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全面从严治校之校风治理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5878
王涛 李永祥

  摘要:

  高校校风是学校的风骨,是学校办学的软实力,优良校风决定了一个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高校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在师生层面,仍存在一定的教学不严谨、学术不端、管理松懈、学生学风差不诚信等问题。这些不正之风是校园的负能量,对促进文明和谐的校园风尚和推进校园廉政建设产生消极影响,使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打了折扣。高校教师与大学生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的师德和教学水平关系到学生能否学有所长,同样,学生中存在的不正之风也会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任务,对高校校风治理提出对策分析。

  关键词:高校;学风;治理;分析

  一、高校不良校风情况及表现

  (一)教师教风不严

  一线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是本科教学质量把控的主要力量,教学层面主要有上课随意性强、科研投机、不注重与學生沟通等几个方面。

  1.上课随性,无章可行。

  教学是育人的基本实践活动。在高校,虽建立了教学督导和听课制度,但难以覆盖到每一堂课,有的课程,一学期难得有督导组听课。有的老师上课,虽然形式上有教学相关要件,但不按教学实施计划和教学内容授课时常有之,有的老师随意更改教学内容,课堂上“跑题”,讲的内容跟课程内容一点关系都没有。有的老师前紧后松,期未随意调整为自行复习;有的前松后紧,期未了还剩下大量内容未讲,在最后几节课上直接画出考试范围。为了能得到期中教学质量学生的测评高分,有的老师要么跟学生套近乎请学生打高分,要么含沙射影以挂科压制学生。有大一的同学反映,大学与中学课堂教学组织和教师风格有很多不同,总体感觉大学老师上课没中学老师严谨有责任心,大学“水课”多。

  2.上课不注重调动学生状态,缺少教学互动。

  课堂上,常常有学生玩手机、睡觉、赶作业或做其它与上课无关的事,一是由于课堂的无趣,二是也由于我们老师上课只顾自已讲解,不注重学生听课的状态,不注重教学互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不足,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不足。有的老师放任课堂纪律,课堂的把控能力弱。有的老师,课堂上只关注少部分课堂活跃同学,教学互动和提问只针对一小部分群体。有的老师上课很少点名和提问,以理论传输为主导,缺乏与学生的眼神和思想交流,课堂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不强,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启发少了,课后的作业布置和督促更少。

  3.科研成果价值不高。有的教师平时不用心钻研业务,而在需要聘期考核和晋升职称职务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神速的密集的发表各种论文。有的教师研究的课题不从本校专业学科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出发,不以解决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内容庞杂,缺乏调研,跟专业建设、教学水平提升和学生发展方向结合不紧密,研究内容脱离实际,纸上谈兵。还有的老师追求“捷径”,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拼凑论文充数。也有善于做表面文章的高校教师,他们积极申报所谓精品课程建设,而自己正常的课堂教学却是一塌糊涂。当然也有一部分教师做科研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创收,课题申报成功,经费到帐后大量的基础调查、主导工作则交由所带的研究生完成。

  (二)管理人员管理作风不实

  一些高校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内部存在管理界限模糊、职责不明、作风不良,效能不高等问题:

  1.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部分同志爱岗敬业的精神弱化,工作激情衰退,服务意识弱化,工作无所用心、不思进取,主动性不够,互相推诿扯皮。

  2.部门配合不默契,服务水平不高。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配合不默契,存在整体协调不力、支持不力、合作不力,特别是遇到棘手难办的问题和急需办理的事情时,有个别工作人员规避自身责任意识强,不敢担当,存在工作拖拉现象。 部分职工群众意识淡薄,缺少为基层、为师生员工主动服务的热情。

  3学习风气不浓,创新意识不强。有些同志不注重学习,不钻研业务,对政策法规一知半解,对本职工作不求甚解,存在“知识危机”和“本领恐慌”,难以独挡一面开展工作。工作方式传统呆板,不思创新。

  (三)学生学风不正

  高等教育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一个学生如果学风不端,投机取巧,学习被动,势必荒废学业。当前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不良风气主要有以下几类:

  1.学生考试作弊情况突出,上课投机性强。

  一般来说,大学低年级的同学考试作弊的情况还少一点,中高年级的同学逐渐增多。尽管学校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和违纪处分制度,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考核,但学生作弊的手段多样且隐蔽,考试舞弊情况还是屡禁不止。在有些班级里,很多学生上课从最后一排坐起,讲台离最近的学生间隔3-5排,可想而之,这新的课堂氛围会有多差。学生喜坐后排一方面也反映出有些学生想此办法躲避老师的“监视”,存在作业抄袭和作弊的心理。

