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靖难之役”中的铁铉形象特征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4979
张海峰

  摘 要:铁铉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是可歌可泣的,令后世长久铭记。这一人物形象的出现,给那个时期风云变幻的政治格局注入了正义的力量,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精忠报国的精神品质。

  关键词:?铁铉;靖难;形象

  提起“鐵”这个姓氏,估计许多人都想不起跟它有关的人和事。但是对于老沈阳人来说,却是太熟悉不过了,尤其是铁家人所开的回族饭店更是赫赫有名,那些美食记忆是很多沈阳人儿时最美好的怀念。现如今,如果你到沈阳的任意一家铁家饭店,他们都会自豪地说自己是铁铉公的后代。从铁铉的故乡邓县到山东、陕西、内蒙等地都有铁姓后人,他们纷纷在当地定居、生活,形成了庞大的铁氏族群。济南大明湖畔的铁公祠堂里至今还镶嵌着一段激励铁氏后人的座右铭,严令自己的后人一定要忠于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铁铉的传奇故事和经历更是影响着一代代的铁氏后人,在祖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报效国家,书写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铁铉(1366—1402),明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系元代色目人后裔。明洪武年间,他少时聪明敏捷,熟通经史,成绩优异并且小有名气。由于在功业上的突出才华,铁铉由国子生被“保送”到礼部给事中,又调任都督府断事。铁铉灵活机智,很多疑难大案到了他的手里很快便真相大白,因此非常受明太祖朱元璋器重,朱元璋给他赐字“鼎石”。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即位。这位年轻的皇帝刚刚即位不久,便筹划着削夺几位势力强大的王爷的权力。在此背景下,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发动了著名的“靖难之役”。驻守济南的山东布政使铁铉拼死抵杭燕军南下。朱棣夺取帝位后,将36岁的铁铉残酷杀害。

  铁铉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是可歌可泣的,令后世长久铭记。这一人物形象的出现,给那个时期风云变幻的政治格局注入了正义的力量,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精忠报国的精神品质。

  一、忠贞刚正

  铁铉长得魁捂俊美,一表人材,并且擅长骑术和箭法,熟习用兵法,深得明太祖的器重。一出学就被委任为七品职的礼部给事中。因为他才干超人,秉性耿直,办事干练,朱元璋有一次特派他去云南考察地方政事。他到了云南后,发现皇亲国戚仗势欺压百姓、鱼肉乡里、聚敛民财,恶行累累,立即作了处理,该罢官的罢官,该刑罚的刑罚,有的还处以死刑。他的随从人员也认为这下子闯下了大祸。但他却慷慨激昂地说:当官一场就应当上尽忠于君,下效力于民!如此即生而无愧,死而无憾!当他返回京城将查办情况向朱元璋察报后,不仅没有受贵备,反而赠给他白银数千两,予以奖励。接着,调任他担任明朝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五军都督府管理刑狱的断事官。因为他审理案件明确果断,有条有理,常把一些错综复杂的案子交给他去处理。他对长期审不清的疑难案件,都一一详细勘验调查清楚,并作出公正判决。

  朱棣在夺取帝位后,没有忘记济南失利的耻辱,回兵北上复攻济南,并在山东多地展开疯狂的大肆屠杀。到达济南后,铁铉仍然不肯向其屈服,最终济南城被攻破,铁铉也最终寡不敌众在淮南被生擒活捉。朱棣想挫挫铁铉的骨气,命人架起一口沸水大油锅,将其骨架穿上让其面北而跪拜,谁知油锅一声巨响,热油飞溅出来,周围的人都嗷嗷乱叫,铁铉仍然不转身。传说愤怒到了极点的朱棣令人割下铁铉的耳朵、鼻子,煮熟后置于他口中,问他味道如何?铁铉厉声说忠臣孝子的肉有什么不好吃?铁铉仍不屈服,遂受磔刑而死。

  二、智勇双全

  建文初年,铁铉任山东参政。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发动了以驱除建文帝身边的奸邪之人为口号的“靖难之役”。建文帝最终选派名家之后的李景隆负责北上征讨,铁铉负责督运粮饷等后勤保障工作。李景隆连战失利,一败再败,导致河北山东大部落入敌手,叛军士气大震,声势浩大。

  于是铁铉就和都指挥盛庸共同镇守济南这座孤城。朱棣曾令人用箭将一封劝降书射进城内,意在扰乱军心,消磨意志。铁铉见信后随即效仿此法回信一封。朱棣兴冲冲一看,见是《周公辅成王论》一文。原来,铁铉意欲借此奉劝朱棣要效法辅佐侄子治理天下的周公,忠心辅佐侄子朱允炆。见劝降不成,朱棣遂下令攻城。而铁铉督众,矢志固守。劳而无功,只能将济南团团围住。铁铉展示了他这样一位文弱书生所具有的大智慧,有勇有谋,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天赋。

