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易代之际的孤独与焦虑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4128
林雨晨

  摘 要:魏晋之际,时代的离乱带给文人志士无尽的苦闷,阮籍为正始时期的杰出文学代表,其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主要分析《咏怀诗》的蕴涵,从中了解阮籍其人,领会其对自身的期许,对时代的忧虑,对生命的感发。

  关键词:阮籍;《咏怀》;生命意义;现实

  处于魏晋之交的文人志士,崇尚老庄思想,厌恶世俗礼法,中国社会自东汉后期,历经了种种叛乱,形成了“三国”的分裂局面,这些战乱搅扰了社会的平定安稳,人们生活于黑暗无望的社会里,许多文士面对现实的失望与残酷而无从逃避,转而求诸自身,过着放浪、恣肆的生活,隐藏起内心的悲哀与痛苦。这样一群文人里,声名最高的是“竹林七贤”,而阮籍又是七贤中的佼佼者,他倜傥不群,个性独特,留下了寓意遥深、志气旷逸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咏怀》八十二首。

  一、倜傥不群,意旨遥深的大诗人

  阮籍师从著名学者蔡邕,又长年受其父阮瑀深厚文化功底的熏陶,家学渊源和教育背景不可谓是不丰厚, 自然也对其文学风骨的形成有一定的助推力。 《晋书》记载:“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 嗜酒能啸,善弹琴。 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①

  1.嗜酒

  生逢乱世,阮籍苦闷又谨慎,他“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②

  阮籍入仕之前的主要行为方式是四处漫游,入仕之后,为在司马氏专权中以求自全,他的解忧方式遂转向饮酒。阮籍嗜酒,曾为酒求官职,也常以醉酒为己挡不愿为之事,避免祸端,“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③可见阮籍生活放浪、志意豪放的同时,也有一颗在衰乱之世保全自己的心,“口不臧否人物”是他的存世法则。

  2. 疏于礼法

  阮籍一生任诞,放浪形骸,然内心拥有淳厚真挚的品质。他与朋友下棋时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不顾世俗礼法执意下完此局,局终,难掩内心痛苦,放声恸哭,这是内心的极度哀毁。当亲朋前来吊唁,他又“散发箕踞,醉而直视”④,裴楷以“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⑤为此行为做了恰当的解释。

  3.途穷之哭

  阮籍喜爱读书,也喜欢游山玩水,⑥ 《晋书·阮籍传》中记载:“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⑦他常常驾车出游,不走寻常路径,任意来往,当无路可走时,便大声号哭着返回。如若从表面观之,我们会觉得行此举之人是个不正常的怪人,但阮籍生逢黑暗动乱的魏晋之世,其来去也正如路遇穷途般,有志不可抒,有言不可发,自然也就能理解其途穷恸哭而返的心情,外表的狂放失常实际上是内心悲苦与幻灭的表现,是绝望无处发泄的变形。

  4.广武之叹

  《晋书·阮籍传》中记载: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⑧阮籍对家国抱持一份很动人的深厚感情,他登上广武山,观览楚汉相争的作战遗迹,不禁生发出感叹,表面上看他只是批评了当年楚汉之争的刘邦和项羽,认为时无杰出的英雄,使这两个小人物得以留名千古。然而,他含蓄地感叹了在衰微之时,国家无英雄救世,包含着无尽的感伤和遗憾。

  阮籍生逢离乱衰亡之世,敏感的心灵使他承受了比常人更多的孤独与焦虑,空富才气,渴求施展抱负的机遇。他不愿在乱世中事奉官僚,却又屡次出仕,继而又屡次辞官,可看出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他并非甘心依附权贵,不过是乱世中苟且保全之计。他只能将内心的感慨叹息、惆怅悲苦付诸笔端,写下遥深幽远的诗篇。

  二、发言玄远,寄兴幽远的咏怀诗

  1.表达了内心深处浓重的忧愁与难遣的惆怅

  咏怀· 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夜晚已度过一半,诗人却仍未入睡,心中忧思烦乱无法解脱,无从发泄,尝试着挣扎排遣,寄托在弹琴之中。欧阳修写过“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惆怅哀思,李白也曾以“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来抒发月光带给自身的感动和哀伤,阮籍亦从望月中,触发了内心深处的怅惘孤独。漫漫长夜,凄清、寒冷的晚风吹入矜怀,目之所见是孤冷的月光,怀中所感是清寒的夜风,耳之所闻是孤鸿的哀鸣,无处排遣的忧思,触景生情的烦扰,化作徘徊与彷徨的烟雾笼罩在了阮步兵身上,于危亡衰乱之世,这份伤心是无可告喻的。

