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弹性、同伴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IPPA)中的同伴依恋分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68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心理弹性、同伴依恋和自我效能感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三者与抑郁均呈显著负相关。(2)大学生心理弹性不仅能直接负向预测抑郁,而且還能通过同伴依恋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结论:同伴依恋和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弹性与抑郁的关联中存在中介效应,良好的同伴依恋和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防。
关键词:心理弹性;同伴依恋;自我效能感;抑郁
前言
抑郁(depression)是指个体产生的持续性的低落、悲伤、无望等负性情绪体验。正处于青少年晚期的大学生,心理状态的急剧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多种成长危机使得其抑郁症状明显增多[1]。国内外研究表明抑郁在青少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检出率在20%-44%之间,且呈急剧增长趋势[2-3]。研究表明心理弹性是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心理弹性(Resilience)是指个体在经历逆境、创伤或压力时成功应对和积极适应的动态过程[4],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弹性广泛用于儿童、大学生的心理研究及灾难后的心理恢复, 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能降低个体抑郁的风险[5]
依恋研究已经从儿童依恋拓展到成人依恋,研究表明不安全的依恋类型与挫败感、抑郁及自杀意念显著相关[6-7],其中,同伴关系在青少年抑郁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为研究者所重视,同伴依恋是青少年同伴交往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沟通交流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结,它以满足双方亲密感需要、给予双方温暖和支持为特征[8]。较多研究考察了亲子依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但对于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阶段,个体变得更加自主,在遭遇压力和情绪困扰时,同龄人可能成为社会支持的来源,并且可以作为情感支持的安全基地[9]。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10],研究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11-12],另一些研究表明了自我效能感与家庭因素、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密切相关[13-15]。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心理弹性、依恋及自我效能感作为防止青少年抑郁、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护性因素得到了相关研究的证实,但三者对抑郁作用的心理机制尚不明确。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弹性、同伴依恋、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的关系,并试图探索同伴依恋和自我效能在心理弹性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
1研究方法
1.1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湖南某高校680名学生,回收整理得有效问卷624份(91.76%)。所有被试年龄在17-25岁(18.99 ±0.92)之间,其中男生242人(38.8%),女生382人(61.2%)。
1.2测量工具
1.2.1心理弹性量表
采用由挪威学者Friborg、Hjemdal.Rosenving等人编制的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共有33道题项,采用1-7级评分,包括个人效能、计划风格、社交能力、家庭凝聚力和社会资源五个维度。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82。
1.2.2 同伴依恋量表
采用由Armsden和Greenberg编制,Rajia和Stanton修订的《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中的“同伴依恋分量表”简版进行施测,来评估大学生感知到的同伴关系的质量。同伴依恋分量表共12个题目,从“沟通”、“信任”、“疏离”三个维度来描述依恋的水平。采用5点计分,从“从不”到“总是”依次记为1-5分。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4。
1.2.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采用由Schwarzer等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该量表为单维度,共计10个题项,按1—4级评分,其中“1=完全不正确”到“4=完全正确”,总分数值越大表明个体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84。
1.2.4抑郁量表
采用Radloff编制的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所有被试的抑郁症状进行评估,该量表共包含20个项目,所有项目均采用四级评分,分值越高,表明被试体验到的抑郁症状的频率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87。
1.3数据分析与处理
运用SPSS21.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差异性检验。采用Bootstrapping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设置样本为1000)。
2结果
2.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数据均来自问卷收集,可能会产生共同方法偏差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在正式分析数据之前首先进行Harman单因素检验,将各问卷所有项目做因子分析,析出的第一个公因子解释率23.4%,小于40%,表明本研究数据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2大学生心理弹性、同伴依恋、自我效能感以及抑郁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见表1),大学生心理弹性、同伴依恋和自我效能感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三者与抑郁均呈显著负相关。
2.3 同伴依恋、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心理弹性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理论纵横 ? ? ? ? ? ? ? ? ?大学生心理弹性对抑郁的影响:同伴依恋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运用SPSS21.0中process插件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将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专业类别、城乡差异作为控制变量,采用1000个bootstrap样本,规定95%的置信区间,分析同伴依恋、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心理弹性对抑郁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结果显示(见表2、表3和图1),心理弹性显著负向预测抑郁(β=-.14,p<.001)、正向预测同伴依恋(β=-14,p<.001)和自我效能(β=.08,p<.05);同伴依恋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效能(β=.30,p<.001),显著负向预测抑郁(β=-.30,p<.001);自我效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β=-.50,p<.001)。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对抑郁的直接效应显著,同伴依恋和自我效能在心理弹性对抑郁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1,占总效应(-.049)的63.26%,其中,同伴依恋在大学生心理弹性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014),自我效能在心理弹性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也显著(-.018)。各中介效应的Bootstrap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表明两个中介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
3讨论
