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靖难之役是明朝前期爆发的一场由分配不公引发的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自公元1399年始至1402年以燕王朱棣胜利、建文帝被迫退出历史舞台告终。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中,实力看似远强于对手的建文帝却最终走向失败,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错误的削藩方略、用人方针的不当、优秀将领的缺乏、太过仁慈的性格。
关键词:靖难之役;朱棣;建文帝;成败原因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改年号为建文。同年七月,建文帝就开始着手削弱藩王势力。先后将周、齐、湘、代、岷五位亲王废为庶人,并派遣谢贵、宋忠等将领屯兵驻守于北平周边地区,将北平内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调离。在巨大的压力下,燕王朱棣最终于建文帝元年七月初七起兵造反,掀起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最终以建文帝被迫退位而结束。看似强大的建文帝一方最终失败,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错误的削藩政策
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仅三个月后,就开始着手削藩,将周王朱橚废为庶人,迁至云南。建文帝刚登基就采取强硬措施削减藩王势力,致使人心浮动。过早的削藩决定更是在建文帝没有充足实力的情况下激化了藩王与朝廷之间的矛盾,导致藩王与朝廷之间过早决裂。在削藩政策上,建文帝并未采取如汉武帝《推恩令》的相对缓和的策略,而是削废并进,以中央的权力强制废除藩王地位,使得藩王人心惶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在靖难过程中本应协助朝廷对抗敌军的众藩王纷纷按兵不动甚至反戈一击。在削藩顺序的决定中,齐泰想先削弱实力最强的燕王,但黄子澄却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主张先剪除燕王的羽翼再着手削藩,而建文帝也采纳了他的建议。自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建文帝开始削藩一直到次年七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建文帝在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削减了五位亲王。这看似剪除了燕王的羽翼,实则是给予了燕王充足的准备时间。朱棣在这一年的时间内训练士兵、铸造兵器,在建文帝着手于削减其他藩王时就已做好了发动靖难的准备。当黄子澄与齐泰准备削燕时,建文帝却又认为“燕王智勇,善用兵。虽病,恐猝难图。”并听从黄子澄的建议将原在京城的燕王三子放归。建文帝削藩,既没有事先完备的准备,也没有确定的目标,没有做到削燕时攻其不备,给了燕王充分的准备时间。没有正确适当的削藩政策,是靖难之役建文帝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用人方针的不当
建文帝即位后,任用黄子澄为太常寺卿、齐泰为兵部尚书、方孝孺为翰林侍讲,一同商讨削燕之事。燕王起兵后,以北平为中心南下进攻。建文帝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八月初,耿炳文率领军队到达真定,遭到燕王伏击,耿炳文遂坚守城池,迫使燕王撤兵。但黄子澄却建议以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以代替耿炳文的指挥位置,建文帝便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让其率五十万大军北伐,并赐“便宜行事”之权。这些权力的给予使李景隆越发自大,刚愎自用,最终在白沟河被燕军大败,前后损失兵力十余万,导致朝廷难以组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使得攻守形式逆转,也致使南军错失了最好的战斗时机,最终无力回天。建文帝缺乏赏罚分明的决心,在李景隆兵败后,建文帝念其是亲信没有惩治他,最终导致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使朱棣不费吹灰之力占领南京。建文帝任人唯亲的用人方针更是加速了失败,在靖难过程中,建文帝几乎将黄子澄和齐泰的建议全部采纳,而忽视并拒绝采纳了许多对战事有利的建议,他因李景隆是自己至亲而给予他“便宜行事”的特权,却因许多能臣与自己关系不密切而不加重用,甚至因徐辉祖是朱棣妻弟而将其召回京城并加以控制。这样的不合理的用人方针致使建文帝失去了许多能臣悍将,导致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的最终失败。
三、优秀将领的缺乏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避免功臣危及子孙的统治,大肆屠杀功臣,洪武四大案使开国时期的能臣武将只剩下寥寥数人,同时牵连了大批新一代的优秀将领。朱元璋屠杀功臣的策略固然避免了功臣危机皇位,但同时也导致了靖难之役中朝廷拥有的优秀将领少之又少。靖难初期,长兴侯耿炳文担任指挥,对燕王采取防御战略,虽使得燕军无法攻破防线,但也未取得有效的战果。当统帅更换为李景隆后,防御燕军更为困难,朝廷军队节节败退。十月,李景隆率大军直趋北平,却因指挥不当几次错失时机,在城内守军的殊死抵抗下放弃攻城,退守山海关。十一月,燕军与南军会战于郑村坝,南军被冲破七营,损失十余万人,撤回德州。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军又与燕军会战于白沟河,虽有平安等人重创燕军,但由于李景隆因疑有援军而减缓攻势,导致南军被前后夹攻,大败而归,投降十万余人。五月,南军残存的十余万兵力于济南被燕军击溃,李景隆溃逃。至此,南军六十万大军消耗殆尽,战争的局势已基本确定,纵使靖难后期的盛庸、铁铉等人对燕军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但最终也无法改变战争的大体走向。反观燕王一方,由于长期位于边疆对抗北方游牧名族,燕王拥有以张玉、朱能等人为首的一批优秀将领,朱棣本人也是一位极其优秀的军事家,即使在靖难过程中损失了许多将领也没有让燕军出现缺乏将领的情况。朱元璋屠杀功臣的行为虽保证了功臣不会危及到子孙后代的皇位,却也直接导致靖难时优秀将领的极度缺乏,大大影响了战争的走向。
四、太过仁慈的性格
《明史》记载朱允炆“复佐以宽大”更改洪武年间的法律使
“天下莫不颂德”。建文帝宽厚仁慈的性格使当时的百姓和睦,天下安定,但太过仁慈的性格也最终导致了建文帝在靖难中的失敗。在靖难的过程中,建文帝不让手下将领杀死朱棣而只是要求将其活捉,因此朱棣可以多次死里逃生甚至肆无忌惮地在南军军营四周侦察,而将领们却因有皇帝的命令只得按兵不动。而朱棣作为谋反的藩王,心知自己一旦兵败就只有死路一条,只能破釜沉舟。在面对李景隆惨败而归时,建文帝也未能听取大臣建议诛杀李景隆,最终让其有了开城迎敌的机会。建文帝不像朱棣一样心狠手辣,而是因为自己的仁慈错失了许多本可以扭转战局的机会,性格上的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靖难的成败。
总之,靖难之役最终以燕王胜而建文帝败为结局,主要有以上四点原因,正是建文帝在多个方面与燕王的差距,才造成其最终惨败的结局。靖难之役使建文帝被迫退出历史舞台,燕王朱棣登上皇位。同时,这场战争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朱棣在登基后大力发展经济,重用优秀人才,为明初“万国来朝”的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明代社会的进步。
指导老师:邹子东
(作者单位:湖南省祁阳县第一中学,湖南 祁阳 42610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