用于刊登读者意见与反馈,成为杂志与读者有效沟通的纽带。随后又增设了“读者论坛”、“随感录”等栏目,设置的目的是“以便读者诸君自由发表意见”,为编者与读者搭建互动平台。此外,作为社会主义刊物的《新青年》所刊登的广告也是直接指向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如介绍《马克思全书》、《列宁全书》、《共产党宣言》等书籍广告,以及《共产党月刊》、《前锋》、《向导》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广告。《新青年》借助一切可能的传播形式,实现传播内容的全栏目覆盖,有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效果。
其三,《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效果强与杂志传播途径的策略性密切相关。“媒介即讯息”,《新青年》与上海群益书社合作印行,利用当时先进的机器印刷媒介批量出版,提高了杂志的发行速度和数量。《新青年》还具有较强的发行渠道,在全国诸多省市及海外地区设立代派处或销售处,并在杂志广告栏刊载。据杂志广告栏刊载,杂志代派处及销售处遍及49个省市,拥有79个书局或公司,其中在新加坡也设有公司和代派处。此外,杂志还采用了许多销售策略,如设专员专人负责发行销售、定价低廉、折扣策略、合订本捆绑销售策略等。《新青年》发行及销售的策略性,有效刺激了杂志发行量的增长,扩大了杂志的传播范围及影响力,有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三、《新青年》杂志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经验启示
《新青年》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刊物,不仅具有历史性,而且具有当代性。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离不开从《新青年》这初始资源中挖掘其当代启示。
(一)务实求精,敢于抵制错误思潮,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多元思潮中的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初期,理论尚不完善且受到众多反动思潮的挑战,以《新青年》为主阵地承担起传播使命,使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潮中占据思想主流。在社会思潮与价值观多元、传播媒介多样的新时代,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之重在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多元思潮中的主导地位。媒体杂志在刊物内容上应精挑细选,注重思想性与实用性并存。在传播经典作家理论时,亦不忘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在传播时政新闻时,亦不忘结合经典论述提升思想性。其次,多元思潮中混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媒体杂志要敢于向反动思潮亮剑,在批判错误思潮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此外,当下马克思主义传播媒介泛滥,作为党指导思想的媒体杂志不在多而在精,既具有《新青年》般坚定的办刊精神,又具有鲜明的党性、人民性。
(二)紧系民生,注重理论与受众的同频共振,在良性互动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新青年》杂志紧系民生,不仅关注工人、农民等劳苦大众的生活境遇,如《长沙社会面面观》、《汉口苦力状况》等诸多关于工人阶级的处境的文章;而且注重与大众的良性互动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时代媒体杂志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也须重视对受众的考察与互动,才能更好提升传播效果。一了解受众群体,从大众最关注的社会话题和民生问题入手,将人民关注的问题与理论前沿相结合中传播主流思想。二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用大众通俗易懂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和力和通俗化。三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路径,将纸媒与新媒体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时代传播媒介和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发生改变,多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传播,实现马克思主义由点及面辐射式的传播效果。
[注釋]
①田子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1918-1922)》[M],学习出版社, 2012年版,第 62页.
②《列宁全集(第36卷)》[M],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68页.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