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包括民主价值观和民主制度初步设计两个方面。价值观仍然是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正义;对于民主制度初步设计有:社会自治;提倡普选制,并随时罢免,议行合一,提倡廉价政府;政治公开化,民众监督。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民主制度
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平等不仅应当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①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形态),马克思说:未来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②。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所有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致的。
马克思指出:“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③。马克思认为,自由需要社会和国家的完全民主化④。
马克思、恩格斯将“正义者同盟”改造为“共产主义同盟”,说明正义者同盟纲领最接近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马克思认为,正义理念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于人的自由与解放。恩格斯认为正义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首要价值所在。
马克思主义对民主制度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奉行社会自治的理论,指出了一条消灭国家而达于完全的社会自治和个人解放之途。⑤马克思、恩格斯反对一切形式的国家,并不因入主者阶级属性的不同而改变对国家的态度,而是将国家消亡作为建立社会自治、实现个人解放的条件。
马克思提出了“真正的民主制”概念。他说:“在真正的民主制中政治国家就消失了。……”⑥马克思一直把民主看作是高于现有国家政治形式的形式, “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
⑦。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管理的过程就是“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⑧。
马克思指出,国家权力神秘化,是权力转化为货币的绝妙手段,权力的垄断者总是力图使国家权力成为公众无法涉足的“彼岸世界”。马克思进而提出政治公开化原则,以此打破旧政权的神秘性,为民众监督创造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使用的“专政”一词,并不与“民主”相对立。
马克思主义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一词是作为民主运动的一部分提出的。马克思所追求的无产阶级专政,作为无产阶级统治,这种统治也不能是少数人的统治,而绝非个人专政、集团专政;并不能作通常所谓的小集团或政党统治的理解。它是指占人口大多数的成年人对社会和国家的民主支配,马克思倾向于设想将来的新政治机构是所有人都可以进入,完全透明和公开变化的⑨
马克思十分赞赏巴黎公社政体,称他是“新世纪的曙光”。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公社是一个实干的,而不是议会式的机构,他既是行政机关,同时也是立法机关(马克思主张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法官和审判官,也如其他一切公务员一样,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另一方面,如果用等级授职制去代替普选制,那是最违背公社精神不过的。并且早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的文件中规定德国革命的基本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民主共和国。实现普选制,建立人民武装。
恩格斯也指出,巴黎公社已经证明,民主共和国要求“把一切政治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议机关之手”。
马克思设计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模式
社会主义:1、行政和立法职能合一;2、所有政府人员通过选举产生,由全体選民任命和罢免;3、选举和罢免地方行政长官、法官以及全体行政人员;4、在委员会框架内实行完全地方自治。
共产主义:1、消除立法和行政职能(不再需要)并为一个以生产自由平等的联合体为基础,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2、通过轮换和选举分配行政事务,人们充分展示他们的能力,以他人的自由作为唯一的限制。国家的政治职能日益消亡,社会管理职能日益增强。“对人的管理”为“对物的管理”取代,即“国家消亡”;公正原则逐渐实:“从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变为根据每个人的需要”;社会和国家将完全合一的生活方式;人们将共同管理他们的共同事务;政府、立法、司法机关将不再需要,阶级政党也早已消亡。自治甚至民主也成为多余。
但是马克思很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详细论述。“未来的乐章”不可能也不会事先谱好。
提倡廉价政府和自治,马克思在评价巴黎公社时,认为“公社实现了所有资产阶级革命都提出的廉价政府的口号”(美国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总统就提出实现“廉价政府。)。那么怎么才能实现廉价政府?马克思认为,除了防止政府官员从人民的公仆变为人民的主人外,“国家必须限制自己的开支,即精简政府机构,缩小其规模,尽可能少用官吏,尽可能少干预公民社会方面的事务”。马克思还指出,建立廉价政府不是革命的终极目的,而只是伴随社会主义制度产生的必然现象。巴黎公社所采取的某些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约的发展方向。他们除了主张新政府的政治制度应实行普选制、监督制、低薪制外,还主张“旧的中央集权政府”应“让位给生产者的自治机关”。他们曾赞赏过圣西门的以社会自治为中心的“小政府”。当然,这并不是要政府放弃管理,相反,“那时还会给中央政府的为数不多然而非常重要的职能,则不应该象有人故意捏造的那样予以废除……”
