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任务,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充分肯定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一、社会进步、人的完善需要文化
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人类不断创新的文化(广义)活动,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基本要素之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文化在人的意识形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强有力的。
1、社会发展需要主流文化支撑。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需要文化与之配合、协调,相互促进,发挥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为其服务。“二为”服务方针,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方向,它要求文化在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等方面,符合这一方向。具体说,文化工作应根据自身特点,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智慧、守纪律、知荣辱的人民方面,尽职尽责。我国历史悠久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有责任继承弘扬它。但毕竟历代社会制度不同,需求各异,有许多内容与现代社会实际不合拍,重点应放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先进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区别其他国家的重要方面,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2、人的心理发展需要。全面提高人民素质,即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中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经长期研究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分别为: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即由低向高发展。概括说,就是由生存的需要到社会的需要,再进入精神的需要。我国古籍《管子·牧民》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潜在需要,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近些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论点。
3、“三贴近”,是满足需要、繁荣文化的途径,是人民享有文化权益的举措。贴近实际,最重要的是要求文化工作贴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即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不是要文化工作者写“政论”文章,而是要用文艺手段,表现人民在建设小康社会中团结奋进、克服阻力和困难的英勇气概,使人民从文化活动中,受到启迪、明辨是非、坚定信念、陶冶情操。回避现实政治生活的文化活动,是没有生命力的,最终会影响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贴近生活,在注意政治生活的同时,应注意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文化形式,与当地民风、民俗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看得懂,直至参与其中,不仅看热闹,还要看门道。从而激励他们追求先进文化的自觉性。这样,贴近群众的要求,也就不难实现了。
传承历史优秀文化,“推陈出新”是必要的。但当前表现帝王、宫廷生活的东西,似乎多了些。没有必要写了“正说”又搞“戏说”。应该把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文化工作者解放思想,应在坚持先进文化方向上下功夫。
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事业特别是文化企业(产业),如出版、影视、音响等迅速发展,一定程度满足了部分人群的需求,应该肯定。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缓慢、文化精品不多的现象,应引起注意。在一些严肃场合,还是《歌唱祖国》、《社会主义好》等老歌,反映改革开放、激励人心的力作太少。不少晚会笑过之后,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二、强化文化支撑
建设和谐文化,需要支撑力量。一是有一支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队伍;二是必须的物质保证;三是众多群众参与。这样支撑才牢固。
1、完善组织,加强队伍建设。发展繁荣公益文化事业,要有组织保证,不论是国家的抑或民间的。国家制订的文化方针、政策要靠各级组织去落实、执行;群众文化要靠组织去运作。单靠广播、电视上号召,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是需人去做的,无疑专职文化工作者是得力的推手。他们多少年来,一直在社区、乡村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他们是推动公益文化活动的尖兵。但让人不理解的是,在“养事不养人”的“改革”口号下,乡镇文化站被摘了,电影放映队不存在了,基层出现了文化荒漠,封建、低俗文化乘机泛滥。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看,保留、建立乡镇文化站(含放映队)是必要的,是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公益文化事业涉及面广、层级需求各异、城乡差别大,单靠基层文化团体单打独斗,难以完成任务。应十分注意做好各组织、团体间的协作工作,形成合力,加固支撑。促进专业文化团队内部协调,如协商制订计划,执行责任人,考核评估等,逐步做到经常、有序、均衡发展。
主动与群团组织、厂矿企业等单位联系协调。这些组织与群众关系密切,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执行力,还有一定的人力、物力及文化资源可以利用。经验证明:他们在推动公益文化事业发展繁荣方面,有需求、有积极性和组织能力,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问题是文化团体要放下架子,主动做工作,而且不是只为筹资才登门。应注意各企业团体公平享有公益文化权益。只要我们在实际服务上做出成绩,不论是职工还是领导层,他们都是欢迎的。我们应主动与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协会的联系,共同开展基层文化活动。
3、切实解决好公益文化事業财力不支的问题。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公益文化事业是非营利事业,投资主体是政府财政支出。三种不同的事业——文、教、卫,义务教育,合作医疗的投入,基本上解决了问题,而公益文化事业组织不健全,费用
来源不足且不稳定,与发展公益文化,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要求不相适应。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大投入力度”是十分正确的。问题是如何尽快落实。
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以政府为主,同时倡导社会各界资助,在国内外都有惯例。如历史建筑寺庙、祠堂、书院、戏台等,大多数为社会筹资修建。今天许多地方的节、会资金也有社会赞助,问题在权力部门的理解和认同上。原则是不能强行摊派,量力而有序地进行。至于有的单位或个人要求出帖、冠名、做广告等,可以协商,无伤大雅。
资金不足,影响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乡村文化站、放映队减少,前面已提到。看来,发展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光有舆论还不行,出台法规才是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阳 44102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