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高中语文教学也在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别开生面、富有趣味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文化修養。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
引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在互联网+时代,在新课改的大潮下,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对新时代成长下的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自然无法达成学习基础知识、提高核心素养这样的教学目标。本文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基础,结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例展开论述,以期能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些许可行的参考策略,以期实现优化语文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
一、打造趣味课堂,优化高中语文课堂内容
积极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师生精神焕发、思维活跃、灵感迸发,从而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情感交融、心灵共振、配合默契,最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要注重课堂设计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打造趣味课堂、优化课堂内容理所应当地成为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趣的课堂才会有效。”王欢老师说,“我尝试让学生置身于文学情境,成为某个经典形象,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读《红楼梦》,不必站在曹雪芹的角度,而是“移形换位”,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林黛玉。读《论语》时,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被学生顶撞的孔子或是遭到老师调侃的子贡等等,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论语》中找到,但这样一个简单的“换位”,学生代入角色,进入情景进行思考,自然体会和感受会深入得多,理解人物也会深刻得多。与置身事外大不相同。又如,在进行《沁园春·长沙》教学时,可以采用朗读比赛的方式进行,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进行朗读展示。老师和其他学生做评委,对学生代表朗读的情况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可以指出其错误,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鼓励点评。通过课堂朗读评比,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在读评中把握基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作者情感,从而优化课堂内容。
二、构建教学情景,实现创新教学
语文课本上的课文虽然文辞或典丽精工或朴实自然或清新优美,但因作者生活的年代以及际遇跟我们的学生有些距离,加之很多文章寓意丰富,作者情感独特。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背后的故事,理解作者的表情达意,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教师多媒体设备构建语文教学情景,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语文课堂。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为学生呈现出更加直观的画面和故事,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通俗、流行的语言勾起学生兴趣,再加上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沉浸在老师营造的氛围之中。例如讲《将进酒》,讲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时,可以表演李白手舞足蹈、意态酣然的样子。适时提问:“李白此刻的心情是什么?真的是那样潇洒狂放吗?”学生开始思考,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适时地放了一段《战狼2》——冷锋仰天豪饮茅台酒,喝着喝着眼角淌下泪来。学生一下感受到这种“带着泪的苦中作乐”,此时可以当着学生的面唱出歌词:“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无需老师多费口舌学生就能理解李白狂放下的无奈、纵情下的郁闷之情。至此又追问学生其中的原因,寻求历史上类似的人物与故事。如竹林七贤之怪诞、郑燮之难得糊涂等等。这样的设计既有形象的表演又有视频的佐证还有唱歌的加持以及追问的深入,这样的课堂不可谓不精彩,不可谓不有趣。
三、延伸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周国平说:阅读唤醒完整的自我。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只代表其中一类,不能涵盖所有。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把教材上的内容搞懂吃透,更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与写作,将学习内容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外,通过不断的阅读增加学生的文学素材积累,开阔学生视野。通过课后的写作把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梳理一遍,这样去实现读写结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比如,在进行《鸿门宴》一文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理解文言文大意,掌握重要文言知识。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文章主题。而后进行拓展学习,拓展一,给学生设置几个小问题:刘邦的成功之道是什么?历史上如齐桓公、唐太宗、刘备这几位君王身上你总结出了怎样的成功之法?请你收集相关资料阅读并写一篇报告。拓展二,屡战屡胜的项羽为什么最后失败了?他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是什么?历史上类似的人物有哪些?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引导学生课下通过网络或书籍进行资料查找和知识获取,在特定的时间段抽出一堂课或是半小时的时间进行解读与分享。这样的设计是把薄书读厚,让学生在读写以及展示过程中增长学问和见识,提升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结语
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肩负着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使命。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内容,创新课堂设计,为学生提供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始终是一个有缺憾的艺术,在课堂改革与创新的路上,作为有情怀有担当的语文人,我将无怨无悔地始终如一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王瑞.新课改下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方法[J].中国农村教育,2019(29):126-127.
[2]姜翠萍,曹培东.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创新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103+134.
[3]王欢:心之所至,行必践之[J]中国教师报 2019-02-26.
(作者单位:重庆市字水中学,重庆 4000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