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满足需求,以自媒体为载体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自媒体;隐形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正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传统的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在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隐形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自媒体的出现正好为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 隐形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隐形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通过隐蔽、含蓄的方式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隐蔽性、灵活性和不确定性。但究竟以何种载体开展隐形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最大问题,而自媒体的出现弥补这一缺点。
二、 自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自媒体具有平民化、个性化,低门槛易操作,交互强传播快等特征。
三、 自媒体的特征及其对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自媒体的交互强,传播快的特点,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交互体验。自媒体能让教育者采用一对一,或是一对多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也可利用自媒体迅速对教育信息传播效果进行反馈,这无意间增强了两者间的互动关系,拉近了心理距离,实现了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转换。
2.自媒体的丰富性和个性化,增加了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在自媒体的时代,教育者可以利用文字、图片、音频等形式进行传播各种信息,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增加了教育信息的含量,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自媒体的低门槛易操作特点,打破了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空界限,为教育者提供更加简便快捷的方式。据调查统计,高校大学生基本上人人都有自媒体,并且每天最少2-3个小时在运用自媒体,这就为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会。教育者可以打破以往在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任何地点、时间都可以进行教育,这无疑扩大了教育空间的时效性和广阔性。
4.自媒体的碎片化和娱乐性,为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性带来一定挑战。自媒体的“自”是一把双刃剑,在突出个性化同时,也使信息出现碎片化特征,自媒体缺乏“审核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随想随发信息,导致各种表达“肆意”扩散,传播内容严重碎片化。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本是一种规范的教育,适度改变教育方式有利于教育的效果,但如娱乐化过度蔓延,以娱乐的态度衡量一切价值,会让学生过度追求娱乐而使人生浮于表面,放弃对人生深度的思考,以无规矩为规矩,无原则为原则,这样使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性被削弱。
四、 如何利用自媒体加强隐形思想政治教育
(一) 搭建思想政治教育自媒体平台
1. 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号
自媒体的碎片化导致了信息的随意性,如何让大学生能正确辨别信息真假,接受更加正确的信息。可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专人负责,定期发布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开展以爱国、传统文化等为主题的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2. 打造“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平台
充分发挥“大学工”的优势,动员学工系统、团学系统、党建系统建立相对应的受众微信群,QQ群,发布符合学生的需求及兴趣爱好的信息,从而达到情感上的认同。同时整合微信朋友圈、微博、QQ群的各类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和谐共振的自媒体载体合力,努力打造一个多方位、多维度、纵深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综合平台。
(二)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1. 组建“大学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高校学生众多,单单只靠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远远不够,因此要组建“大学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充分利用班主任、专职教师资源共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增强队伍的自媒体意识,动员高校教育工作者主动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中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掌握话语的主动权,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其次适当提高“大学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理论水平,通过“党课”、“专业培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2. 培养一支学生自媒体领袖
勒庞认为“一切群体动物有着服从头领的本能需要。”①人类也不例外,特别是学生还处在价值观还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意见领袖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从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中选择最具有影响力的学生成长为自媒体领袖,利用自媒体平台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号召力,起到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
(三) 建立各种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更加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因此学校应在建立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监督机制、管理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只有明确了相关规则制度,才能让自媒体在隐形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趋避存优,尽可能发挥自媒体的优势加强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
[注释]
①[法]古斯塔夫· 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98.
[参考文献]
[1]周晓虹.自媒体时代: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J].新闻界,2011(4).
[2]许一飞.网络民意对党的考验及应对策略[J].科学社会主义,2013.
[3]陳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