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渗透、融合,积极推动“大思政”格局的构建。在大思政背景下,高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应不断探索“一个融通、四个统一”育人模式,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全过程、全方位。
关键词:大思政;工匠精神;高职;培育
2016年12月份,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及为谁培养的根本性问题”。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高校教育工作应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渗透,构建全方位覆盖的“大思政”格局,以此指导教育体系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和为谁培养”的根本性问题。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阵地,是贯彻落实“工匠精神”的教育阵地,高职院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实现高职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为了实现该目标,高职院校应探索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工匠精神培养路径和培育新模式,着力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工匠人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新时代工匠精神作为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探索“一个融通、四个统一”育人模式。“一个融通”,指把德育工作融入大思政教育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全过程。“四个统一”指班主任、专业辅导员与专任教师的统一,理论课堂、实践学习与大思政教育统一,教学内容与大赛标准、职业标准的统一,学生学业评价与企业用人评价的统一,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工匠精神培养新途径。
1 将德育融入大思政教育全过程,落实“一个融通”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并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体系的根本性任务。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我国教育工作新局面。”将德育融入大思政教育全过程,应明确高职院校办学方向,坚持职业教育为国家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特色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国家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将德育与学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体系和管理机制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在大思政格局中引导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为德性与素养,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此解答学生思想困惑、价值困惑与情感困惑,激发学生为国家、民族、社会学习的热情与动力,系统性解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和为谁培养”的根本性问题,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下,夯实德育教育基础,明确立德树人根本培养方向,推动思政教育的全面覆盖,提高高职德育育人成效
2 班主任、专业辅导员与专任教师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应从全面的视角分析和看待问题,并把握事物的重点,抓住事物主要矛盾,只有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全过程,才能实现工匠精神的全方位、全过程渗透。在高职教育中,班主任、专业辅导员和专任教师各自肩负着不同的教育教学任务,其职责和岗位不同,应从工匠精神内涵出发,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管理和教学组织全过程、全方位。首先,班主任和专业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者,应从学生生活管理方面入手,应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业、生活就业形势等方面入手,系统性阐述创新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就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敬业与职业规划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促进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和践行。其次,在专任教师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善于把握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在“大思政”格局下,提炼思想政治教育中爱国敬业、职业操守、创新智造内涵,并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中,摒弃敷衍塞责的职业风气,以专心致志的工作精神融入社会、融入企业、融入岗位,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通过班主任、专业辅导员与专任教师的统一,营造全过程、全方位的工匠精神育人环境。
3 理论课堂、实践学习与大思政教育统一
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大思政教育全过程、全方位,应着眼于理论课堂、实践学习全过程,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理论教学、实践学习全过程。在思政理论教育中,教师应全面考虑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可能性、融合途径,并从教学模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思考,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深入解读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时代要求和时代必然性,形成系统性理论体系,以此指导学生实习实践。学生到实训基地实习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最佳途径,也是检验学生职业素養的关键环节之一。为实现理论课堂、实践实习与大思政教育的统一,高职院校应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基地,如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为学生工作技能强化提供良好的锻炼场地,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协调发展。在学生实习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以制度、规定约束学生的行为,以工匠精神内核为指导,结合企业岗位要求,规范学生实习期间行为,倡导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岗位工作要求、标准,切实做到“正确操作、细致观察、细致研究、科学总结”,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工匠精神,使实践实习成为理论教学与大思政教育成果的“试金石”。
4 教学内容与大赛标准、职业标准的统一
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市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社会岗位对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岗位需求。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以大思政教育为契机,以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标准为要求,加强高职教学内容编研、教学资源开发,加强校企合作,将企业岗位需求、先进技术应用和工艺标准融入专业教学中,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同时,在教学内容中,高职应将技能大赛、职业标准中技术能力标准、要求融入理论教学内容,以严谨、奉献、求实和创新精神指导学生,以“钉钉子”的精神要求学生,促进学生职业精神与大赛标准、职业标准的协调、统一,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 学生学业评价与企业用人评价的统一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评价,将学生评价作为衡量学生创新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的重要标准。在以往学生学业评价中,高职院校仅将学生学业评价作为评价的依据,忽视了实习单位、就业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应以工匠精神培养为契机,加强对学生实习、就业期间的企业反馈评价,深入研究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将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针对学生实习期间能力突出、专业能力过硬的学生作为重点推介对象,切实发挥模范示范作用,在高职院校形成良好的导向、引领作用,实现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6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以大思政教育格局和工匠精神培养为契机,以企业岗位要求、技能大赛为标准,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实习实践中,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任教师的德育教育职能,构建全方位、全過程、立体化的工匠精神培育环境,促进高职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生适应时代、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青生,郑雄林,曾娜.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机融合——以江西省高职院校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9(09):55-62.
[2]孙志方,李杨,王俊峰.工匠精神视域下增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4):62-65.
[3]陈立平.工匠精神培育视域下的高职思政课改革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20):67-69.
[4]张坤晶.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高职思政教育创新——以工匠精神培养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10):78-80.
[5]张坤晶.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职教通讯,2016(16):32-35.
1.山东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SD-2019-030);
2.基金项目: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9A07)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山东?济南??261206)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