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协同理论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贯彻的重要意义和实施办法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7471
杨雪 姚天虹

  摘 要:近几年,国内各地高校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方式进行了一些积极地探索和尝试,例如: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班委会协同工作机制的研究、高校学生党支部与科研团队的协同发展、以理论为指导的学生党支部研究、对高校学生党支部教育形式和组织管理方面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大多数侧重于党支部与其他高校组织形式的关系或是从理论教育形式和组织管理与结构构建方面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忽视了党支部本身的多元、多角度协同全面建设以及对学生党员的多角度的综合素质培养。本文以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作为试点研究,从目标协同、内容协同、形式协同、分工协同等方面提出更加完善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实施办法,达到创建优秀党支部、实现青年党员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协同;实施办法

  协同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它是指自然界、社会中千千万万看似完全不同且互无关联的系统实际上却有着相似性,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应用协同论方法,可以把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类比拓宽于其它学科,为探索未知领域提供有效的手段,还可以用于找出影响系统变化的控制因素,进而发挥系统内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无论是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为代表的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以经济学、社会学、管理科学等为代表的人文科学领域都有着不少出色的协同论的应用成果。

  经过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将协同论运用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设想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各个不同要素若能恰当而协调的优化便能使得整体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积极效应。本文以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作为试点研究,探索协同理论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并围绕协同理论提出一系列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具体实施办法。

  一、 协同理论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贯彻的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联系广大青年学生、实现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当前党员队伍壮大的重要来源,是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重要阵地,是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推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顺利进行的动力源泉和有力保障。如今,祖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在飞速发展,对于青年人才的需求量和综合素质要求节节攀升。根据调研,我们注意到当今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总体良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党支部建设工作相对局限在理论教育和组织管理方面的加强和完善,忽视了党支部本身的多元、多角度协同全面建设以及对学生党员的多角度的综合素质培养。因此对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协同理论的运用和实践研究对推进高校学生党员的综合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二、协同理论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贯彻的实施办法

  1.目标协同

  高校学生党支部对于党员同志的引导应兼顾政治素养、专业素养、道德素养等的综合能力,不能不强调党性教育,也不能局限于党性教育,将其他素质割裂开来,看作是其他单位和部门的建设目标。以协同观念看待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目标、推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及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方式有利于协同理论贯彻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①优化党员发展的选拔和考核标准,不仅仅按照投票结果(主要反映群众基础)和答辩表现(主要反映仪容仪表、精神风貌、当众演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两部分来进行评比和考核,而是将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学术水平、生活作风等综合素质纳入考核标准,形成一体化考核制度。②对支部成员尤其是支部干部的培训应从思想理论方面扩展到对于其执行工作任务的能力、策划组织活动的能力以及个人发展的特定能力(如运作网络平台、撰写简报的能力等)等,经验交流、素质拓展、技能大赛等都是很好的形式。

  2.内容协同

  支部活动不应局限于理论学习、知识宣传等传统形式,应结合城市特色、学校特色、专业特色、时代热点等进行创新。试点党支部在研究期间涌现出以下具有普遍学习和参考意义的创新型党日活动:①组织支部成员外出观看当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活动趣味性和活跃度远远高于以开会的形式进行红色教育。②开展“喜迎国庆·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巧妙利用了学生、家人、社会群众对于“拍照留念,记录美好瞬间”的主观诉求,且活动中鼓励各行各业人士在照片中体现各自的职业特点、个人经历与人生感悟,个人与国家的紧密相连的关系鲜明而暖心,富有情怀和温度,引起热烈的社会反响。③开展名为“传承长征魂,实现中国梦”系列活动,包含五个分活动——“观影片,写感想,感悟长征精神”“长征史,大比拼,学习长征知识”“组队赛,大闯关,模拟长征历程”“聚一堂,吃窝头,重品长征味道”“探党员,访先进,领略党员风貌”,用影片鉴赏、知识竞赛、户外拓展、饮食体验、采访访谈等形式促成同学们对于长征的深刻理解。

  3.形式协同

  支部日常工作与活动应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利用新型宣传途径、工作软件等提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效果。在此次研究中,试点党支部积极构建多层次通讯交流平台,将qq群、公邮、飞信等融入日常工作,实现资源信息第一时间最大化;微博、qq空间、抖音等受年轻人追捧的多媒体途径更是为活动的宣传添砖加瓦。另外,工学院15级本科生党支部因有“卓工班”的同学,因“校企联合”项目需要在外地企业实习且企业分布分散,支部还采用了“线上会议”“腾讯文档-多人在线文档编辑”等创新措施,大大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另外,结对帮扶、志愿服务、学科竞赛、社区建设、文藝工作等也不失为很好的创新方向。

  4.分工协同

  在日常党支部工作时,应有意识的提高支部成员的参与度,避免由极少数干部或同学承担绝大部分工作的情况。如:中国药科大学15级本科生党支部采取了党日活动策划方案集体讨论、轮流撰写;会议记录在一段时间内专人负责,一段时间后进行交接并更换负责的同学;党日活动的筹备与组织工作由支部干部和支部成员共同参与等措施,很好的提升支部成员的存在感、归属感、能动性和党员意识。

  三、总结

  协同理论在实际建设工作中的进一步应用还等待着各高校学生党支部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主体协同、资源协同、学科协同等都是值得挖掘和深化的思路),以实现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系统化、全面很、综合化,建设出凝聚力、战斗力、示范力俱佳的党支部。

  [参考文献]

  [1] 刘革等. 高校学生党员协同培养模式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30-32.

  [2]林家坚. 协同培养视角下流动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以韶关学院为例[J]. 韶关学院学报, 2016, 37(9):111-115.

  [3]黄开勇. 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探究[J]. 管理观察, 2014(7):145-14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协同整合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8SJA0041。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119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