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加强财经素养教育,杜绝非法校园贷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4342
冯义飞 陈荣强

  摘 要:本文分析非法校园贷危害,并对财经素养教育必要性进行剖析,提出加强财经素养教育的解决方法,力求給高职学院防控非法校园信贷提供价值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财经素养;校园贷;网贷平台

  高职院校大学生个性鲜明,思想独立,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校园贷形式新颖,风险隐蔽,让许多大学生深陷高利贷泥淖无法自拔。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财经意识的培养,突破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局限性及自身素质的单一性,为学生理性财商结构作好铺垫。

  一、高职院校非法校园贷危害

  校园贷,是指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借、贷业务自助办理,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非法校园贷平台普遍存在高诱惑、无门槛、无抵押、高利滚利、暴力催收等乱象。

  1.虚假宣传,诱导过度消费

  校园贷放款快,宣传零首付、低门槛,文饰实际资费标准,诱导学生允诺不文明催收手段,导致学生过度消费。

  2.手续简便,隐瞒高额利息罚款

  校园贷简化程序,给大学生“借款贴心”的错觉。同时,利率大大超过,亦或变相超过国家规定的利率,构成高利贷。

  3.恶意注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借贷机构利用网络在高职院校发展业务,有些平台甚至在校园附近设点,通过校园兼职、补助、勤工俭学等方式地推,发展非法业务。非法借贷机构冒充“熟人”、“同学”,说服大学生注册平台,加入校园贷代理,培训学生虚假宣传、伪造虚假合同、诱骗缴纳高额保证金等等,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4.触碰道德底线追债

  在校大学生个人资产普遍为零,贷款凭信用,没有信贷担保和抵押。当贷款拖期或者还不上时,出借方经常会采用不合法的收债渠道,如公开个人信息、照片,雇佣讨债公司进行暴力催讨,在道德层面上有着极大的危害性和杀伤力。

  二、财经素养教育必要性

  财经素养教育是财经和风险知识的理解力教育。财经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运用财经素质、知识与技能,在财经背景中做出有效经济决策,保障个人经济权益,养成勤俭节约、储蓄的好习惯,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分清“高息贷”或“高利贷”

  根据相关调查,超90%学生不懂高息贷或高利贷,最高法院规定未超过年利率24%应予支持。利率在24%-36%实为灰色地带,年利率超36%为非法高利贷,不予支持。

  校园贷平台以月息“0.1%”为“低息”嘘头,诱导学生贷款,实际上加上平台服务费、滞纳金等,往往超过年利率24%的超高利息!若再缴纳违约金,将超过36%变为非法高利贷!

  2.区分“正规军”与“杂牌军”

  办理规范校园贷有助学和创业平台,如投投贷、名校贷;有专门分期购物消费平台,如趣分期、分期乐;有大型电商平台提供的嵌套在购物消费中的校园信贷服务,如花呗、白条类。

  非法校园贷渗透非常大,防不胜防。如:今借到、闪银。其中“今借到”借款人只要在平台上发布借款信息,填写借款理由、借款金额和年化利率,即可向指定好友或者“今借到”朋友圈推送,点击消息的人可以选择借款,并在线上支付借款额。

  3.合法借贷,保障自身权益

  借贷主要条款包括利率、还款期限等,确实需要借贷时,需要制定合理的还款时间,并与网贷平台签订正规合同。同时谨慎使用个人信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谨防上当受骗。

  4.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大学生一旦使用非法校园贷,极易演化成“拆东墙补西墙”的冒险做法,最终引发不良事件。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自我防范意识,树立正确消费观,抵制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同时通过金融信贷法律知识学习,提高个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辩识正规金融机构及创新金融业务,杜绝参与或使用校园贷,自觉识别高利贷、过度借贷、诈骗贷、套路贷等严重危害。

  三、加强财经素养教育的途径

  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不良网络借贷隐患无处不在。经济是基础,财经素养是“活血剂”,高职院校要加强财经素养教育,通过财经素养倍增高职生的综合素质。

  (一)成立财经素养教育小组,建立学生财经素养信息卡

  各级学院、学工、教务处、团委、经济学院的相关人员,成立财经素养教育小组,协调有关事项。

  1.各学院指派相应的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定向管理,为学生提供财经素养测评、建议和咨询。

