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王右木是四川马克思主义运动的先驱,在四川中共党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四川马克思主义传播第一人、四川党团组织的创始人和四川工人运动的开拓者,王右木对四川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四川党、团组织的创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永远值得人们研究和纪念。
关键词:王右木;贡献;特点
习近平同志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王右木是四川马克思主义运动的先驱,是四川党团组织的创始人,在四川中共党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王右木建立四川早期党团组织的历史贡献对新时代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
一、王右木是四川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先驱
王右木(1887年-1924年),四川江油县(现江油市)武都镇人。1907年,王右木考取了四川通省师范学堂文科班,毕业后回到家乡任中学校长。1911年王右木考入成都通省师范学堂数理科,1913年毕业。1914年,王右木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东渡日本,到东京明治大学经济系留学,期间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1918年王右木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回国返乡,于1919年秋应聘成都高等师范学堂(原四川通省师范学堂)任学监,讲授日文。此时正值五四爱国运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他借着五四运动带来的“民主与科学”的大潮,于1920年冬在成都组建了四川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最早在四川传播马克思主义;1922年2月7日,王右木自费创办的?《人声》报问世,这是四川第一张党的报纸,在党的报刊史上也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1922年春,在王右木的指导下,四川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3年五一劳动节之际组织召开了成都劳工联合会成立大会,是四川工人运动由自在转向自觉的标志;1923年秋,根据党中央指示建立了四川最早的党组织,成立中共成都支部(简称C.P),任书记,直属中共中央领导。1924年赴广州参加会议后经贵州返川途经贵州土城时遇害。
二、王右木对四川早期共产主义党团组织建立的贡献
(一)播撒革命火种,传播马克思主义,四川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
王右木是当时四川马克思主义传播第一人,他通过组建“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创办《人声》报,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唤起了人民尤其是青年的觉醒,为四川党团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1.建立马克思主义读书会传播马克思主义
王右木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是在日本留学期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王右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更加坚定。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传播,王右木等人于1920年冬在成都高师建立了四川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这是四川第一个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民间组织。其成员主要是追求进步的青年学生和少数工人,后来其他学校的教师、记者和一些社会进步人士也相继加入进来。读书会每周星期天集中学习一次,以自行阅读、分组讨论交流、专题讲座和演讲等方式进行。为了使会员们学好革命理论,王右木亲自给他们讲授《唯物史观》、《资本论》、《社会主义精髓》等著作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同时指导学生学习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恽代英翻译的《阶级争斗》以及《新青年》、《晨报》副刊等进步书刊。王右木组织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会员最多时有百余人,极大地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团结并教育了大批进步青年,为四川的革命运动培养了大量骨干,更为四川党团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2.创办《人声》报传播马克思主义
为了推动四川革命运动进一步发展,尽快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王右木决定在马克思主义读书会的基础上,创办一份革命报纸。1922年2月7日,王右木自筹经费创办了《人声》报,报名取“应鼓动人民起来大声疾呼?,提出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代表人民的呼声”之义?。在《人声》报创刊号的《本社宣言》中,明确宣告了自己办报的基本方针,其中包括:“直接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解决社会上的一切问题”;“对现实社会的一切罪恶现象,尽力揭露和批评”;“讨论马克思社会主义之学术的及实际的一切问题?”。自创办以来,《人声》报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深入浅出地介绍剩余价值、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基本理论;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辉煌胜利;批判杜威、罗素、柏格森的资产阶级哲学观点和胡适的实用主义观点;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抨击封建势力和军阀割据势力;揭露和批判旧思想、旧制度,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社交公开,探讨妇女运动、青年运动诸问题。在四川革命运动史上,《人声》报是第一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宣传宗旨的报刊。《人声》报的出版给黑暗中徘徊不前的四川革命运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通过《人声》报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宣传,启迪了一部分青年学生,他们真心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把追求社会主义道路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由此推进了四川革命运动和青年运动的深入发展。
(二)奠定组织架构,夯实组织基础,四川党团组织创建第一人
王右木不仅是四川最早接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也是四川党、团组织的缔造者。他创建了四川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都组织,发起成立了四川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成都独立小组,注重从组织上建党。
