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应用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7608
熊爽

  摘 要:师德师风建设是应用型高校最本质的内涵建设之一,本文通过对应用型高校师德师风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师德师风建设是以德治校和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教师角度、学校角度以及政府角度论述了应用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选择。教师通过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等方式展开,高校通过建立考核机制等方式展开,政府通过完善夯实顶层设计的方式展开。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思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师德建设的标准和要求。[1]在我国,应用型高校在管理制度和教育理念上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因此面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创新创业的要求,应用型高校对于师德师风建设研究极为迫切。

  2020年第7期?山东青年?总第558期

  一、应用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教师严以修身

  加强师德师风,不忘初心。學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的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规范和素养,是对教师行为划定明确的基本底线,是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更高要求,也是对师德师风突出问题的警示提醒。

  2、是推进以德治校的重要举措

  德育是应用型高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成长成才及学校工作顺利开展的最基本保障。在创建文明校园的过程中,应用型高校在日常管理中应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德治校,树立立德为人、博学成长的教育理念,通过多彩德育活动、丰富传统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道德风尚。推进以法治为前提实现应用型高校管理有序、以德治为引领实现应用型高校管理有魂、以自治为核心实现应用型高校管理有力的“三治”融合。

  3、更是应用型高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应用型高校建设发展的目的就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服务地方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能力。教师牢记初心和使命,提高师德修养、树立良好形象,立足岗位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并以良好的工作作风确保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正常运转。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才能适合应用型高校发展之路。

  二、应用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设计[2]

  1、教师方面

  (1)建设“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特色化。建设“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特色化,使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是学习的过程。“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及目标中,让学生在各类课程的学习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3]

  (2)夯实自身道德修养。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是增强自身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努力学习,提高师德理论修养,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教师需从思想深处意识到道德修养不是在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一个长期坚持不懈刻苦修炼的过程。

  2、高校方面

  (1)出台文件规范,建立考核机制。针对应用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结合个体实际情况,出台《师德师风汇编资料》、《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应进一步规范教师履职履责行为,希望教师严明职业规范,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行动的自觉性,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楷模。

  (2)强化政治学习,夯实思想之基。严格遵守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每周集中组织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形势政策讲座、理论宣讲、热点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深入开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活动,学院党委拟定学习研讨主题,由各教工党支部认真组织学习讨论,及时上交记录,分享研讨成果,夯实思想之基。

  (3)注重榜样引领,筑牢信仰之魂。深入挖掘并总结应用型高校办学经验,开展“建院功臣”系列访谈,宣传老教师为学院建设呕心沥血的感人事迹,激发青年教师爱院荣院情怀,激励青年教师勇于奋斗;充分发挥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朗诵活动等文化品牌活动的教育引导作用,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4)深化组织关怀,建好教师之家。为教师建设能提供良好的研讨和休息条件的场所;举办退休教师荣休仪式和欢庆教师节趣味活动,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彰显人文主义关怀,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在学校新媒体平台开设“师说心语”专栏,宣传身边榜样典型事迹,引导教师见贤思齐,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3、政府方面

  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出台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督促各地各校深入贯彻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细化制度举措,把准则要求转化为教师行为指南与禁行底线。并加大高校专业建设支持力度,推进创新编制配备,大力加强乡村和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脱贫加油助力。

  三、结语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在工作中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政策,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淋淋. 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2]曾一帆.应用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2):13-15.

  [3]李立,周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58-60.

  项目来源:本文系沈阳工学院2019年度党建思政课题“应用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创新路径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沈阳工学院,辽宁 抚顺 11312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