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调查高校教师工作时长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从海南6所高校中随机抽取4所高校研究。按照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教师人数比,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中抽取666名教师进行分析。结果:性别(p=0.007)、年龄(p=0.006)、是否从事教师或教育行业相关人员(p=0.013)、是否担任行政职务(p<0.001)、平均每周花费多少时长于管理工作上(p<0.001)、教龄(p<0.001)、平常工作结束时间(p<0.001)、22点以后的工作时长(p<0.001)、法定节假日用于工作的时长(p<0.001)、是否为硕导或博导 (p=0.004)、每周与学生交流的时长(p<0.001)、单位的管理制度是否合理(p<0.001)均对教师工作时长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工作时长的因素有是否从事教师或教育行业相关人员、教龄、平常工作结束时间、22点以后的工作时长、法定节假日用于工作的时长、与学生交流时长以及单位的管理制度是否合理。结论:大多教师工作时长超过8小时,应合理调整工作计划。
关键词:工作时长;现况分析;高校教师
走入21世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高等教育是基础国策最重要的基石,为了提高综合国际竞争力,关键在于多为学术界引进新鲜血液,因此人才资源的大力开发,为所有新时代国家谋求发展奠定基石。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基地,承担了重要的历史使命,二十世纪末期国内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加强了政府和民众对高校绩效的关注。随着大学职能的不断扩充,教师工作时间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采用横断面调查,从海南6所高校中随机抽取4所高校,海南医学院、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口经济学院进行调查。按照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教师人数比,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于2018年4月开始,集中发放问卷星调查表,调查为期一周。为保证调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各题目采用必答式填写,由教师自填完成。共发放并收回700份问卷,经筛选并剔除填写错误且IP地址重复的问卷后,共有666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5.14% 。
(二) 调查工具
一般情况调查表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婚否和是否有子女等个人信息;高校教师的工作内容及单位信息,包括教师职称、是否担任行政职位及单位管理制度是否合理等内容,调查这些方面是否影响教师工作时长;教师疲劳评分,体现教师在长时间工作后的疲劳程度。
(三) 统计分析
用Epidata3.02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一般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研究对象有666名,男性346人(51.95%),女性320人(48.05%),男女比例约为1:1。年龄在20岁以下有63人(9.46%),20-30岁338人(50.75%),30-40岁167人(25.08%),40岁以上98人(14.71%)。
(二)工作时长现状分析
1.不同因素间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长比较。把教师每天工作时长划分成每天工作8小时及以下和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的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分析对不同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齡、是否为教师或教育行业相关人员、是否担任行政职务等因素对教师工作时长有统计学意义,教师是否有子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分析结果详见表1。工作时长的影响因素与赋值说明见表2。
2.工作时长的多因素分析。以工作时长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s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工作为教师或教育行业相关人员、教龄为20年以上、平常工作结束时间、22点以后的工作时长、法定节假日仍需工作、每周与学生交流时间、单位管理制度是否合理是影响教师工作时长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且工作为教师或教育行业相关人员、教龄为20年以上、常工作结束时间、22点以后的工作时长、每周与学生交流时间、单位管理制度是否合理与教师工作时长呈正相关,法定节假日仍需工作与工作时长呈负相关。
三、讨论
经过对本次海南省高校教师工作时长现况调查发现,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呈现碎片化,他们的工作时间不固定,除开教务处规定的上课时间,其余时间都忙于各种事务性的工作,甚至有许多教师花不少时间去应对各种会议、填表和相关总结,这使留个教师做研究的固定时间不多。某医学院校的教师曾说:“每天都忙得忘了写相关论文和发表论文,除了上课之外,需要留时间和学生交流学习上的疑问,时不时还要开会,要不就是填表,今天刚有的论文想法,只来的及存想法稿,过后就被各种事务性工作给打乱论文计划。”这和陈艳的研究相差无几,说明现代高校教师的时间大多耗在学校的事务性工作上。我们应避免办公时间的随时化,还要有效的管理会议时间,充分利用移动通讯工具,将信息以短信、邮件以及微信等发生进行传达,如有必要的会议,应提前做好相关的工作准备,避免召开临时会议,这样的工作效率相对会提高,我们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也会得到充分的利用。迈耶(Meyer,1998)提出,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应包括完成专业活动和规定任务的时间,两者之和称为教师工作时间。那么提前完成教师工作时间的剩余时间应该还给高校教师,让教师成为积极的自我时间管理者,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完成高校教师该完成的科研任务,为国家、为高校、为自己争光争荣。为此,我们可以参考芮火才给出的解决策略,更好的进行把时间还给教师的计划。
[参考文献]
[1] 范宁雪.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的教师碎片时间实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 孙婕. 教学名师碎片时间管理的个案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9.
[3] 付梦芸. 柯罗诺斯之困[D].华东师范大学,2017.
[4] 吴宾.教师应该加强有效的进行时间管理[J].重庆与世界,2018(10):95-96.
[5] 芮火才.把时间还给教师——学校管理视野中的时间管理探析[J].江苏教育,2018(66):15-16.
(作者单位:海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