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如何走出洞穴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3167
饶彬成 杨英娟 刘双艳 郑桦

  摘 要:《理想国》中的“洞穴喻”在教育方面的寓意深刻,它不仅为所有时代诊断出一个少数真知和大多数意见之分离的悲观现状,而且启发我们去探索大多数人停留于意见,陷入认识迷雾的原因及类型,并为引导大多数人走出各种各样的“洞穴”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柏拉图;洞穴喻; 囚徒;教育

  一、人们一般都深陷各种各样的“洞穴”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讲了一个有名的“洞穴”故事:一群人世代居住于洞穴中,他们被铁链所绑缚,动弹不得,只能朝前看墙壁上的影子——这是洞穴囚徒信以为真的全部世界。其实,墙壁上的影子来源于他们的身后:隔着矮墙有一堆火,还有一些人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走来走去,火光将这些雕像投影在囚徒前面的洞壁上,形成各种影象。因为囚徒们不能动,所以他们不知身后的火和雕像是墙壁影子的原因,影子其实是假象,身后的火光和雕像才是真相。深陷于洞穴的人们以假为真,深信不疑,走入认识的迷雾。但其中一个囚徒不太安分,经常动来动去,有一天,他突然挣脱了锁链,扭过头,第一次看到炫目的光亮,这使他很痛苦,也很不适应,看清了火和雕像,但看不清早已习以为常的影子了。慢慢的,他终于能够分清影子和雕像,明白雕像比影子更真实,影子是火造成的投影。后来他慢慢走向洞口,终于从洞穴跃出地面,第一次看到阳光下的真实事物,再次眼花缭乱,甚于初见火光时所受的痛苦。他只能慢慢适应阳光的照耀,先看阴影,再看水中映像,进而看事物本身,抬头看天上的月亮和星辰,最后直接观察太阳,知道太阳是岁月和季节的原因,主宰着世间万物——明晓了这个最高的真相。

  这个故事有很深的寓意,被人们称为《理想国》中最有名的“洞穴喻”。

  为什么提出“洞穴喻”呢?柏拉图认为,大多数人停留在对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只是意见,存在虚假、欺骗和多变等局限性,而哲学家不会停留于对现象的认识,而是超越现象,达到对理念的认识。对理念的认识才是知识,具有真实、永恒、最高的性质。在这个比喻中,洞穴中的绝大多数囚徒比喻停留于现象世界的大多数人,他们拥有的只是意见;挣脱了锁链的囚徒比喻如苏格拉底等哲学家,他们经历痛苦,不媚于俗,勇敢走出洞外,获得了真正的知识,达到理念世界。柏拉图在“洞穴喻”中指出,假如哲学家一开始是和普通人一起生活在洞穴里的囚徒,那么,哲学家的卓越就在于他不安于被锁链束缚,认为眼见不一定为实,用行动去努力探求隐藏在墙壁上晃动图形背后的原因,知晓了“影子”的不真实。在忍受着被初见火光灼伤的痛苦而发现火光的过程中,他已经获得启发──一定有比火光更真实的东西,它是人们看清一切真实的根本原因。带着这一信念,他奋力挣脱了锁链的束缚,沿着洞壁往上爬,去追求更真实的东西。上升之路艰辛无比,坚持爬到洞口,他一跃而起,跳到地面之上,欢呼雀跃地发现了──那一切真理之所以显现的根本原因──那最真实的存在──太阳。太阳代表着最善的理念,代表着真理。哲学家是见过最善理念之人,是拥有真知之人,这也是他与一般囚徒的本质区别。

  但这样的哲学家只是少数人。洞穴里的大多数囚徒是与之相反的,他们安于现状,把“影子”──并不真实的东西──当作真实的东西而坚信。绝大多数囚徒被禁锢于洞穴、满足于各种意见、深陷于认识迷雾而无法走出。这是“洞穴喻”隔着岁月对所有时代的一个悲观的诊断。大多数人,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总是生活于各种各样意义上的“洞穴”中,被各种各样意义上的“墙壁”所包围,深陷于各种各样意义上的“影子”假象中,走入了各种认识迷雾阵,充当着各种各样意义上的“囚徒”。

  二、人们为何会陷入迷误?

