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理的标准是质量的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企业党建的质量应建立在对建设标准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提高党建质量是国家不断提出的要求,也是目前新时代背景之下,很多国有企业面临的重大建设任务和课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需要提高,则要求国有企业提高对党建标准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新时代下党建标准的规律性,因为标准是质量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问题;标准化;规范化
1、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问题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十分重要,但当前仍存在总部处于较高水平,总部之下的层级逐级递减的问题。由此可见,由于国有企业的管理存在不同的层级,因此在党建工作执行的进度上各层级存在差异。据此,从党的建设标准的角度出发,应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相互结合起来,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内容嵌入到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各个环節之中。与此同时,需要对企业管理层级中内嵌的党组织角色进行精准的定位,严格参照相应的标准并落实执行。除了国有企业管理层级方面的党建问题,习总书记还提出了党建过程中也存在重视过程、形式和数量,轻视结果、质量和内容的现象。由此可见,标准在执行上存在引导性的偏差,包含过程、形式、质量、内容、数量和结果在内的标准均是辩证统一的概念。因此,在这些辩证关系的理清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数量服从质量、过程服从结果以及形式服从内容”的原则,应严格避免产生偏差。假设如果出现了偏差则会使得党的建设工作出现难以标准化目标、工作质量和效率下降的问题。
2、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标准的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力争全力创造一流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党建的高效引领作用,应严格遵循一流的党建标准,以此作为标杆,提高党建的质量和成效。因此,党建标准在国有企业党建引领作用的发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 党建标准应遵循内容与形式的标准相辩证统一。其中,外在是党建的形式标准,而内在是党建的内容标准,两者的本质不同。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中,形式标准必须严格地把内容标准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同时,形式标准应该把内容标准的具体内容以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果形式标准中出现任意有关对内容标准的偏离解读,都会对整个环节造成不利的影响。此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严格避免在国有企业的党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为了创新而去创新的现象。比如,为了创新没有在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基础之上去创新,而是盲目地去建设党建品牌,为了出结果而去做形式上的内容。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进而去实施行动。据此,应加大规范行为在党的建设责任考核中所占的比重,以此推动踏实地做好党建的每一步工作。
第二,过程标准与结果标准相辩证统一是党建标准应该遵循的要点。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管理运营的关键工作内容。为激发党在建设工作中的生命力、战斗力,应首要明确党的建设结果标准,结果标准是质量评价的相关标准,主要反映党建工作的宗旨和目标。而过程标准指的是针对党建工作的职权分工、工作结点、工作流程、具体要求等内容的工作管理标准。党建工作的过程目标必须以党建工作的结果标准为导向,即过程标准应为结果标准所服务。但有些国有企业容易忽视党的建设工作目标,仅仅抓党的建设活动载体这样的做法是不够的,这忽视了结果标准应与过程标准相统一的工作要点。
党的建设标准更应当是数量标准和质量标准的辩证统一。为避免党建载体建设忽略外部客观条件,一味想做大事立大功的现象出现,党建工作应当将质量标准和数量标准同时纳入考核范围之中。数量标准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执行与考核最为直观的标准,这是因为党建工作通过数量标准的考核,能够便于监督、便于考核稽核、便于践行、便于决策。为了防止自由决策空间太大问题的出现,数量标准是国有企业不可获取的标准之一。然而,尽管数量标准的地位已逐渐显著,但数量多并不意味着质量能够得到保证,比如诸多国有企业从事同一目标的党建载体数量较多,但存在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显著的问题。因此,党建工作应坚持数量与质量标准相统一的原则。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标准是一个辩证统一的逻辑体系,党的建设标准与实践相互指导,是一种现实意义较强的方法论。
第一深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程序化制度建设。坚持制度体系建设的系统性、完善现有制度体系的原则,严格遵循党章的根本精神。具体来说,要在国有企业中,着力设计新的法律法规、对现存的规章制度进行改善,将不适宜的制度条例予以废除,从而建立健全基层党内的规章制度。
第二,形成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标准化持续改进的闭环。研讨设计标准、践行标准、评判标准、完善标准,从而形成接连改进的工作闭环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中央政治局曾在会议中指出党支部是考查党的建设工作效果的标准,应当在日后的工作中深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以党支部成果来考核党建工作。会议将“标准”与“标准化”概念予以界定,静态与动态是区分上述概念的重要参考指标。党建工作标准化应当基于党的建设标准的指导,其产物为党的建设标准。
第三,注重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的提升。党的建设工作标准的结果是建设质量,而党的建设质量应当依据标准。党的建设标准与党的建设质量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党的建设工作离不开标准与质量的共同作用与合力。习总书记曾指出:质量取决于标准的制定,标准的高度与质量成正比。习近平总书记虽是指导党的群众路线,却也指出党的建设标准对党建工作质量的影响意义。为推进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中的规范化、标准化,应当将党的建设质量置于工作内容之首,进一步研讨党的建设标准,据此促进党的建设工作质量在国有企业中更好地发挥效力。
3、研究和制定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标准的设计应坚持如下原则:
第一,坚持普适性“大党建”原则。改善公司治理与党的建设应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应基于“党是领导一切的”的原则对企业发展完整全面地布局,将二者作为整体系统考量。明确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系统,国有单位关键的生产力基本要素是党的建设工作。
第二,坚持重点突出的原则。研讨标准过程中,应避免“橫向到边、纵向到底”现象的出现,不以“大而全”的标准制定为原则,而应基于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来解决基层党建中出现的困境和难题,将关键制度和议题进行标准化,同时将基层“痛点”工作的标准化纳入考量之中,以此消除基层党建工作的难题。
第三,坚持党建工作标准颗粒度匹配的原则。党建工作的标准应基于颗粒度的协同性来制定和设计。防止颗粒度过小致使的标准实践价值的普遍性不够,颗粒度过大致使的标准无法贴近实际情况进而难以执行的问题。
在实践中积累的有效常用方法有:
第一,图示化的方法。图示化就是基于人对图形比对文字和数字更敏感的特点,提炼党的建设工作关键语句,用图形辅助逻辑思维,展示党的建设工作的结构逻辑和时间逻辑。人民网的“图说党建系列”就是图示化的成功案例。
第二,清单化的方法。清单式管理最为知名的便是“八项规定”。清单的建立使得党的建设工作更为合理规范,通过建立诸如党的建设流程记录清单、流水账、权力目录、责任张账目、工作负面清单等可以有效推进党的建设职能的转变。
第三,表单化的方法。为使得党建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应当建立表单来统一格式文本,避免出现重复低效等问题,如《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
第四,流程化的方法。为使得党的建设工作更为便捷高效、流程更为标准化,应当充分分解党的建设工作,突出流程,明确党的建设工作运行的要求和时间,即明确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做到什么程度,即以流程为引导。
[参考文献]
[1]蓝永发;罗达凡.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管理途径[J].现代商贸工业,2020(14):30-32.
[2]谢丹.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途径[J].管理观察,2019(12):66-68.
(作者单位:山西晋煤集团金鼎煤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晋城 0480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