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眼神”和“微笑”是两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两种体态语言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效果,还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提升教学质量。文章从体态语言的特点及其功能,教师在课堂中应用体态语言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等方面進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眼神 微笑;运用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发挥教学成败的主战场。教师除了合理运用一套口头语和书面语之外,就要通过“眼神”和“微笑”这两种非语言因素的体态辅助来完成。教师如能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配合课堂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活跃课堂气氛,进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人的面部表情是人的内心世界的“荧光屏”,而面部表情则是教学中反映丰富信息的来源之一。教师不是演员,那种横眉怒目、咬牙切齿或眉飞色舞、欣喜若狂的面部表情,则不宜在课堂上显现;反过来,那种面无表情、冷若冰霜的神态则易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这样的教师无异于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所形容的“教学机器”。通常情况下教师的面部表情应该是平静而有活力,严肃而又和蔼。具体地讲,把握面部表情的关键是眼神和微笑。
(一)眼神
眼神素来被人们誉为“心灵的窗口”,人类心灵深处的东西都是通过这个“窗口”折射出来的。讲课既要学生听,又要学生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目光和神情中,随时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进度。如果课堂上学生聚精会神,视线都交织在老师的脸上,这便是肯定的反馈信息。相反,学生的目光散射,东看西望,交头接耳,或者趴在桌子上等,这便是厌倦、否定的表现。有经验的老师讲课,不是对着学生的耳朵说话,而是对着学生的眼睛说话。在讲授过程中总是巧妙地运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学生的言行,及时捕捉反馈信息,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而缺乏经验的老师在讲台上,或低头念书看教案,或者眼神飘忽不定,或是面对黑板或天花板说话,不敢正视学生,那么即使他的知识多么渊博、备课多么认真,教学效果也是不会很好的。
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得当与否,学生看得最清,感受的也最深。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烦燥不安,要善于体察秋毫,用敏锐的目光及时掌握学生的反应。有人曾形象地说“组织课堂教学,第一流的教师用眼神,第二流的教师用语言,第三流的教师用惩罚。”可见眼神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一踏上讲台,若目光炯炯、两眼放光,就会给学生一种朝气蓬勃、令人敬畏的感觉。反之,若看到教师双目无神、无精打采或者不敢正视学生,学生就会对这位教师失去信心和信任。因而,教师一定要让自己的面部表情、眼神以及身体的姿势及笑容都要与学生的感情和语言交流,促使对方完成自己的问题。和蔼关切的目光,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鼓励,期待专注的目光能给学生勇气,这不但可以消除学生因精神压力而造成的紧张,同时可以刺激学生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而努力学习,进而达到沟通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冷竣、严肃的目光则能收到警告、批评、指责的效果,从而起到很好的课堂控制作用。
经验表明,教师的无声体态语言会给学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教师在合适的时间恰当地运用眼神会使学生迅速改变不当行为。例如,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或看课外书的同学,发现老师盯着自己,就会立刻聚精会神或把书塞进抽屉等。这时他们往往会大受感动:老师在关注我,没有忽略我,顿时信心倍增,思维活跃。
靠视觉渠道收取来的信息有时要比从听觉渠道接收的信息印象更强烈。所以,教师走上讲台,首先要环视全课堂,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全体学生感到“老师是在对着我们讲课”。运用环视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反应,收取反馈信息,以随时调整讲授方法。
在讲课中老师还可以用目光注视某一学生,并与其视线交流,形成对视。这种对视可以使学生在心里上增加对授课内容的兴趣,得到一种受尊重的满足。对视还可起到制止或警告作用,有时学生天马行空想着课堂外的事情,或做其他事情,甚至打瞌睡,这时的对视就可用以制止部分或个别学生的走神和骚动。对视不能只局限在一两个学生身上,对视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偏场,使其他学生丧失兴趣,甚至产生被轻视的感觉。另外,教师的眼神还可以呈一种虚视态,如目光散成一片,不集中在某一个学生身上。虽视而不见,学生却总是觉得老师正在注视自己,这对维持课堂纪律、调节课堂气氛,无疑会产生一种积极效应。
(二)微笑
微笑可以表示满意、肯定,也可以表示抱歉、否定等。在课堂中恰当地运用微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在课堂上因紧张而回答不出问题时,老师的微笑是一种鼓励和期待;当学生回答错时教师边微笑边摇头,则不会使学生感到难堪;当学生做对了一件事,微笑是一种最好的奖赏,这更能激起学生积极思维、探求正确答案的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面带微笑地答疑或纠正学生的问答,必然会给学生以鼓舞和安慰,同时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感情,密切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教学活动中,微笑的动作要大众化,要符合一般生活习惯,简洁明了,易于被学生看懂和接受。无意义的多余的动作务必去掉,不要搞得繁琐复杂,拖泥带水,不要龇牙咧嘴、手舞足蹈地像在表演戏剧。否则,不仅会喧宾夺主,妨碍有声语言的正常表达,也叫听的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以。
“眼神”和“微笑”这两种常用体态语言在教学中要适度、适量、适宜,以不影响听者对你说话的注意力为度,不要用得过多。即要求动作必须与说话的内容、情绪、气氛协调一致,不要故作姿态、故弄玄虚甚至手口不一。
最后,教师应积极使用各种体态语,并懂得如何去观察学生的体态语与学生沟通,建立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理解的关系,通过这独有价值的体态语言,为学习者打开思维、想象和创作的大门,让学生在观看表演示范中去把握学习的技巧,领悟艺术的真谛。
[参考文献]
[1]《课堂管理》(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教师培训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周菊华:《微笑的魅力》,载《学科教育》2000年第11期。
[3]《课堂管理技巧》(中欧甘肃基础教育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单位:天祝县民族中学,甘肃 武威 733299)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