1.创建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0年8月,上海首先发起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广州、长沙等地区相继成立。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党的“一大”研究了各地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党的预备学校的问题,决定了吸收优秀团员入党的办法。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宣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1921?年?11?月,王右木组织部分读书会会员和一些先进青年,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都组织(简称S.Y),这是四川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在王右木的领导下投入了争取教育经费的独立运动,最终取得胜利。1922年7月,王右木离开成都亲赴上海与团中央联系,商讨在四川建团的工作。离沪返川后,王右木带回了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章程及各种决议,积极筹备四川建团工作,物色和考察入团对象。他亲自从几十名马克思主义读书会会员中挑选符合标准的童庸生、傅双无、吕式宪?、钟善辅等?13人介绍入团。1922?年l0月15日,十三名团员在王右木家中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会议,正式投票选举了成都地方团执行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都地方团执行委员会。1923年6月,因成都执委会再度改选,王右木任书记。?1923年6月到1924年,重庆、内江、宜宾、南充等地先后建立了团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团员40余人,建立了11处支部,他们有组织、有领导地把革命的火种撒遍巴山蜀水,为成都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2.创建四川第一个党组织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人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王右木意识到在四川建党的条件?已经成熟,1923年5月,他致信中央,要求在四川建立党的组织,党中央批准了王右木的请求,委派王右木在四川建党并任书记。1923年8月,时任成都团地委书记王右木前往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接受回川建党任务。回到成都后,王右木首先在团组织里传达了中共中央在成都建立党组织的决定,1923年10月,报经党中央正式审批,王右木在团员中吸收了刘亚雄、钟善辅?、梁国龄等少数优秀分子转党,秘密组成了四川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中国共产党成都支部,直属中央领导,王右木任书记。1923年底,中共中央正式任命王右木为成都党的书记。四川党组织在王右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决贯彻党的?“三大”决议,与国民党合作;二是组织党、团员办《甲子日刊》;三是组织召开隆重追悼列宁的大会;四是进行了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
(三)融合团建党建工运,四川工人运动的拓荒者
王右木是四川工人运动的开拓者,他组织建立了成都第一个工人组织——长机工会,组织领导四川工人运动,使党成为工人运动的坚强领导者,培育了党的事业的坚实的群众基础和依靠力量。
王右木自1919年6月到成都后,就注意研究四川工人队伍状况。1922年10月成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王右木便把工作重点放到工人运动方面,注重密切联系群众,开始有目的、有组织地向工人灌输马克思主义,指导成都工人运动向纵深发展。
1922年,按照团中央“深入开展工人运动”的指示,根据成都工人运动的实际情况,王右木带领团员们首先深入“长机帮?”(织锦业?)开展工人运动。时逢“长机帮?”工人自发要求加薪罢工失败,王右木及时地给予长机帮工人以帮助。他换上工装,带着钟善辅等团员到长机工人集中的茶馆与他们促膝谈心,用浅显通俗的语言向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道理。在那里,王右木结识了一批工人骨干,办起了工人夜校,建立了成都第一个工人组织——长机工会。1923年“二七”大罢工发生后,王右木根据团中央的指示,在成都发起了以青年团员和“读书会”成员为骨干“声援京汉铁路工人”全市性政治大罢工,在“声援京汉铁路工人大会”上,青年团员和工人代表痛斥帝国主义勾结军阀吴佩孚镇压屠杀工人的罪行,宣传京汉铁路工人团结战斗的革命精神。会后开展了聲势浩大的全市工人大游行,展示了成都工人阶级的力量。王右木对全川已有的“长机帮”、“生绉帮”、“牛股帮”和?“刺绣帮?”等几个工团进行了考察?,并于1923年5月1日召开了成都市劳工联合会成立大会,宣布成都市劳工联合会正式成立。成都劳工联合会是在成都团组织直接领导下成立的四川第一个工会性质的组织,标志着成都工人运动进人了新的阶段。?自此,四川工人运动逐步从幼稚的?、自发的经济斗争转向成熟的、有组织的政治斗争,四川工人阶级开始以崭新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为成都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三、王右木创立四川早期共产主义党团组织的特点:
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研究的先驱者,王右木的一生都在为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主义党团组织的建设不懈努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综观王右木建党思想和实践,有三个显著特点:
1.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团组织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王右木认为:“要把当前的文化运动更深刻、更向前推进一步,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先进队伍。”王右木不仅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还利用教学的机会,物色和联络青年积极分子,教育学生关心政治,注意时局,多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同时,王右木通过组织成立马克思读书会、创办《人声》报和开办工人夜校,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唤起了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的觉醒,为四川党团组织的建立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注重从组织上建设党团组织
王右木组建了四川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都组织,在团员中选拔了一批优秀分子,秘密组成成都独立小组,直属中央领导,由王右木任书记。此后,四川各地的地方党组织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重庆支部、綦江支部、宜宾特支先后诞生。四川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在党的领导下踏上了新的征程。
3.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建设党团组织
无论是传播马克思主义,还是组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都组织,创建四川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包括组织建立成都第一个工人组织——长机工会,王右木同志始终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他深入工人中,以自己坦诚的态度、细致的工作赢得了工人的信任,通过办夜校、建工会,有目的、有组织地向工人灌输马克思主义,指导成都工人运动向纵深发展,使工人阶级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党的事业的坚强依靠力量。
[参考文献]
[1]2013年6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讲话
[2]成都市档案馆.《人声》报创刊号[J].四川档案,2019年第2期.
[3]中共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四川马克思主义运动先驱者———王右木〔R〕.绵阳政务网,2010?-04-?21.
[4]付春.?王右木:?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研究的先驱者[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年第?6?期.
[5]刘宗灵,赵春茂.论王右木与四川地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团组织的创建[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3?月第3?期.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王右木研究中心课题“王右木对四川党组织建立的贡献及其时代价值研究”(SCWYM2018YB07)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