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践育人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本文介绍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结合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构建和探索“一导、二师、三保障”的实践育人模式,旨在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一导;二师;三保障”;育人模式;实践研究
一、“一导、二师、三保障”育人模式解读
“一导”是指辅导员对学生的引导与劝导,保证各个年级都配备专兼职辅导员。
“二师”是指聘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教师做为思想政治导师和选聘学院专业教师做为学生的专业导师。
“三保障”是指做好学生就业工作保障;做好学生考研、考公务员、专升本保障;做好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保障。
二、“一导、二师、三保障”育人模式实践
(一)“一导”育人模式的实践
1、辅导员坚持对学生进行“导学”教育
辅导员始终坚持对低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引导低年级学生由督学到自学的转变、在校时间的有效分配、综合技能的锻炼、课外活动的参与。
2、辅导员坚持对学生进行“导研”教育
辅导员始终坚持对大学三年级学生进行研究能力的引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学术研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3、辅导员坚持对学生进行“导航”教育
辅导员始终坚持对大学四年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引导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使毕业生尽可能实现顺利就业。
(二)“二师”育人模式的实践
1、思政导师坚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思政导师对所聘任学院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从正面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思政导师坚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思政导师积极对所聘任学院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教育学生不忘初心、努力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3、思政导师坚持对学生进行世情、国情、党情教育
思政导师结合自身形势政策课内容,针对所聘任学院学生进行系统的“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4、专业导师坚持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教育
专业导师坚持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制订符合自己专业的学习计划,充分掌握专业知识。
5、专业导师坚持对学生进行学术引导教育
专业导师坚持对学生进行学术引导和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学术研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文献检索的能力。
6、专业导师坚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与考研就业指导
专业导师坚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与考研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使毕业生尽可能实现顺利就业。
(三)“三保障”育人模式的实践
1、就业工作保障
(1)积极开展校地、校企、校所合作,加强就业市场建设
积极开展校地、校企、校所合作,不断探索和创新合作模式。学校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于企业联合建立“大北农班、禾丰班、吉利班”等。学校主动出击,全面搜集就业岗位信息,组织校园内专场毕业就业洽谈会,扩大信息来源通道。
(2)开发就业市场,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
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在就业市场中的积极作用,以基地建设,拓展就业市场,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
(3)开拓思路,拓展新的平台
有效依托和利用吉林、長春地区就业大市场,依托区域就业市场,合力打造校地合作模式,重视发挥网络无形就业市场,通过就业信息网和微信平台等有效载体,扩大学生就业市场,增加学生就业机会。
2、考研、考公务员、专升本保障
为考研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习环境,学校分别在A、C、D三个教学楼、图书馆、公寓设立并开放考研、考公务员、专升本等专用自习室3间,在复习冲刺阶段公寓考研、考公务员、专升本自习室通宵开放。
为考研、考公务员、专升本的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学校根据学生考研、考公务员、专升本课程的实际需要,适当调整考研、考公务员、专升本学生的教学计划,为考研、考公务员、专升本学生的基础课、专业课提供教学保障。
为考研、考公务员、专升本学生创造良好的图书资源,学校筛选、收集其历年考题复印留档,组建考研、考公务员、专升本试题资料库,并鼓励已考取考研、考公务员、专升本的同学将自己的考研、考公务员、专升本复习资料捐赠给学校,支持学校考研、考公务员、专升本图书资料室的建设和发展。
3、创新、创业工作保障
(1)加强领导,健全创新创业工作的机制
学校实施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出台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大学生创业活动实施方案》等制度,学校每年设立20万元创新创业专项经费,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费用需求。
(2)结合实际,出台创新创业活动的鼓励政策
一是设立奖励学分,将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和学科竞赛取得的成绩作为奖励学分计入总学分。
二是实施课程转换,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培训成绩合格的学生可顶替选修课程学分。
三是创新创业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在入党、学生干部选拔、各类评奖评优等方面学校优先考虑。
四是择优推荐创新能力强,品学兼优,业绩突出学生实现高端就业,协助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同学推广转化创新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实现创业梦想。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吉林 1320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