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数据视域下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6321
秦洪庆

  摘要:

  大数据视域下,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高校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德育思想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必须在正确了解和把握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内涵的基础上,整合和梳理传统意义载体,探索和拓展新型有效载体,分挖掘新型载体资源,不断丰富其内涵,使新、旧载体相互配套,紧密衔接并且充分发挥各类载体的作用,通过一套符合大学生实际,并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

  大数据视域下,载体建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的研究和科学运用,体现在教育成效上。在新形势下,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加强课堂、师德、社团活动等传统载体建设的基础上,拓展新型有效载体如科技网络、心理咨询、社会实践等形式的利用,从而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由“虚”变“实”,从而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大数据的内涵与意义

  大数据(又称之为“巨量资料”),指的是所牵扯涉及的资料规模庞大,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管理和整理的作用,帮助企业决策者解决经营中面临的资讯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大数据具有容量大、速度快、使用价值高、多样性四个特点。但需要明确的是,所谓的大数据,并不仅仅指容量之大,更是在于交换和整合海量数据后,对新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并且创造价值,从而促进更大知识、更大发展面。因此,大数据是对庞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并在所得结果下获得更多的、更大的价值,从而指导生产、指导实践。即大数据既提供了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方法论与价值观。

  大数据的发展引发了全球各界技术、思想乃至社会的变革,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在各大行业中已逐渐凸显,并助推着它们的发展。可以说,大数据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并引领着全球的发展趋势。将大数据与有关结果分析应用于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思想动态进行快速的、准确的获悉。但结合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分析和处理大数据能力的有限,有关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工作水平还有待于提高。数据库、云计算等方面技术,与其他国家对比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同时,由于我国专业分析大数据的人才还是很少,想要做到直观和熟练地使用大数据,还需要培育更多专业的、素养高的大数据人才,使当前我国利用大数据培育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得以满足。

  二、传统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

  建设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的过程,其实就是加强、改进和落实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过程。在长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岛科技大学,善于总结和利用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逐步形成了以课堂、教师师德、校园文化等为有效载体的工作渠道,取得了良好效果。

  1.课堂教育

  所谓课堂教育,通俗点讲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且教授技能的过程。伴随着这个过程,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着。因此,作为载体的课堂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要手段。当前各高校中,教师们利用“两课”教育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观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为学生们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素养及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2.教师师德

  教师不仅为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还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道德的完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使命和责任。所谓近朱者赤,教师的言行举止以及对事物的态度均对学生影响颇深。因此,师德建设也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教育工作者应以教师师德为导向,以良好师德为标榜,以此来培养、熏陶和感染学生,努力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和先锋模范。德育工作者不仅局限于要教授学生以知识文化,更要以榜样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去使学生耳濡目染。2018年青岛科技大学拍摄了《师道》专题片,开展了以《师道》为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其主要内容就是诠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举足轻重的师德师风的魅力,营造见贤思齐、以人为镜、崇尚师德的良好校园氛围。

  3.社团活动

  使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自我教育,社团活动是一种卓有成效的途径。学生社团都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特长专长而自愿组成的组织,从而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并在组织活动、策划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使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得以锻炼,创新意识以及合作能力得以培养和提升。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社团活动,让社团活动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充分利用高校人力资源,比如齐全的图书资料、先进的设备设施,利用学术报告会名家论坛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组织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使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收获成长,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体现核心价值观教育润物无声的作用。社团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包括宿舍内部、班级内部、支部内部、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等,提供了多种平台,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青岛科技大学燎原剧社为广大爱好表演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活跃校园业余文化生活,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学生们自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融入剧本中,既提升了校园艺术活动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同时响应了弘扬我国的文化自信的号召。

  4.校园文化

  积极建康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和谐美丽校园构建的关键因素。第二课堂建设的建设中,校园文化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学校的第二课堂建设,近几年来,青岛科技大学坚持以思想道德文化为灵魂、学术实践文化为重点、文艺体育文化为关键,着眼于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与品味,倡导优良学风、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建設师生沟通渠道,校园文化的育人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青岛科技大学“明德、笃学、弘毅、拓新”的校训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都能够对学生的精神层次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们的性情得以陶冶,情操得以高尚,也是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为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校举办了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的学术报告与各类系列专题讲座,如名家论谈、新生基础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5.日常管理

  围绕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设立了众多的管理部门,各个职能部门发挥着各自的管理作用。学校通过形成一套卓有成效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管理,如学籍管理、班级建设、奖学金评定、贫困生资助、大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学生基础文明建设等,用一系列的学生日常管理制度为教育载体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不仅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了规范,也对学生基础文明建设产生监督和约束作用,对培养和引导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重大的意义。前期阶段,我校组织开展了创建“优良学风班”活动,将抓教风、创学风作为主旨,以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为主要特点,低年级和高年级区别明显,根据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不同要求,教育学生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诚信学习考试,遵守校规校纪,得以在全校起模范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学风考纪,使得教、学、管相互配合,全面推进了学风建设。

  三、运用大数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载体的探索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及时更新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寻求突破,加强新型载体的研究和利用。

  1.整合大数据资源,建立核心价值观培育数据库

  要想整合大数据资源,就要集合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大学生网络活动信息,确保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搭建的数据信息库安全可靠,全面周到。首先,要将校园内部的数据资源充分的利用。比如校方电子网络信息、安全服务网络使用的摄像头、门禁和校园卡,学生交流使用的网络电子平台,这些途径所产生的数据信息有很大的价值,很好的体现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将上述数据资源巧妙的进行分析整合,从而深度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借此探究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动态和价值取向。同时,要将校外资源充分利用,共用共享,积极主动的掌握舆论发展方向,动态的把握青年学生发展趋势,实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的。

  2.创新大数据平台,占领主流意识形态网络阵地

  大数据时代下,新兴起来的媒体技术,因其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具有传统的载体不可比拟的优势,而逐步成为信息传播载体的主流。行之有效的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加大网页宣传力度,优化网页画质内容,创建符合学生兴趣的新兴网站等,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互相交流共同进步,从而加深对价值观的理解。网络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因此拓展利用网络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传统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魅力。在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特性,即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及时动态的了解大学生性格心理、思想观念及其他方面的变化,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色,有的放矢地对同学们进行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宣传教育。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发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网络的作用,创立科学健康、高雅的校园网络文化。

  3.变革大数据表达,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方法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灌输,传统的方法是利用网络平台,并通过网络课堂进行延伸,在达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教育目的的同时,增强亲近感,避免对照本宣科、晦涩难懂的理论出现抵触心理。而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创新各种网络形式宣传的方式也是很有必要的。众所周知,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QQ的迅速发展,给创新宣传方式提供了可能。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应该强调重视网络的服务功能以及运行机制,并制定出有效的、个性化的宣传方案。同时,应该动态的分析数据结果,有高度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环境,并将其渗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

  当前,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巩固传统载体作用,还要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发展大数据新型载体,让传统载体和新型载体起到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作用,充分发挥“1+1>2”的效应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子荣.近年来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综述[J].北京青年研究,2019,28(04):75-81.

  [2]吴雪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3):47-50.

  [3]赵冬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甘肃教育,2019(18):52.

  [4]曲建武.切实抓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23-28.

  [5]谢丹,杨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微”策略与路径探析[J].文化学刊,2019(08):37-40.

  [6]范璽文.积极推进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J].学习月刊,2019(08):45-47.

  基金项目:2018年度山东省青少年研究规划课题“大数据视域下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SDYSB180341)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4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