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实践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7571
余少杰 魏哲东

  摘 要:高校是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国家人才的摇篮。目前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通过开展“三型”党支部的建设,为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建设,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高校;“三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引言

  近年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党支部突出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作用的导向,不断加强“三型”党支部建设,促进党建工作与部门工作深度融合。支部在服务学校发展,助推学校取得该批次省示范校验收第1名、以第10名获得省一流校建设立项,以及获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单位、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等诸多荣誉中充分发挥出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发扬出不怕“苦、累、难”的“三不怕”精神,投身到做好综合协调、服务保障和具体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支部在自身建设方面,也取得了4项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立项,发表了8篇省级党建论文;连续3年获评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10人次获评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支部个人还在高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知识竞赛中荣获省级三等奖。

  一、强化学习增能力,积极打造“学习型”党支部

  (一)多维课堂学。支部充分发挥“三会一课”阵地作用,开辟“三个课堂”。一是“固定课堂”领学,坚持每周四学习日制度,采用“指尖”微课堂、党课我来讲、党建大家谈等方式,及时、扎实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二是“岗位课堂”精学,把岗位技能的学习培训下沉到支部,做到与支部工作有机结合,党员在省级刊物发表党建类论文8篇;三是“实践课堂”促学,先后组织党员瞻仰了中共三大会址、海丰县革命旧址、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

  (二)创新载体学。一是搭建学习平台,利用微信群等新媒体开展在线学习和测试,党员们都能以满分成绩完成答卷;录制微党课视频、设立党员学习角,购买党建类书刊、开展党建知识竞答,通过“送学式”教育,引导党员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并辐射带动其他支部党员参与学习互动;二是打造学习品牌,开展以“上一堂革命教育课”“参观一批革命旧居旧址”“在革命遗址前宣一次誓”“过一次红色组织生活”“写一篇心得体会”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打造了支部党建学习品牌。

  (三)完善制度学。支部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实现了党建工作“四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此外,支部还制定了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基本标准,让制度规范成为了党员的基本行为准则。

  二、围绕中心强堡垒,积极打造“服务型”党支部

  (一)强化服务意识,服务方式向下转变。一是积极走进去。黨员兼做二级工会主席、学生班主任,贴近一线师生;二是积极融进去。支部积极为困难教职工捐款、前往学校对口帮扶村慰问。

  (二)做强服务队伍,促服务能力向优秀转变。一是亮身份,通过党员配徽上岗,岗牌上桌,提高了党员身份意识;二是晒业绩,通过荣誉上墙、挂网,让党员不用扬鞭自奋蹄;三是评先进,评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先进个人,在支部营造出学先进、赶先进的氛围。

  (三)规范服务体系,让服务效率向高效转变。一是让党员职责变清晰。支部为党员设立《个人档案》,小册子落实大责任;二是让服务平台变具体。开展党员“服务先锋岗”接力活动,解决师生难题,达到了以党建促业务的成效。部门在服务管理工作中,走在前列,产生示范,带动了学校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三是让助学岗位变内涵。党员将服务育人与部门助学岗位相结合,当勤工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授之以“渔”,达到了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目的。

  (四)提高服务效果,服务深度向难转变。一是敢啃硬骨头,用实效温暖人心。在学校进行省示范校验收、省一流校创建期间,支部组建了由行政干部、专业能手、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为主的工作小组,参与到材料撰写和全过程的统筹协调服务工作中来,受到了领导干部的一致好评,为学校拿下该批次省示范校验收、拿下省一流高职院校立项作出突出贡献;二是愿钻难问题,攻坚克难冲在前。党员组织全校教师参与申报国家“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获省贸促会推荐至中国贸促会。

  三、开拓创新激活力,积极打造“创新型”党支部

  (一)推行项目化党建工作,实现“虚”功“实”做。支部关注党建工作中具有前瞻性、关键性的问题,开展党建课题研究,已经连续4年获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立项;研发党建信息化平台、高校电子党务系统。支部还设立“创新工作点子奖”,征集、论证创新工作项目并推动实施,实现了党建工作与部门工作同频共振、同步推进。

  (二)推行标准化党建,实现“软”功“硬”做。支部进一步细化学校党委印发的《党建工作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对争创“三型”党支部进行指标量化,使“三型”党支部建设有了“规定动作”,推动支部开展党建工作从“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

  (三)推行效益化党建,实现“隐绩”显性化。支部树立效益意识,提出“1+3+P”工作模式,让党建学习教育成效立竿见影显现出来。1即开展党员服务先锋接力活动,3即“指尖”微课堂、专题党课我来讲、党建大家谈3项学习创新形式,P即项目引进支部,有效解决了党员集中学习时间不充足、党员间交流分享不够、学做分离,学习教育成效打折扣等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

  结语

  支部工作的典型经验做法,具有可复制可学习的意义,得到了广东省教育厅的宣传报道和学校党委的充分肯定,还作为学校唯一案例推荐至省委组织部参评全省组织生活创新案例,并在校内得到大力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带动作用,为学校建强组织、建好队伍、助力中心工作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新时代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探索[J]. 谢小莉.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23).

  [2]争先创优 积极构建学习型党组织[J]. 张海朋.党史博采(下).2019(06).

  [3]新常态下高校教师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路径探索[J]. 项华.办公室业务.2019(23).

  [4]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N]. 何振霞.中国有色金属报. 2018-07-14 (006).

  (作者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