马克思对待资产阶级民主的态度也较为全面。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民主提供着民主的进一步发展,直至国家最终消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马克思称赞《独立宣言》是世界第一个人权宣言恩格斯针对人们对“三权分立”的崇拜,指出“事实上这种分权只不过是为了简化和监督国家机构而实行的日常事务上的分工罢了。”显然,恩格斯也表明了一个道理:国家机构之间是需要分工的。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在广泛吸收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的科学性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都存在相对性,很多是不完全科学的;同时理论与实践不可能是完全统一的,理论与实践往往存在差距,甚至差距很大。社会发展是众多理论、制度交融、创新而成,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结果。列宁要求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全部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恩格斯指出,历史的发展是由无数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合力。
古希腊政治家亚里斯多德指出,赞成私有,但反对收入分配过分不公。马克思逝世后,资本主义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不断改革与发展,国家对经济调控作用(即计划经济)逐步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选举权不断扩大并实现普选。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相互促进,总体上吸收世界众多国家合理经验,最接近人类社会“无数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合力”,政治、经济、文化民主化、科学化、国际化不断进步、发展,越来越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吸收、运用。
西方国家保障人权、“主权在民”即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包括有产阶级、官员),远比无产阶级专政更具有全面性、科学性;“议行合一”如果没有多党竞争、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机制,不利于权力分工和监督。资本主义国家竞选制、权力分立与制衡、多党竞争、代议制、考试制、民意、第四种权力——媒体等,确保民主与稳定,最终达到权力权力属于人民;也有利于反对权力腐败;教育、科技高度发达,国民素质、社会道德进步、发展。
在苏联、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深受马克思主义早期消灭私有制的理论影响,违背马克思恩格斯后期提倡对地主资本家财产实行和平赎买政策,在财产被无偿剥夺后没有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第一国际、第二国际自由地加入、争论、解散,而苏、中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对党内、对民众出现暴倾向。这些侵犯了人权,造成了大规模的人道灾难;建立的社会制度很大程度上背离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和民主制度设想。宋教仁指出,爱国也要爱民主,反封建也要反专制。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1948年,毛泽东指出,不必搞资产阶级议会制和三权鼎立等,这些东西袁世凯、曹锟都搞过,已经臭了。袁世凯排斥议会制,搞帝制;曹锟是利用议会制搞贿选。不是议会制本身不合理。但是,当1956年斯大林暴政被公开后,毛泽东又感叹:象斯大林问题在美英法等国不可能出现。这实际上又承认西方民主政治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但是,毛泽东继续利用苏联尤其是斯大林模式,制造了更大、更多、时间更长的冤假错案、人道灾难。
苏联、东欧因广大民众反对特权与腐败,有些政治势力为了维护自身特权继续维护不合理政治制度,有些借改革追求个人权力、追求本族利益,1989—1991年间实行和平演变,倒向资本主义制度,很多国家解体。
中国改革开放后,主要在经济领域开放,利用外资;但是,民主政治改革难以进展,导致中国教育、科技落后,产业结构处于世界中低端;没有建立民主、科学、廉洁、廉价的政治制度;官职选择上不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机制;权力终身制、家族化、派系林立、个人崇拜、任人唯亲,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司法腐败……。这些违背马克思主义提倡普选制、人民监督权、议行合一、廉价政府、低薪制(巴黎公社基本做到)、轮换制、政治公开化、反对个人专政和集团专政;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功能不断下降、社会管理功能不断上升的社会发展趋势。这些完全违反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思想。
总之,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主要来源于古希腊以来西方世界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部分合理的因素被资本主义吸收、融合,不合理的因素被资本主义制度所抑制。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合理部分与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相近(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与制度更全面、更科学、更具实用性),与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相距甚远。全体中国人应不断探索、发现人类一切有价值的民主理论、民主制度(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政治理论、政治制度相结合,并加以创新,促进中国民主政治不断进步、发展,建设民主、科学、富强、法治、文明、人民幸福的新中国。
[注释]
①《现代西方思潮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51頁,
②④⑨《民主的模式》,[英]戴维·尔德著,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75,第191,第335.
③,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1,282页。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安徽 安庆 24600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