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立德树人视域下开放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讨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5902
李燕

  摘 要: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其教学模式创新性地将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有机结合,不断优化协同育人教育教学目标。本文以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及授课内容为出发点,对开放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与思政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着重从课程思政的基本策略和计算机课程思政素材分析方面对思政育人的思路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当前开放大学计算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计算机专业课程

  一、引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践行“立德树人”使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探索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方法、技巧,教师要立足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担负起学生成长成才引路人的职责[1]。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进步的思想层面的支撑,新时代的教育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并取得实际成效[2]。学校应完善制度设计,加强服务保障机制和协同育人机制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课程思政教育观及“三全育人”新格局,将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相结合,以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教育教学工作的标准[3]。本人结合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及授课内容,针对开放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与思政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与分析,探索课程思政的基本策略及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思路。

  二、课程思政的策略分析

  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同时,教师们要不断挖掘专业课“思政元素”,积极发挥“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传递正确导向的作用。本人认为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可以有以下策略:

  (一)完善制度设计,加强服务保障机制和协同育人机制建设

  学校可通过专业与课程育人的制度设计,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机制和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提升每一位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营造开放共享的育人环境。力争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培育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课程思政”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探索一条积极有效、便于推广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二)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推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

  习总书记强调高等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放在貫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之上。这一要求也进一步说明和强调了对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立德树人”原则的贯彻和正确价值导向的工作,应当是整个高等教育、是所有的课程和所有的教师都应当承担的基本职责。学校全体教师都要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三)课程思政要与教学改革相结合

  教师应从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改革相结合,要及时更新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要与学科前沿接轨、与信息技术融合,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时代感。同时,学校可通过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比赛,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找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在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育人素材,讲出开放大学特色和学院情怀,激励广大教师主动将课程知识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提升精神境界,在潜移默化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教育学生,凝心聚力推进课程思政,同心同行筑梦人才培养。

  三、计算机专业课课程思政素材分析

  要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促进课程思政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适应。本人深入挖掘计算机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并在应用中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全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全面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师育人职责。本人在多年的开放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思政教育融入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思考和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学科发展过程中充满正能量的名人故事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生动素材

  选择计算机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知名人物及其事件作为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发奋钻研、持续创新的教学素材融入课程教学中。每一次计算机技术的重大变革,都离不开该领域的许多优秀人物的辛勤付出,大多数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他们充满正能量的故事是令人感动的德育素材。因此,在介绍计算机科学中的冯.诺依曼原理时,可以趁势引入世纪天才冯.诺依曼的生平故事及他在计算机、应用数学等方面的杰出贡献,来感染和激励学生。在计算机知识讲授中自然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二)计算机科学有关的科技应用现状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现实素材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全球化的信息和信息技术革命,人类跨进第三次浪潮文明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成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本质特点也使社会和经济发展形成全新的格局,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发展高技术又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在给学生讲授计算机理论时,要不失时机地介绍其在高科技中的应用,并介绍此项科技在国内外的真实发展状况。

  让学生为我国一些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而自豪,而对于某些我国处于劣势的科技,教师要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奋发图强、迎头赶上,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也感油然而生,同学们在这种春风化雨的科学技术介绍气氛中,在“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课程中引入优秀国产数据库教学的案例,用身边事、身边理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三)计算机课程实验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科学素养的实践素材

  计算机教师根据实验教学目标,制定每一个实验的具体要求,对学生进行实验能力训练。通过丰富的计算机实验,使学生掌握理论思维、科学观察和操作三个方面的实验能力,这三个方面因素密切相关、有机统一综合成为实验能力。同时,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意识、实践操作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开放大学计算机教师要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四)开放大学计算机教师的一言一行是培养学生思政素养的示范素材

  “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践行教书育人,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课程思政”首先考验的是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讲课有个根就是学问,除日常教学之外,还要把学问做好、把科研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把课上的更好。同时,教师还承担着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传授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使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种在学生心里,履行傳播知识技能、思想、真理的神圣职责。因此,一名优秀的开放大学计算机老师首先要努力提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多元化发展,用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自身魅力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

  四、小结

  在开放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首先要深刻认识课程思政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并积极构建“课程思政”教育观及“三全育人”新格局,并将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相结合,深入挖掘开放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包含的思政素材,并应用于学生的德育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传递正确导向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在每一堂课,真正起到“协同效应”,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参考文献]

  [1] 张海艳. 高职《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思政实践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09):168-169.

  [2] 王石, 田洪芳. 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 666(14):16-19.

  [3] 董卿霞. 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 青年与社会, 2018(36).

  (作者单位:新疆兵团广播电视大学基础教研室,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