  “洞穴喻”启发我们去探索大多数人陷入认识迷雾的原因。应当认识到:人们因其立场、位置、能力等因素,逐渐形成一种满足其自身利益要求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由此建立了他们眼中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就是他们的真理,他们受这种观念的引导并做出诸种自认为正确的行为,丝毫不知其中的偏颇与荒谬。因为他们处在了自己的“洞穴”中,而这种“洞穴”假象持续和传播相当长一段时间以后,就会结构化为制度结构与社会心理,让后来者与新进者无可逃避地锁定在既有的路径上。在这样的情境下,既有的体制、格局、路径与观念,甚至包括既有的毛病都是天经地义的,任何“走出洞穴”的质疑、哪怕是善意的建议都会面临正规的责难。

  人们之所以只能看到事物的假象,不仅仅是由于受错误观念的作用和影响,更主要的还在于这种错误观念的产生是同认知主体的幻觉相关联的,结合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四假相说”,我们对现实中存在的假象类型进行如下更深层次的分析。

  其一,种族假相,感官之失。“种族假相”是一种集体假象,指人性的缺陷,其根源在于人性本身,其宣称人的感官是万物的尺度,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虽然人的心灵里具有天赋的理智的器官,但人的感性和理性都以人作为尺度衡量外物,失去了科学所需的中立与客观的立场,就会主客观混淆,使事物的性质受到了歪曲,改变了颜色。长此以往,整个集體的人的理智感官变得无力或不作为,导致人的心灵笼罩在迷雾下,把虚无的幻象当做客观存在,最终堕入蒙昧和无知。

  其二,洞穴假相,小我观念。“洞穴假相”是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属于个人假象。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处的“洞穴”,因个人个人立场、观察角度、思维方式、成见等不同而产生的主观狭隘。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养成习惯后,对外在事物的审阅就形成了固定的心理定势。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们追求科学只不过求的是自己的小天地,根本就不是公共的大天地。在新闻传播领域,“客里空现象”无疑就是典型的代表。前苏联作家柯涅楚克的话剧《前线》描绘了“客里空”这个虚构的文学典型人物,作为战地新闻记者,他喜欢无中生有,弄虚作假,随意捏造情节来“创造”新闻。如今“客里空现象”就成了讽刺记者弄虚作假和恶劣文风的代名词,有些记者由于心理或身体上的特殊结构、教育、习惯和偶然的原因形成了各个人的不同的假象,而没有考虑到职业的特殊性,没有确保事情真实准确就传播,没有对大众负责。

  其三,市场假相,轻信盲从。“市场假相”指由人们彼此交往、互通信息的活动中形成的假相,语言交往中产生的误解造成语义混淆,使人思想混乱,是非不分,真假难辨。假象的出现也是因为人们彼此之间的以讹传讹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解读信息造成的。在市场条件下,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这种媒介来得以进行。其中一种就是网络论坛,在其中发帖讨论问题时,后面往往有在后面排队跟帖的,或发表意见的,或不着边际地闲扯的人,正是此类假象的代表人物:吃瓜群众。他们由于习惯和从众心理作怪,想要寻找“存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还以适应环境为由,轻信盲从。在碌碌无为中不思进取,不顾真相,甚至不能容忍思想观点有分歧的人。

  其四,剧场假相,体系之争。“剧场假相”指既指公认的体系学说以及科学中系统的原理规范,也指各种哲学和宗派造成的错误。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争论不在少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之争,中国古代的文人之争,法国文学界的古今之争等等。其中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的世纪之争也备受关注。政治上保守、竭力维护封建宗教统治的人的老年黑格尔派与具有激进民主主义思想,批判封建專制制度、批判宗教服务的青年黑格尔派之间的争论形成剧场假象。人们就像看戏一样,不自觉的受到了剧情感染,受纳、汲取其中流露出来的感情、思想、价值观等等。也类似于明星头顶上的光环效应,一旦认可后就对其无限制的放大,后面人设崩塌时才发觉之前是假象。正是在这种大环境影响下,人们的认知出现偏差。有的人因心灵品质所取方向不对,变得无用而有害,心灵狭小被迫服务于恶,结果是助纣为虐。

  如此多的原因使大多数人追寻不到光明,陷入“洞穴”。这让我们顿悟:人们需要克服认识的障碍,拨开认识的迷雾,去发现真相和认识真理。但在认识从黑暗到光明的适应阶段,刺眼的“光”会使人暂时失明,就可能走上歧途,这就需要“善人”也就是光明使者的引导。引导人们的灵魂转向,使之看到真实的世界,辨清真实和虚假,发现终极真理。学生亦是如此,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被外界迷惑的“暂时失明期”,这时,教育和光明使者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了。