  2.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工作流动性大。

  有些毕业生在简历中伪造简历和获奖证书、资格证书,夸大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绩,编造莫须有或无法证实的社会实践经历,有的毕业生在实习和就业过程中,朝秦暮楚,多次跟实习单位悔约,工作跳动频繁,缺乏扎根基层、踏实专一的工作态度。

  3.独立生活能力弱化,生活铺张浪费。

  有些同学生活不注重节约,奢侈浪费,超前消费。甚至有一部分家庭经济本不富余的学生,不考虑自身家庭经济情况,为“面子” 而攀比超前消费,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了满足虚荣心,别人有的,自已也要有,时常欺骗家长以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要交费为由向家长要钱,有的生活计划性差,寅吃卯粮,借钱不还,还有的同学缺乏辨别能力,为满足个人高消费,参与不良网贷或轻信别人宣传的所谓“快速挣钱”非法兼职而陷入非法传销、网络刷单、网络赌博圈套不能自拔。

  二、高校校风缺失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分析

  高校师生中的不正之风,尽管形式多样,但从原因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投机心理,追求个人利益。

  在高校,教学评价和科研成果,这两个方面既是衡量教师业务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与教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关系密切。个别老师因此产生功利主义,不舍得投入心力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怀揣追求个人利益为主的不良动机和价值取向,长此以往,其在师德师风和职业操行方面形成难以改正的不良习气。学生层面的不正之风,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自我利益。有些学生,为了顺利拿到相关课程的学分,不注重平常的学习和巩固,考前临时突击,要么跟老师套近乎要考试范围,在么想着作弊的各种方法。更有甚者,每学期考完试后,有个别学生会打电话给任课要求给高分,背后的原因是为专业分流学生绩点高点、评优评先多一些竞争优势。有此学生一次考试舞弊得手,就会产生投机心理,这对其个人今后职场和生活中诚信做人产生深远负面影响。

  2.制度不严格,缺乏有效监督。

  有些高校管理粗放,监督不力,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管理作风松懈,创新意识不强,服务意识弱化,行政和工作效能不高。如:一些行政管理部門的老师,由于相互间熟识,难免会产生相互关照的“圈子文化”。课题验收标准把关不严格,评奖评优走过场,助长了不良风气。

  3.家庭和学校忽视廉洁教育

  有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生前,父母教育引导孩子的观念和为人处事有失公平正义,不能为子女作榜样,无形之中弱化了对子女廉洁意识的培养,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传递了负能量。学生考入大学后,一些高校又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单纯以学生的就业率、考研率作为价值取向或单纯以教师科研、教学评价作为教师履职考核和评价的重要指标,忽视了对师生的学风态度、诚实守信、师德师风、职业操行的监督和管理。有些高校只注重廉洁宣传教育,不注重对师生存在的不廉洁行为的处理,没有形成正确导向,损害高校教育公正、公平原则,影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带坏高校学风、教风。

  三、校风建设的治理对策

  1.加强师德师风、学风建设,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要结合各教师岗位的实际,引导高校教师端正职业态度,树立诚信观念和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教师严谨自律的教学和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诚信教育,让学生养成诚信守礼、实事求是的精神。各项涉及师生利益的工作,要做到申请者自律、推荐者保证、责任者审核、签字者负责的全过程控制。对于不正之风问题要给予行政处分、违纪处分,以形成良好的导向。学生层面要建立学生自律委、监察队等群团组织,发挥好党员、学生干部的辈朋教育和表率作用,树立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纪律意识。我让师生了解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自觉监督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加强行政管理,发挥好服务、顾问、协调和管理职能。

  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制定工作标准,明确管理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作风整改方案,确立“管理也是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的思想。要增强为师生服务的意识,管理人员要主动适应知识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为基层和教职员工服务的本领。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和活力,从而积极适应新形势,开拓工作新局面。

  3.注重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营造清新文明的校园风尚。

  高校校园廉政建设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廉洁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增强师生明辨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让廉洁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要提高师生“崇廉尚洁”的思想道德观,使校风、教风、学风协同发展,维护“立德树人”的纯洁高地。高校相关部门和学校纪检部门要共同建立建全相关管理和监督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树立科学正确的教学科研观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考风,真正使高校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雯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思考[J]. 科教文汇,2018,(8):18-19

  [2]赵赟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230-231

  [3]吴宏达 李良城 季晴 加强当代大学生学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J]2012(4)9-10

  [4]车广杰: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教师报.2017(9)11-12

  [5]赵光好,吕红征.加强高校机关工作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146-147.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