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冰雪文化嵌入东北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6104
高嘉

  摘要:

  我国东北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东北地区文化资源丰富,但整体地方文化品味不高,地方文化特色没有得到广泛弘扬,造成大量文化资源闲置与浪费。教育是文化的水之源,木之本,东北地方高校在增强东北文化软实力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提出把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文化融入到东北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并探讨其必要性,提出解决策略,旨在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冰雪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软实力(Soft Power)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专家约瑟夫·奈于1990年在《软实力》一文中提出的。2004年,约瑟夫·奈在《软实力的挑战》一文中对其正式下定义为:“软实力是一种能力,他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这种吸引力来自一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1]可见,西方研究者是从权利视野来解读“软实力”的。中国的研究者在引入“软实力”这个概念时,对其进行了“中国化”改造,更加强调自身的“实力”,并“与他者共生”的和谐视野。[2]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国文化,不仅自己要从文化中汲取力量,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3]教育兴,文化兴;教育强,文化强。高等教育在所有教育中为重中之重,它是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尺。[4]因此,东北高校在弘扬东北文化,增强东北文化软实力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中国东北历史文化悠久,冰雪资源丰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冰雪文化,使大学生用国际语言讲好东北故事,弘扬东北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东北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融入冰雪文化的必要性

  1. 培育文化自信,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语言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但是不能把它局限在一个工具的体系里面,而是把它看作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5]语言是打开文化之门一把的钥匙,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更应该是文化的培育;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英语所承载的西方文化,更应该具备输出中国文化的英语能力。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在弘扬中国文化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能力水平测试和大学英语教材都添加了一些中国文化的段落翻译或篇章等。但是纵观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明显不足,不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和提高。并且在这些稀少的关于中国文化的碎片篇章中,关于东北文化的内容几乎为零, 因此在东北地方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入具有当地特色的冰雪文化是相当必要的,不仅培树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还使其能够用国际语言传播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本土文化,提升中国软实力打下坚实基础。

  2. 为东北振兴和经济发展提供具备国际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东北为老工业基地,具有特殊地域性,虽然地方高校面向全国招生,但是其生源还以东北本地为主。大部分学生对东北有着深深的家乡之情,加之毕业后去外地择业面临的诸多障碍和成本,这使他们在东北就业顺理成章。人才在东北振兴和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地方高校承担起为地方建设和发展输送人才的责任,地方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聚焦当地问题,本土特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冰雪文化,使大学生具备家乡情怀,聚焦本土问题,培养出具备国际交流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要和就业需要。

  3. 提高大学英语学习兴趣。中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学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教育”的教育思想。大学英语教学不是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空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入地方特色文化,以学生现有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不仅能拉近学生与大学英语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更能在已有的经验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三、冰雪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1.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已明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并将其纳入到教学和考试体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指出学生通过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了解世界优秀的文化与文明,同时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有效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国内外交流,提升中国软实力。指南的教学目标中提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求。”大纲和指南中对中国文化和地方性特色教学已有考虑,但并未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内容。东北地方高校根据大纲制定的本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明确将中国文化乃至具备地方特色的冰雪文化纳入其中。

  2. 特色课程设置。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必修课当中,教师可以把带有地方特色的冰雪文化知识和教程中的章节联系起来,通过创立与书中章节密切相关的语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讲好家乡故事。高校还可以开设与冰雪文化、地方民俗相关的选修课程,并开发配套教材,旨在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 线上辅助教学资源开发。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以网络应用和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成为教育改革的強大动力。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资源,是传统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和资源拓展。研发出融入带有地方特色的冰雪文化优质微课,让学生便捷地使用网络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形成“碎片化”学习模式,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增加学生学习效率。随着微信的广泛应用,微信公众号已成为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模式和信息传播平台,市场上已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英语学习公众号,如薄荷英语、新概念英语等。东北高校可以开发带有地方特色的本土英语微信公众号,用图片,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介绍东北的冰雪文化,使其以辅助教学的手段提高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打下基础。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不只是语言的教学,应是表意、交际和思维的三方互动。在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用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势在必行。东北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冰雪文化,在为东北振兴和经济发展提供具备国家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育学生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及提高大学大学英语学习兴趣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特色课程设置和线上辅助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融入冰雪文化,使东北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更具地方特色的同时,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肖永明,张天杰.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

  [2]杨竺松,胡明远,胡鞍钢. 中美文化软实力评估与预测(2003-2035)[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3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张国柞,李艳玲. 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近况[J]. 红旗讲坛2013(16):31.

  [5]马林诺夫斯基. 文化论[M]. 费孝通,译. 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7.

  基金:2019年吉林市社科联项目(合同号市联1996)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