  2.加强学生的财经素养辅导,积极推进“大学生财经素养自我测评”工作,为高职学生正确、客观认识自身财经素养,并根据自身的财经素养、专业能力、职业性质、专长、人格特质进行准确职业定位。另外,财经素养教育小组要规范引导学生对校园信贷的认识,逐步建立起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诚信体系,防控校园信贷的风险。

  3.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财经素养培育的长效机制,构建财经素养共享的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金融、信用安全知识教育。

  (二)改革课程体系,精选财经素养教育课程

  开设专业课程,内容包括财经素养教育所需知识如:心理学、市场动态、融资、法律及有关行业领域的知识,形成学科课程和实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1.开展财经素养教育调研,对人才需求作科学分析、预测及修正

  职业学院要从课堂走出去,深入财经素养对口机构、单位,学习机构单位职业性财经素养提升技巧和方法,及时修正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质量。

  2.构建新型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财经素养知识和技能

  学院开设与财经素养有关的课程,结合大学生容易遇到的财经障碍,构建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财经素养和素质能力的新型教学体系。针对财经障碍推出系列案例提炼成教学项目,进行范式教学。学院对学生进行与财经素养活动相适应的情境训练,要求学生懂得财经素养形成方法,如创业机会的识别、商业计划书的撰写、融资的方式与手段、市场营销的做法等财经素养基础知识,也使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财务管理、税收等。

  3.加大财经素养实训和指导

  学院加大财经素养实训和指导管理,指定专业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实际锻炼。

  4.在实施财经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走校企项目联合模式

  财经素质的专业机构相对走在职业学院前列,学院可以借力发展,利用专业机构财经素质知识培训体系、实践项目、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提供训练和演习场地,培养大学生的财经素养应用能力。

  (三)多平台发力,加强学生财经素养教育

  1.教师重视课堂财经素养教育传授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课堂财经素养教育。

  2.开展财经素养讲座

  开展財经素养教育系列课程讲座,从思想根源解决校园贷问题。如开设大学生健康消费观、校园金融安全知识、大学生借贷风险等讲座。

  3.通过校园电视台、微信、网站等发布财经素养微课

  就目前来说,网络日益学生发表言论、发泄内心不满情绪的主要场所,因此,高校要占领网络教育制高点,帮助学生甄别网络中不好的因素,健全思想道德。学院可以利用网络手段,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如创业借贷知识,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等。同时,积极发动经济学院教师,开发财经素养课程,形成涵盖财经心理、知识、能力、行为、实践等多个层面的财经素养微课。也可以是发生在师生身边、带有普遍性的典型案例,录制教学视频,在校园网、官方微信和微博上推送。

  4.开展相关主题的班团活动

  开展针对非法校园贷的形式、分类、套路和严重后果,或者财经素养如何自我炼成等主题活动,帮助同学们正确识别不法校园贷,提高法律意识,从根本上远离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培养学生的金融意识,提高财经素养。

  (四)商业化运作,大胆进行财经素养试验

  1.组织学生财经素养技能竞赛,提供展示学生实践和财经技能成果的平台。举办各种形式行业实训、技能比武、财经素养竞赛活动,努力摸索一条“财经素养理念-财经创业竞赛-财经创业实战”的有效运作机制。

  2.全真环境下的财经素养实战

  加强高职学院的财经素养交流,积极组织专业教师考察财经素养教育,共同探讨全真环境下的财经素养教育。学院成立大学生财经素养指导服务中心,由中心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择优扶植大学生财经素养自我提高计划。专业教师根据专业性质,大胆探索财经素养教育,倡导学生注册公司进行实战训练,积极指导学生利用所学财经素养进行财经创业实战。

  [参考文献]

  [1]张汉芳等.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及培育途径[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2]邓雁玲,杨亚强.“校园贷”的犯罪风险及防范对策[J].公安学刊,2017.

  [3]李玫,徐颖.我国互联网校园贷市场法律问题与规制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2017.

  [4]岳昌君.财经素养教育何以变得更重要[J].全球教育展望,2018

  [5]安奕,刘浩.PISA财经素养测评对我国财经素养教育的启示[J].中国考试,2018.

  [6]吴鹤群,成晓越.风险社会视域下“校园贷”问题的生成及应对[J].当代青年研究,2018.

  [7]张梅荷,周芸韬.“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校大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J].纳税,2018.

  [8]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J].大学,2018.

  (作者单位:1.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2.临湘市桃林镇中学,湖南 临湘41431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