  2.表達了对时代盛衰无常的悲慨

  咏怀·其四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

  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

  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

  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

  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美好的事情不会总留在身边,正如四季无休止地循环,世事变幻,盛衰兴亡,一切都在不断改变,富贵荣华又如何能够长久地保持下去呢?秋天来临,寒冷的露水洒在了水边的兰花上,它不再像春天一般葳蕤,凝结的严霜使野草凋零,在变化鲜明的四季里,生命有勃发,同时萎落得又是那么轻易。古往今来,令人困顿的往往是时间的转瞬,阮籍以悲慨的口吻发内心之感叹,既然我们都不是王子晋,那么又有哪一个人能长久地保持他的美好呢。

  3.表达了希望破灭、理想落空的失落与寂寥

  咏怀 · 其十五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乃悟羡门子,噭噭令自嗤。

  阮籍年少时崇尚与追求的是《诗》、《书》中圣贤留下来的美好教训,他以此自我期许与劝勉,以圣贤之志意为己之志意。物质上的困窘无碍于精神上的丰沛富足,杜甫曾以稷、契自我期许,阮籍则以颜回、闵子骞为榜样,他立志坚持圣人的操守以自我要求,也希望有“衮冕执玉”的机会,但是迫于现实的无奈,生逢离乱之世,唯有藏美好的理想与志意于心中方能自我保全,向往和追求的美好破灭落空。阮籍登高望远,在辽远的旷野上远望自己的向往与追求,追思那一份志意,那一份期许,然而于衰乱之世,无所依凭。古今仁人志士、英雄豪杰都免不了死亡的结局,光辉灿烂终将消陨,千秋万岁的美好声名,都免不了身后的寂寞与虚幻,悲凉衰落的时代使诗人萌发了绝望与自我怀疑,无可依凭、无可持守的人生似乎顿时失去了意义,所向往与追求的理想抱负顿时成了可笑的企盼。

  4.寄托了讽刺时事的深意

  咏怀 ·其十六

  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

  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

  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

  是时鹑火中,日月正相望。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

  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

  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

  岂惜终憔悴,咏言著斯章。

  九、十月之交,正值望日,诗人心怀哀伤地彷徨于蓬池上,频频回首眺望都城,恍觉波涛翻滚,旷野苍茫,禽兽奔驰,飞鸟危乱不安。而司马师废曹芳,另立曹髦,也是发生于“鹑火中”,讽喻之意不言自明。他仿佛看见蓬池中的绿水波涛翻滚,空旷的郊野苍茫无涯,付诸诗句间的是诗人对时代危亡的感受,对“所生不辰”的悲慨。作者不禁感叹自身犹如一个羁旅的行客,身边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都不曾有过,举止间都是无尽的哀叹和悲伤。身处衰乱的时代,蝇营狗苟的小人计较的是个人的得失,而君子抱持的是品格的坚定和道德的坚守。身处离乱之中,阮籍于诗中立意,宁愿粉身碎骨,也不愿趋炎附势,寻找依傍,违背君子所遵循的“常道”。

  三、评价阮籍的咏怀诗

  唐人李善在《文选· 咏怀诗注》中说:“嗣宗身事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蔽。百代之下,难以情测。”⑨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也曾表达过类似意思:“阮公咏怀反复凌乱,兴寄无端。和愉哀怨,俶诡不羁,令读者莫求归趣。遭阮公之时,自应有阮公之诗也。”⑩阮步兵的《咏怀诗》“厥旨渊放,归趣难求”B11,令人难解其诗歌的真正底蕴,寓“忧生”和“刺讥”为一体,抒发了对人生无常、人命短促的无奈与怅惘。

  《咏怀诗》对于个体生命的深刻体察,是从个体情感的角度出发,以此折射时代的苦难。禅代之乱使生命存亡问题成为人们的头等大事,对生命短暂的感伤和忧惧情绪成为了一种极为强烈的时代声音。对国家的忠义之情根植于阮籍心中,他愿意直面人生,直面现实的残酷,然而世事弄人,种种压迫摧毁着阮籍内心的期许,他不得不违心地到彼岸世界去尋求此岸世界无法得到的自由,他不想躲避现实,做个逍遥的隐士,也不愿且不屑与现实同流合污,双重矛盾的交织困扰着他,带来了精神的无尽苦痛。

  面对易代之际“名士少有全者”的残酷现实,阮籍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感慨。他处在矛盾与悲哀的情感之中,老庄哲学的旷达与他良知上所忍受的苦痛相驳斥,放浪形骸与苟全相矛盾,这两种相反的感情,郁积成胸中的苦闷,他将这取出抒发的零乱的悲苦付诸笔端,形成了其诗歌寄托深远,难以测其意旨的风格。

  注释:

  ①晋书[M].中华书局,(唐)房玄龄等撰,2015年.

  ②同1.

  ③同1.

  ④同1.

  ⑤同1.

  ⑥太平御览[M].中华书局,(宋)李昉等撰,1960年.

  ⑦ 同1.

  ⑧ 同1.

  ⑨文选[M].中华书局,(梁)萧统编,(唐),李善注,1977年.

  ⑩说诗晬语笺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清)沈德潜著,王宏林注,2013年.

  B11诗品译注[M].中华书局,(梁)钟嵘著,周振甫译注,1998年.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