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政管理工作始终是高等院校各项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进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针对高校党政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激励和鼓励,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因此,本文首先针对人员激励机制的相关概念进行简要阐述,接着从当前高校党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建立过程中普遍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提出了为其提供长久个人发展目标、提供完善培训机制、具有合理晋升空间和制度以及完善的薪酬保障等诸多策略,以期为高校开展党政管理人员激励工作提供参考,同时为切实提高高校党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党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
引言:
針对高校的管理工作而言,一支相对优秀的党政管理队伍确实可以成为高等院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与保障。这是因为党政管理水平的高低,实际上也确实影响着整个高校的思想政治发展水准。但就目前来看,许多高等院校针对党政管理人员的培养依然不够到位,所以缺乏优秀党政管理团队作为支撑的高校确实会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问题。本文就将针对目前高校党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建立不足等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旨在能够切实提高高校党政管理人员的思想觉悟和整体水准,为高校开展各项工作以及形成完善的党政团队作出努力。
一、 人员激励机制的相关概念阐述
所谓人员激励机制,主要是为了提升高等院校党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希望能够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进而使得党政工作人员可以对工作投入更多的热情,进而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为高校党政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也希望通过其良好的党政观念,进而充分发挥出党政管理工作在高校党政建设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一般而言,比较常见的人员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了物质激励、情感激励以及竞争激励等诸多激励方式。通过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其往往可以起到不同的激励效果,依据目前高等院校党政管理人员的常见激励情况来看,物质奖励以及保障制度是比较常见的激励模式,同时也是比较有效的。
二、 当前高校党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建立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党政管理人员是高校党政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人员构成,并且党政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直接决定了高校党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对于高校整体发展方向的制定以及人才培养的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就目前高校党政管理人员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工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并且存在工作效率较低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党政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当中并没有感受到来自于院校本身的多方鼓励和激励。比如并没有针对党政管理人员设置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长久发展目标,甚至许多高校的党政管理部门本就是形同虚设,更不要说具有什么晋升空间。长此以往,从工资待遇以及其他保障方面来看,都是非常不利于党政管理人员内心诉求的,因此也就造成了高校党政管理工作开展受阻,并不利于高校党政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 有效的高校党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构建方式
(一)针对个人提供明确的长久个人发展目标
在高校党政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建立过程当中,首先需要明确个人长久发展目标的设定,是非常有利于一个人不断努力与奋斗的。目标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集体来说,其本身都是一种心理层面的指引和帮助,对于其个人发展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激励作用。高等院校针对党政管理人员的管理,也应该注重从其内心的角度出发,相关领导尽可能做到知人善用,并且为其提供更为切实的发展目标。这样就会使得相关的党政管理人员清晰看到自身未来工作的前景,同时对于其不断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心以及使命感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党政管理人员,其本身也会愿意将自身的长久发展以及个人利益同高校的发展相融合。但是必须要明确一点,就是在目标的设定上需要科学且合理,因为过高的目标或者不切实际的盲目都会导致激励作用无从体现,长此以往还会直接影响党政管理人员的内心状态。
(二)提供完善的培训以及长久深造机会
作为高等院校,其本身也理应为党政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深造以及培训机会。通过积极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可以不断提升党政管理人员的整体专业素养和能力。并且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进程当中,还可以提出针对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意见。长此以往,高校的培训以及深造机会也都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与模式,使得党政管理人员可以有一定的时空来对自己进行必要的提升,从根本上解决了党政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的情况。
(三)具有合理的晋升制度和晋升空间
晋升对于职场上的每一位工作者来说,都是对自身的一种重要激励,其不表现于物质层面,但更多的是对自身工作能力以及成果的认可,往往许多时候其起到的作用是传统物质激励手段所无法达到的。党政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也会需要一定的晋升空间,这样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通过晋升,其可以有效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因此未来高校在晋升制度建立方面,也应该从横向以及纵向两个方面进行设置。党政管理人员通过与自身从前的表现以及和同类工作人员进行比较,最终对自己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认识,切实提高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四)有着完善的薪酬制度与住房保障
对于工作者来说,薪酬奖励无疑是最为具有代表性,同时也是最为直接的一种奖励模式。这对于高校党政管理人员来说也无例外,必要的薪酬制度以及住房保障制度都会成为直接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的关键性因素。高等院校在进行激励机制建立的时候,首先需要从党政管理人员的薪酬保障以及住房保障角度出发,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实行“按劳分配”的政策。这样的制度将会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也可以保障党政管理人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及不同的角色中都有着最为科学合理的奖励模式,对于切实保障其自身的需求和利益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针对党政管理人员进行激励机制建立的时候,需要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入手,尤其需要依据党政管理人员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对完善且丰富的激励机制内容。比如完善的薪酬保障制度、住房保障条件、长久的个人发展目标以及不断深造的机会等等。只有注重了对其的内心需求以及物质考虑有所保障,才能切实提高相关党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切实促进其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烨.高校党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5):
[2]卢飞霞.高校党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研究[J].内江科技,2012,33(11):1
[3]何丽梅. 广东高校党政人员编制问题探讨[D].暨南大学,2007.
[4]王烨.高校党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分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5)
[5] 李娟,房绍坤.高校党政管理干部听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 高教论坛. 2012(01)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 南京21000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