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心理弹性、同伴依恋、自我效能感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且三者与抑郁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同伴依恋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密切,且能够对抑郁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其抑郁情绪越少,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结论较为一致,心理弹性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因子[16],使个体具有抗压能力,在压力或挫折情境下降低抑郁的风险。
中介分析表明,大学生心理弹性不仅能够直接负向预测抑郁,还能通过同伴依恋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这进一步证实心理弹性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心理弹性的调节模型,高心理弹性的大学生能够利用自身坚韧、乐观的积极心理品质减少来自压力的负面影响,从而更少受到抑郁的困扰。同伴依恋在心理弹性和抑郁间起着中介作用,其可能原因是,具有良好心理弹性的个体,在大学阶段的同伴关系中会感受到更多的安全和信任,得到更多的支持,从而对其情绪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这一结果支持了依恋理论,即积极的依恋关系有利于个体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心理弹性还能够通过维护或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缓解其抑郁情绪,这可能是因为心理弹性高的个体对生活乐观,会主动地用幽默、乐观思考等引发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减少来自压力的不良影响,从而更少受到抑郁的困扰,这一结果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抑郁的易感性模型假设,即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个体抑郁症状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17]。
本研究初步探究了心理弹性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机制,以及同伴依恋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同时,本研究也试图给高校教育者一些启示: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培养和提升,同时还要重视大学生同伴关系尤其是同伴依恋关系的作用,鼓勵大学生与同伴沟通交流、建立同伴信任并避免同伴疏离,形成良好的同伴依恋,重视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应对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种种危机,缓解消极情绪,降低其抑郁风险。但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本研究缺乏较为系统的抽样,只是湖南某所高校的学生,样本代表性有待提高。其次,本研究采取横断研究的方法,只能揭示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无法明确因果关系,之后可以进一步通过纵向的研究来探索大学生心理弹性与抑郁及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4研究结论
(1)大学生心理弹性、同伴依恋和自我效能感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三者分别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
(2)大学生心理弹性不仅能直接负向预测抑郁,而且还能通过同伴依恋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崔丽霞,史光远,张玉静. 青少年抑郁综合认知模型及其性别差异【J】.心理学报,2012,44(11):1501-1504
[2] 陈海燕,姚树桥,明庆森. 中学生的抑郁症状与生活事件:非适应性策略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10):786-790
[3]Costello, D.M, Swendsen, J, Rose, J.S,&Dierker, L.C..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rajectories of depressed mood from adolescence to early adulthood【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8(2):173-183
[4]李丽,谢光荣. 心理弹性的心理社会及生物学机制【J】.医学与哲学,2012,33(2A):32-36
[5]朱清,范方,郑裕鸿等.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以汶川地震后的青少年为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4):514-517
[6]Agerup ,T. Lydersen, S, Wallander, J, & Sund, A. M. Assiciations between parental attachment and course of depression between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J】.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2015,46(4):632-642
[7] Venta,A, Mellick, W, Schatte, D, & Sharp, C. Preliminary evidence that thoughts of thwarted belongingness mediate the relations between level of attachment insecurity and depression and suicide-related thoughts in inpatient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14,33(5):428-447
[8]连帅磊. 孙晓军. 青少年同伴依恋对抑郁的影响:朋友社会支持和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6,39(5):1116-1122
[9]Laible,D Attachment with parents and peers in late adolescence links with emotional competence and social behavior【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7,43:1185-1197
[10]Schwarzer R, Babler J, Kwiatek P, et al. The assessment of optimistic self-beliefs: 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 Indonesian, Japanese and Korean versions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J】.Applied Psychology,1997,46(1):69-88
[11] Bandura A, Barbaranelli C, Caprara G V, Pastorelli C. Multifacted impact of self-efficacy beliefs on academic functioning【J】. Child Development,1996,67:1206-1222
[12]杨萍,唐兵. 自我效能感对儿童抑郁的影响方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3):15-17
[13]答會明. 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及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02,18(8):483-486
[14]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心理科学【J】. 1998,21(6):553-555
[15] Raja S, MeGee R, Stanton W. Perceived attachment to parents and peer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92,21(4):471-485
[16]Tugade M M.Fredrickson B L, Barrett L 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ositive emotional granularity.examing the benefits of positive emotions on coping and health【J】.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4,72(6):1162-1190
[17] Orth, U, Robins, R. W, Meier, L.L.&Conger, R.D. Refining the vulnerability model of low 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 Disentangling the effects of genuine self-esteem and narcissism【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6,110(1):133-149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148)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5)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