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应用型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一些高校的在设定目标的过程中毫无目的性可言,这既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予以了忽视,同时在实践教学机制方面也并未做出合理、科学规划。所以,在双创背景下,改进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法,促进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提高,是现阶段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对双创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展开探讨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双创背景;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当前,诸多大学生开始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若是不能合理有效解决此民生问题,必然会对社会的稳定繁荣造成影响。创新创业理念的提出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现阶段,给予大学生帮助,让其展开创新创业,已成为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双创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择业就业能力增强
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息息相关,当前大学生就业方式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由此表明,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发生变化。在现阶段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受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影响,首先,高校需要把造血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创新创业教育普及给大学生,加深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意识,促进大学生择业就业信心增强,使其择业就业能力有效增强。其次,展开创新创业教育可以给予大学生帮助,使其在择业就业中将具有实践、合作等特点形成,增强创业信心,促进自身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可以让大学生成为企业、社会真正所需的创新创业人才,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二)有利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形成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现阶段,我国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方面仍有诸多缺陷存在,社会和高校均在不断探索,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背景,一些高校很快参与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因为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有机结合现实经济背景和当前中国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对高校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进行更新,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形成[1]。
二、双创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措施
(一)革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双创背景下要想顺利开展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首先必须革新教学理念,借助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必定可以促进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良好开展,有效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应用型高校要向所有教職工大力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加深对创新创业教育是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需求的认识,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以此将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激发出来[2]。同时,应用型高校还要从各个方面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充足的资金,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要把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增强当作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以大学生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重点,磨炼大学生的意志力,让其可以直面挑战与挫折,如此,大学生在创业中便会越挫越勇,努力奋进,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
(二)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建设力度
在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其素质与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的落实息息相关,所以高校应积极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队伍,促进其教学水平和基本工作能力有效提高[3]。高校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过程中,既要对教师的基本业务水平引起重视,同时还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培养措施,促进专任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有效增强,应在固定的时间安排专任教师深入企业之中,展开实地参访,加深对各行业发展状况的了解,保证课堂内容能够和社会实际保持密切联系。同时,高校应积极引入兼职专业型人才,给予在创新创业领域中获得一定成绩的创业者以及创业管理者等社会人才,让其积极投入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借助实地路演、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创新创业的成功人士,充分体验到真实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观念,进而对创新创业满怀信心和激情。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创新价值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关键,所以本身课堂体系应将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克服,建立先进、灵活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应对学分取得形式予以创新,就主动开展相关实践、投入到创新创业项目之中的学生,给予其特别的学分认定,调动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主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应将相关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大,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课程设置应密切联系现阶段国内外创新创业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引导,让其自主撰写创业计划书、路演展示创业项目,鼓励学生主动到企业之中,和相关人才交流经验,同时积极肯定其在实践中获得的成绩,在课堂效果的评价体系中集中展现出来。
(四)完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工作
现阶段,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并未和企业展开密切合作,平台提供给学生的支持力度不够,基于此形势,高校应积极对接企业和行业,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服务机制[4]。首先,高校要借助各种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扶持内容,如创新创业平台整合政策指导、风险评估、财税指导、融资服务、创业咨询等,把创新创业平台变成一种真正的创业一站式平台,将更加优质的服务提供给大学生,以满足其创业需求。其次,构建制度化的创新创业指导体系,借助创新创业平台把“课程——实践——训练——竞赛——孵化”的创新创业服务顺利实现。学校可以设立专业的创业学院,专门对全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进行统筹协调,每月开展一次的创业大讲堂或创业沙龙、每周开展一次创业路演,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业意识,就创业项目和创业意向明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专业指导,借助每学年一次的创新创业大赛,对学生的创业点子进行检验,最后利用创新创业平台的一站式服务帮助大学生将创新创业点子变成现实。
结语:现阶段,在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发展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如教师专业能力亟待提高、创新创业环境需优化、实践效果不理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效果,因此,需要积极创新教育模式,政府应做好监督工作,对教育模式的实践工作进行监督,把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开展严格落到实处。同时,学校应多开展知识课程和讲座,不断提高师生的认识,借助持续的发展与完善,激发双创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亚光,路鹏.“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探讨[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4):38.
[2]廖志龙,林婷媛,林婷婷,郑裕玲,冯琳洁.大学生“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培养路径研究——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为例[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20(06):64-67.
[3]章蕾.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J].法制与社会,2019(31):197-198.
[4]孙保营.“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局及破解[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8(01):24-30.
(作者单位: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山西 阳泉 04500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