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语语音是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它与英语应用能力中的听、说、读、写密切相关。学好语音是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关键。本文旨在探究“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语音能力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英语语音能力;有效性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标志。对大学英语教学而言,“互联网+”既是绕不开避不过的挑战,更蕴含着难得的发展契机和广阔的平台前景。紧密结合好并充分运用,不仅是《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年7月发布)中明确要通过互联网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紧跟时代步伐的实际举措和有力抓手。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大势所趋,更加重视实用能力培养也逐渐成为对大学英语教学新的国家要求。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能够较顺利地进行英语口语交际,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素养之必须。众所周知,在语音、词汇和语法这语言三要素中,语音是交流思想的物质基础,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获得语言技能的前提,词汇和语法都是通过语音这个外壳表现出来的。笔者从近几年的语音教学实践中深切感受到,语音好的学生,听、说、读和写的能力都很强,反之,听、说、读和写往往障碍重重。语音能力的有效性培养直接影响大学英语学习的深入并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就业。
一、大学英语语音能力有效性培养的现实障碍
一是语音习惯的干扰。稍加比较不难发现,英汉语音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重音差异。中文只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而没有重音,英文除了单词重音还有句子重音。节奏感有别。英文的节奏由重音决定,中文的节奏是由音节来体现的。另外,在音素的辨别上中英文也不同。由于大学生对母语已经掌握很熟,汉语习惯根深蒂固,且都已成年,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阶段显然不在。母语与所学外语的差别越大,学习的困难也就越大。这是英语语音能力培养的先天缺陷。
二是实践平台的虚化。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的许多高校还未能建有完善的、高规格的、有针对性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平台,学生缺乏大量、有效的英语实践能力实战演练。同时,高校对大学英语语音能力培养的内外合作重视不够,缺少有针对性的大学生英语语音实训基地,学生英语语音学习与实践的时间、空间被限制在课堂上、教室内与教材体系中。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授课时间有限,大学英语语音实践素质的系统培养,直接被很多英语教师忽略,加之学生自身也敷衍了事,从而导致学生英语语音能力培养失去了有效性。
三是教材与教师的滞后。一方面,由于现行的英语教学大纲并没有对学生语音方面水平等级的明确规定,同时也没有对语音掌握情况像词汇以及语法那样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许多院校英语专业根本就没有把语音课专门作为一个课程来学,对于学生的語音问题老师多数是在基础课或口语课上对学生的语音问题进行纠正。另一方面,“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中仍有部分英语教师不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日常英语语音能力培养进行辅助,也不会制作微视频,不能主动整合网络资源为大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提供辅助,更有甚者,认为探究新型教学模式费时费力,完全没有必要,导致“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语音课程设计及开发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四是应试体制的负力。毋庸讳言,我国的教育体制特别是考试体制,对学生语音能力培养起负牵引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原因在于,素质教育的转变还停留在说的层面,笔试和口语测试比例失调,甚者在对英语语言程度进行考核的时候,关于语音方面的考核根本就不存在,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根本不注重单词发音,只注重单词意思。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的往往是词汇、语法,很少有真正意义上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五是学生动能的欠缺。良好的学习动机、较好的领悟能力和大量的开口练习,是实践性很强的语音课程取得实效的最基本要求。但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必要追求语音完美,能让别人听懂就可以了”的粗糙觉悟和对语音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仅英语专业的学生大有存在,而且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为普遍。尤其是那些自我评价较低的学生,担心人前出错、害怕张口出丑,内心的压力感、紧张感、焦虑感就势必成为学习语音的障碍。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会觉得学习语音比较困难,而且也会失去语音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大学英语语音能力有效性培养的几点建议
“互联网+”作为各种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主要平台,也是学生英语语音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互联网+”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英语语音、词汇内容,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但同时也应清醒看到,语音知识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干扰无处不在。如何建立适应“互联网+”和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语音教学模式,培养他们的语音习惯,达到真正意义上交际效果,从而提高英语语音能力水平,是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当。
一是在形式上广泛借助新时代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跟随“互联网+”产生的翻转课堂、微课和慕课等教学模式,学习模式个性化,课堂教学程序翻转,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教师应结合语音教学特点及重难点知识,选取适当教学形式进行英语语音知识教学,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英语与汉语的差异,利用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似点及差异加深对英语语音特点的理解,系统地把握发音要领,加强对它们的记忆。通过英汉的对比,也势必会帮助教师预测学生学习英语时会碰到的困难和可能犯的错误,以包含图片、文字、漫画等诸多内容的音视频的形式为大学生提供英语学习指导,从而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重点更加突出。学生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随时观看、学习和巩固,从而充分把握英语发音技巧,帮助学生进行自学。教师可以在线练习的方式,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以促进学生练习语音,并及时发现和纠正语音错误。同时,用好人机交互这一个练习英语口语的良好环境,使学生体验英语交流的快乐和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二是在方式上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激发学习的内生动力。人们常说,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广泛地学习英语语音知识,如多观看英文新闻、多听BBC新闻,提升学生的英语词汇储备,并强化其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为学生推荐英语语音网络学习方法,并主动利用网络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互联网广泛学习英语语音的便利性,从而使有意愿提升英语语音能力的学生利用互联网开展广泛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如英文电影配音比赛、演讲比赛等,用活微信、微博等平台,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学习动力不强的问题,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英文诗歌、谜语、饶口令、小故事等趣味教学手段,来提升语音学习的趣味性。一旦形成自觉,学生一方面便可通过在互联网上主动寻找优秀教师发布的英语课程,拓展英语语音知识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平时英语学习中遇到各种英语语音困难,如遇到不会拼写的词汇、记忆模糊的读法等,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模糊搜索来尋找需求的英语知识解答。
三是在程式上努力形成教育者自身专业素质的补短机制。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感染都是至关重要的。“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要提升对学生英语语音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一方面,英语教师自己的语音语调必须先过关,否则,只能给学生一些负面影响。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语音业务知识水平,思想不落老套,行动不入俗套,才能真正在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在言传与身教的统一中,带动学生看齐紧跟。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网络教学实践经验,具备较高的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开发等信息化教育素质。不仅要在大学英语教师师资引进上重点考核诸如直播课堂、信息链接和在线测验等网络教育素质,还有在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方面,重点培训“互联网+教育”的大学英语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机制,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综合教育素质的提升,力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给学生的英语学习注入新的元素、带来新的动力,提高其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为传统的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重新定义着“交际的含义”。如何有效地实现英语语音教学多模态化,获得更多有效性,是当下教学研讨的重要课题。因此,将“互联网+”理念引入到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之中,意味着在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中应该借助移动互联网、网络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构建一种“互联网+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此来推动大学英语语音教学展现新风貌、呈现新气象。
[参考文献]
[1]王桂珍.英语语音语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秦虹,张武升.“互联网+教育”的本质特点与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2016,(6):8-10.
[3]马慧勤.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语音因素及对策[J].昌吉学院学报,2004,(2):16-17.
[4]王欣欣.”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12.
[5]罗立胜,张莱湘.英语语音教学的回顾及对目前英语语音教学的几点建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外语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