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近几年对教育投资的不断增加,高等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的房产建设也得到的高速发展。与此同时,高校房产管理的复杂性也愈加突显。本文从高校房产管理的复杂性入手,对其原因进行浅析,便于高校房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高校房产管理;复杂性;经济制度
高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无论是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顺利举行或是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都需要一定的工地资源、公共设施、公有住房等房产资源作为硬件设施。多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开展,高校的房产管理制度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因多年来在改革中积累了很多问题,高校房产管理过程极具复杂性,仍面临巨大的问题和挑战。
一、 我国经济体制和住房制度的改革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整,微观方面各种制度的调整也如影随形。高校房产制度也根据经济体制和住房制度的调整而调整,随其完善而逐步完善。要探究高校房产管理的复杂性,需要先探讨我国经济体制以及住房制度的改革历程:
1、第一阶段:从1949到1978,建立发展计划经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党和政府着手于对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和改革,旨在创建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经济体制。经过“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新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形成。之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期,经济决策出现一系列重大的错误,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困难,到文化大革命十年间,计划经济体制在曲折中发展。
在这一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中,我国住房制度发展相对比较缓慢。根据相关资料,国家在这三十年内投入了七十四亿元巨资建设住房,但仍不能满足城镇职工居民的需求,同时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福利分房制度,国家和企业为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延缓了我国住房建设的进程。
第二阶段:1978到1992年,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意识到计划经济的弊端,1982年十二大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1992年十四大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商品经济制度的确立,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伟大历史转折,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国民经济空前繁荣,国家的综合实力迅猛提升。
在这一阶段,国家和企业一方面增加住房投资,加快住房建设步伐,另一方面开始探索改革住房制度。1988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1991年国务院要求将现由公有住房租金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到成本租金;在规定住房面积内,职工购买公有住房实行标准价。房改的总目标是从改革公房低租金制度入手,从公房的实物福利分配逐渐转换为货币工资分配,使住房成为商品进入市场,实现住房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第三阶段:1993年到现在,市场经济时代
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消除体制性的障碍,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积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2)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3)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4)建立和完善全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要尊重市场规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
这一阶段的住房实行分配货币化,国家调整了住房投资结构,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2003年以来,中央一方面继续推进住房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
二、 高校房产管理的复杂性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下,高校房产管理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发展。
在第一阶段,国家的经济建设主要是建立和发展计划经济,高校的房产管理制度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经济体制建设。在这一时期,行政机关决定着高校房产建设的土地使用、建设高校资金的拨付、高校房产的转让等,行政机关通过贯彻落实一系列的政策和行政指令,使高校房产管理制度朝全民所有方向前进。因此,这一阶段高校房产管理制度几乎被行政指令所取代,而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房产管理制度无法在创设方面有所突破,高校的房产管理采取行政请示和行政批复。同时在福利分房制度下,无论是高校还是教师对房产均没有所有权。
在第二阶段由计划经济转向商品经济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民所有制开始出现私有制的经济,同时对宪法进行了修正“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護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这一阶段国家和企业都增加了住房投资,高校的房产管理制度也从严格的行政指令和政策中开始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各所高校在逐步适应商品经济的背景下,开始探索高校房产制度的建设。在商品经济的引导下,高校房产坚持在公有制的原则下,掌握自主管理房产的权限。在此期间,高校对其一部分房产依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政策指引进行管理,一部分房产由高校自主管理。尤其是高校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自主兴办了一些事业。对于这些高校自主兴办的实业,一般采用的是高校自主管理政策,而对于一部分如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教职员工宿舍等设施,采用的则是由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赋予了高校对房产一部分管理的权限,高校的管理者也开始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开始日益重视对高校房产的管理。
在第三阶段市场经济下,高校房产制度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房地产管理制度的法律制度和原则随我国对房地产的法律调整开始,正式步入法律调整阶段。与之相适应,高校房产管理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下,我国高校的房产也形成了多种管理模式,(1)完全依赖行政主管的意见才能处分的房产。这部分房产的产权名义上归高校,实际上仍由行政部门主管。(2)法律禁止处分的房产,这部分房产有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高校不能对其进行作为。(3)高校享有所有权的房产,这部分房产高校可自主进行转让,但只能在高校教职工间进行。
我国高校房产管理的复杂性,是在我经济体制和房产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日积月累所造成的。在探究其原因的过程中,要学会分析其利弊,并用于指导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树民,蔡敏,刘莉,樊庆文.高校固定资产过程管理中的节点控制[J].经济师,2008,(3).
[2]王江涤.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科技与管理,2008,(3).
(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资产管理处,辽宁 沈阳 11016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