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4951
李政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激发學生学习兴趣、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等途径,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进行,切实达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有效性影响因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是一种教与学的循环互进关系。在此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力量,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是教学实施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实施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形式和手段。因此,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应当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通过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与学有效共进,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优化教学服务质量。教师是教书育人者,是教学活动的实行人,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品德的形成。因此,只有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进行教学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开展校本研究,分享教学经验。学校通过集体备课、教材解读、作业设计、课例研究、课堂研磨等方式,练好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二是推进继续教育,创新教学理念。通过报刊杂志、网络吸取行业新知识,特别是按梯度推进教师专业阅读,用教学新技术和新知识武装头脑,提升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三是学习名师风采,借鉴优秀经验。通过走出校门学习、引进名师教授、研读专家论著等方式,领会名师的教学思想,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四是重视课后反思,提高责任意识。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全过程反思,包括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态度等进行总结分析,提炼亮点,查找不足,归因问题,有效查缺补漏,促进专业成长。

  (二)激发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这“火药”即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开端引趣,激发兴趣。开端引趣是教师依据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开始,通过设疑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使得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推进课堂有效进行。

  2.赏识教育,树立信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进行赏识教育,给予学生出自内心的赞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课堂上学生朗读《生命生命》一文时,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如“你读得真棒,朗读情感表现很丰富,进步很大,非常了不起”之类的话语,或给他竖起大拇指。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进步处,巧妙进行赏识教育,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3.采用竞赛,激励鼓劲。竞赛同样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创造条件将学生引入竞争机制中,通过个体、同桌、四人小组、学习大组或男女生分组等不同组织形式,开展竞赛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生字时让学生比赛,看看谁认字快,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比比谁读得有感情,谁吐字发音准确,谁领会深刻;理解精彩句段时,看看谁批注理解更入情入境等等。

  (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一是选找教学突破口,落实语文“例子观”。教师应该充分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强化例子意识,提升语文意识,根据教材文本的特点,积极挖掘文本的语文价值,寻找教学的最佳突破口,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领会方法,分享形式,学习表达,分享阅读,实现一课一得或几得,扎实推进语言文字训练。二是整合教学资源,开展同步阅读。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进行教学,必定会导致课堂内容单一,教学密度小,信息含量低,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应当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敏锐地发现与该课堂教学在主题、写法、作者等紧密相关的资料,将其科学合理地纳入课程体系,开展同步分享阅读。

  (四)多元化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一是巧借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感官冲击,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和创新教学手段。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桂林实景,再配合艺术音乐,渲染桂林的山水美,使桂林的美好印象深深地融入学生脑海中,实现教学内容立体化。二是提高课堂互动分享的质量。课堂提问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办法,但是泛滥无深度的提问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找准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提高提问质量,在分享交流的基础上找准在本课中很重要却被学生所忽略、所误解或随意放弃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达成教学目标。三是创设适宜、合理的教学情境。在语文教学中,应多注重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具体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深度思考。比如教学《桥》时,学生对“桥”的比喻义是较难理解的,如果通过情境中的具体的实物“桥”两端所接的对象,类比到老汉是党与群众、生与死、家族血脉、公与私的中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进而,类比其他只要在中间起连接作用的对象,都可以理解为“桥”或称为“桥”,这样教学更具体化、形象化,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漳县石川镇赵家庄小学,甘肃 定西 74830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