  首先,使用诈降计策。朱棣在围攻济南三个月无果后,恼羞成怒,意欲绝黄河水淹济南城池。这个计划被铁铉知晓后,他准备采用诈降计策,诱杀朱棣。先派人在城门安装了一个重达千金的巨大千斤顶,同时撤去一切守城的器具;随后让士兵在城里不时发出济南被淹的痛苦呻吟声,又派了一个可怜巴巴的老头做使者,到朱棣的大营请降。这个老头说的涕泪俱下,十分感人。言外之意就是我们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和臣民,你们谁做皇帝都无所谓,只要我们百姓生活安稳就可以了。我们在城内做内应,你一人进入城门就可以了。朱棣忘乎所以,竟然同意了,乐呵呵的单人骑马接受投降,没想到城门中伏,幸好朱棣躲得快,可惜了那匹好马,要不然朱棣身死此地,铁铉可以名垂青史了。

  其次,经历了上次的暗算,这下朱棣更加愤怒了,他没想到铁铉竟然不顾自己主子下的命令,敢对自己下手。铁铉也不是无能之辈,站在城头斥责朱棣反贼。气急败坏的朱棣使出杀手锏即大炮,冲着济南城就开轰。胳膊拧不过大腿,这下眼见济南城硝烟弥漫,血流成河,危墙岌岌,朝不保夕了。

  危难时刻,英雄本色立显。这个铁铉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大家想得到吗?反正笔者给他三天三夜也想不出的。铁铉居然命人将朱棣他爸爸——朱元璋的画像高高挂于城墙之上,又亲自书写了很多数以百计的朱元璋灵牌,分置各垛口。话说这朱棣再怎么凶残,也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总不能冲着他爸爸的灵位和画像开炮吧?他起兵本来就没有正当理由,千方百计找出个“清君侧”的借口。如果再炮轰了自己的“老子”,那就太目无法纪、有失人心了。朱棣做贼心虚,是不会做这种唾弃的龌龊之事情的。铁铉洞察心理,晓以利害,成功地守住了济南城。

  三、光耀千古

  铁铉与其他靖难之死节大臣不同的是他在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忠义。作为一介文弱书生,只是一个负责押运粮草的后勤官员,他毅然绝然地挑起了扶危济困的国家重担,承担起了本不属于他的主将职责,可谓是“不务正业”。

  其他靖难之役的建文帝一方的忠臣呢?先来看建文帝所依靠的主要谋臣,其东宫老师齐泰、黄子澄等人。齐黄“二人本书生,兵事非其所长。”当建文帝向黄子蹬请教削藩方略时,子澄说:“诸王虽有护卫之兵,仅足自守,朝廷军卫犬牙相制,若有事以天下之众临之,其能当乎?汉七国非不强大,而卒底灭之者,盖以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由此可见,迁阔儒生,不可能在军事上有什么高见。他们两个人都犯了错误,黄子澄对敌形势估计和判断一错再错,而齐泰则错在对李景隆这个草包将领的任用上。方孝儒呢?在建文帝即位后当翰林学士,常对朱允炆灌输孔孟儒学,颇有“颜、孟、程、朱复出”的名声,并且国家大政事辄咨之。但是,他对民生利病一无所知,津津乐道地就是如何复古。在他看来,“古者之世,古庶胜于今,风俗美于今,上下亲洽过于今,国之盛强且久过于今。”政治上,指素朱元璋“为政以猛”,极力宣场孔孟“仁政”。经济上,更愚蠢地提出恢复井田制。

  铁铉这一形象很好地反衬了建文帝的仁柔少断和朱棣的残暴无道。他本人很优柔寡断,锐意复古;将不力,臣寡谋,赏罚不明,将士离心。建文帝这种仁柔孝友的思想正是其致命弱点,这使他囿于尊尊亲亲之义而无法摆脱。犹豫不决,又使其坐失良机。另外,建文帝生长于宫掖之中,从小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可为典型的一个书生,在军政方面没有什么实际经脸。继位之后,他召用方孝孺等,走上追怀古代文化的道路。复古成为统治集团施政的指导思想。

  鐵铉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可谓影响深远。他坚持王道,忠君爱国,坚贞不屈,体现了中华民族公正和正义的优秀品质,真是人如其名,铁骨铮铮。

  [参考文献]

  [1]陈学霖.明代人物与传记[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

  [2]余劲东.从“奸臣”到“地方神”[J].济南大学学报.2015(1).

  [3]孙志江?何荣芝.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失利探因[J].渤海学刊.1991(3).

  [4]铁大君.?铁铉生平纪略[J].回族研究.2001(1).

  (作者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