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职院校班级团队建设管理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4776
文晓龙 薛彬

  摘要:现代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强调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实现班级团队建设管理。在班级团队建设管理的过程当中,作为班主任应当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体会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从而实现自主管理。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班级团队建设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团队建设管理;有效策略

  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基础,其管理的整体质量决定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以及教学质量,因此在高职院校进行班级团队建设管理尤为重要。每一个班级都应当有一支优秀的团队,通过齐心协力来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而作为班主任、辅导员也应当树立良好的形象,制定准确的班级目标,发挥学生能动性,从而推动班级整体的良好发展。

  一、高职院校班级团队建设管理的意义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逐步增多,学生管理人员不足,管理力量相对薄弱,学生的素质更是层次不齐。因此如果一味地按照普通院校的管理方式是行不通的,我们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脚步,将学生的管理当作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只有真正的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学校管理观念,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健全学生各方面的人格,才能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职教育得到可持续的发展。通过班级团队建设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在提升综合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也挖掘了每一位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班级构建成一个凝聚力强且健康发展的集体,从而推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因此高职院校班级团队建设管理有其独特的意义[1]。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一些班级的管理比较重视“刚性管理”而忽视了班级团队建设管理,班级的管理以老师的主观意识和各种繁琐、教条化的管理制度为主,对学生的行为和学习管的太多太死,只是注重班级的表面纪律,忽视了班级内部的多样性,不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这种管理难以让学生真正的服从,导致老师在和不在两个样,缺乏自觉和自律性。班级团队建设管理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打动学生的心灵,来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机,诱导情绪,使学生对学习有相对积极的心态。

  二、高职院校班级团队建设管理的策略

  (一)开展班級活动

  高职院校班级团队建设管理,需要通过各项班级活动实现,这不仅仅应当包括班级的教学活动,还应当包括课外的实践活动等等。因此作为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在活动的过程当中给学生足够的自由,使其在体验学习乐趣的同时,实现自我管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同学和教师,因此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实现自主管理[2]。例如作为教师,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班级拓展活动或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并发表自身的意见、建议,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实现班级团队建设管理。

  (二)评价标准多元化

  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当更加的注重学生的发展性的评价。我们不应当仅仅关注学生的个人成绩并对其进行评价,还应当综合的参考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应当改革评价的标准和内容,这种仅仅依靠学习成绩来进行学生评价的方式应当被摒弃,我们应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从而有效的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和提升。因此在引导学生走向自主管理,实现班级团队建设管理的过程当中,我们应当不断地丰富评价的方式和内容,在进行学生评价的过程当中,注重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充分的发挥每位同学的长处,最终实现班级团队建设管理。

  (三)将班级管理的机会留给学生

  学生实现自主管理与班级干部团队建设是密切相关的,只有班级干部正确的起好带头作用才能够使得班级更有团体性,减少了学生之间的矛盾,使得班级的团队精神得到更好的升华。在建立班干部队伍之后,教师引导多次的组织班级干部制定有关的管理方案,共同的为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做出努力。与此同时,建立班干队伍也能够有效地通过班干部的作用来影响学生,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普遍都是由班主任带头,或是将一些琐碎的工作交给班委,很少会有机会使得学生真正的参与班级管理,这也为引导学生走向自主管理的时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很多学生对于班级的管理缺乏自信心,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当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为引导学生走向自主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班级拓展训练或者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由班委集体商讨,这样既能够锻炼班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还能够增强班委的向心力、凝聚力。我们还可以通过采取班干部轮换的方式,提升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自信心。首先我们可以用选举的方式获得每一位同学的申请。其次,班主任可以要求每一位申请的学生做一番演讲,可以说说自己对这一岗位的认识,或是以后将怎样为大家服务,最后由学生进行投票,每一位班干部的限定为一个学期,下个学期再重新选取班干部。这种轮换制度有很多好处,例如班干部是同学自愿选出来的,因此学生也更加乐意服从他们的管理。除此之外,班干部相比较教师而言,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了解和交流,他们更能够明白班级内部的大小问题,再者,无论学生能否获选,对他们个人而言,有很大的帮助,在提高自身自信心的同时,也会积极的主动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从而提高班级的整体管理水平。

  (四)加强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融入班级

  班级文化是指一个班级内学生共同形成的价值观、学习观、行为习惯的总的体现,班级文化能体现一个班级的学习精神和总体面貌,是一个班级的班魂,对学生具有引导、约束能力,无形的教育着学生。高职学校通过加强相应的校企合作,建设良好的沟通平台,将企业文化带入班级的建设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习惯,可以开展多种社团活动及学校活动,安排企业人员进行讲座,通过讲述创业、从业的真实事迹来感染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传播途径,如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使学生对企业文化有逐步的认识。

  (五)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规定和制度是进行各项教学活动的首要条件也是重要保证,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一起来完善班级班规,并且要求学生通过遵守班级班规,从而实现自我的管理。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可以从学生个人以及班级的集体角度出发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行为,除此之外,我们应当严格的执行相应的班级班规,每一阶段都要进行考核评价,在制定班级班规的过程当中,作为教师也应当多方面的结合学生们的意见。这样才能够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当中,提高对于班级班规的认同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在不断的上升,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在进行教学管理的同时,也应当引导学生实现自主管理,作为班主任、辅导员,应当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好、开展好班级活动,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从而更有效的实现高职院校班级团队建设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友华.网络环境和大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团队建设[J].文教资料,2018(31):133-134+117.

  [2]裴启超.基于核心素养的班级管理团队建设[J].江苏教育,2018(07):59-6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