  三、教育是促进人们走出认识迷误的必要条件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作用是促进人们的灵魂发生转向。他通过描述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强调哲学家或光明使者的作用就在于帮助人们发现隐藏在自己内心灵魂里的知识,拔除迷误,让它们自然“分娩”。而且,“洞穴喻”中第一个囚徒的扭头向后看也表达着这一思想:只有灵魂发生转向,人才可能拨云见雾,看见真实。教育的作用不是外在于受教育者、从外向内灌输的,而是辅助受教育者清除阻挡获取真知的迷误,促进受教育者自己去探索并发现真知。

  教育包含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两方面。陈德玺说:在贫困的时代里,哲学家们是社会唯一的学道者、忧道者、弘道者,是社会时代跳动的脉搏,所以每个时代都不能没有哲学家。在当今这个社会,教育者亦然。以下,我们将会从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两方面来阐述教育在灵魂转向中的重要作用,及应如何进行教育。

  首先,在他人教育方面,要使灵魂转向,我们需要一个光明使者来引导芸芸众生捅破可知世界与可见世界的隔阂,使“洞中的人”走出“洞穴”,感受阳光。教育不只是单纯的授予知识,其作用就在于打开思维锁链,解开桎梏,教化灵魂,引人为善,将人从黑暗“洞穴”拉出,使人步步趋向于光明。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光明使者呢?

  第一,教育者要明白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让学生获得“灵魂转向”的技巧,而非“把视力放进瞎子眼睛里”灌输教育。教育应让学生真正掌握如何探寻并获得真知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接触“光明”;“授之以渔”,学生凭自己能力解放自己,尽可能不受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让灵魂自我解放。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要让学生习得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者不应是侃侃而谈的纯理论者,而应是巧引学生认知自我的“光明使者”。

  第二,作为一名促使灵魂转向的光明使者,教育者要做主动从“洞穴里走出来的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就有为人民幸福而承受苦楚的“殉道者”精神。并且幸福生活不应是自给自足,而应要引领城邦所有人走出洞穴接触“光明”。所以,教育者应关注整体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应将目光局限于自身生活。实现灵魂转向,要投入教育中,致力于完善“城邦”,实现人人接受光明,人人生活在理性的至善世界当中。

  第三,教育者应使学生明白何者为“火”何者为“光”。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就如洞穴中的囚徒一般,在学习知识获取真理的过程中易受假象扰乱而迷失方向。教育者要担起引导者的责任,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减少影响学生选择的负面因素,做到“拨开迷雾见光明”。教育者要把握学生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学生能否健康向上发展的根本保证。教育者要抓好牵制风筝的那一根线,在不限制学生自由发展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将知识用于正道,造福社会。

  第四,教育者还要善于培养愿意主动接受“阳光”、敢于引用“阳光”的学生。洞穴里囚徒在接近“阳光”的时候会因阳光刺眼而感受痛苦,因而从心理上惧怕阳光,惧怕世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类似的心理感受,从内心里抵触学习,渐渐退缩了求取真知的脚步,也许还会受到“无知灵魂”的嘲笑,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进一步的厌恶。教育者需要从心理上给予学生关怀,让他们真心接纳知识,享受知识所带来的愉悦感。尊重学生、包容学生、赞誉学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放下包袱,感受到“走出洞穴,感受阳光”的喜悦及满足感。

  教育者应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不是应付考试的手段,而是自我灵魂解放的必要路径。要让学生领悟到知识是生活的助手,接受教育是一种享受的权利。在魅惑的社会里教育者能帮助学生指明方向的“光与火”,让学生放下包袱,沐浴阳光,并把阳光分享给其他处于黑暗“洞穴”中的人,照亮社会各个角落。

  其次,在现实世界中,人的认识往往会被外在假象所引诱隔断,并不能认识事物之真实。因此,在自我教育方面,我们如果要使自己发生灵魂转向、遇见光明,我们要有能力辨清真实世界和虚假世界,我们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外物所迷惑的认知,由可见世界转向可知世界,从而过上真实的生活,达到本身灵魂上的澄明,进而体会超灵魂的境界并生于其中。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