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的范式下,着重从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出发,以读者为中心,对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进行范式解读。使读者能够填补文本的“间隙”和“空白”,并达到读者自身“期待视域”下对文本具有特性的阐释和评价。这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丑陋面目,而且也是对社会道德、女性命运、人生观的读者意义的再创造。
关键词:读者反应批评;悲剧;范式解读;期待视域
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
1970年,《文学在读者:感受文体学》(Literature in the Reader: Affective Stylistics)一文的发表是费什“读者反应理论”正式产生的标志。读者反应理论是在接受美学思潮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文学理论。读者反应批评是以注重对读者接受为研究对象而非作品本身的一系列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概称,重点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意义创造的重要作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认为,文本实质性的意义存在于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读者是使文本产生意义的关键,应将诠释权交给读者。强调读者根据自己的个性主题主动地理解文本,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文本会有不同的反应。强调文学作品是读者和本文共同作用的结果,注重对二者双向交流过程的分析研究,实现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由作者中心和文本中心向读者本文中心的转向,开启了文学批评的新范式。其说以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的理论为主。伊瑟尔认为“20世纪以来的文学愈来愈突出读者在审美接受过程中的主动的创造作用。阅读不再是被动的感知,而成为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活动。读者角色的这一转变无疑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划时代的转折。”
二、苔丝悲剧之读者反应批评范式解读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文学史上蕴涵最深的悲剧小说之一。自从1891年出版以来,这一长篇小说,就受到读者的喜爱和批评家的广泛关注。批评家们曾用不同的理论对小说进行大量的阐释。
下面就以哈代《伯德家的苔丝》作为一个文学文本,将之纳入到读者反应批评的范式中进行解读。首先要把焦点放到阅读这一作品的人身上。这一作品的意义就在于它被解读的动态过程,而不再是一个具有固定客观意义的静态存在。女主人公苔丝美丽而又年轻的生命终结,造成其悲剧的普遍的原因是资产阶级的社会背景。哈代通过法律判处苔丝死刑的描写,把主人公毁灭的真正原因从神秘的命运移到了现实世界。作品在资本主义发展给英国偏远农村个体小农经济带来深重灾难的背景下,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英国农村急剧变化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思想和精神的变化。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在各种矛盾和危机面前,作者写出了对当时一些最严峻的问题的关切和同情,揭露了禁锢大众思想、强调贞洁、压抑妇女社会地位的虚伪道德。
在读者反应批评的范式下,文本的意义决不局限于这一中心思想,而是开放于读者的解读。以下是三种读者的解读:
1.苔丝自身的原因
读者认为苔丝生命的断送和她自身的原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具体来说有两种:1、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法律意识:苔丝的妈妈是农村家庭主妇,没受过教育;爸爸身体不好,有点小钱就要到小酒馆喝上几杯。苔丝出生在这种背景下,只受过六年的小学教育,文化水平很低,这就决定了她缺乏法律意识。2、自身的软弱,缺乏坚定性:她身上缺乏必要的力量,如果她能够坚定些,能摆脱对社会的依附,对男人的依附,独立意识更强些,如果她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也许其命运可以改写。受了玷污,只能是逃,选择离开亚历克,她也知道自己软弱,她对亚历克说:“因为自己的软弱,这么厌恶自己,憎恨自己!……我只不过一时间被你弄花了眼,仅此而已”。她的软弱,不坚定性,独立意识不够强,对男人的依附,缺乏对自己命运操纵的力量,致使她被送上了绞刑架。
2.苔丝周围人的影响
读者认为苔丝身边的人也有意识的导致了这一悲剧,苔丝的父母、安吉尔和亚力克在苔丝的悲剧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她的父母的私心,是苔丝悲剧的开始。苔丝的父亲懒惰,母亲无知。因为对房子的需求,苔丝的母亲贪婪地想要自己的女儿去与一个伯德家的贵族家庭攀亲,这就把苔丝推到了堕落的道路上。她的父母希望通过婚姻来提高苔丝的社会地位,而她肤浅的认识完全没有顾及苔丝的利益。苔丝父母的专制引发了苔丝悲剧的人生。亚力克在很大程度上是苔丝悲剧的直接原因,他引诱并强暴了苔丝,这给了苔丝不断地恐惧。他看起来像个绅士,实际上却是个趁机占便宜的伪君子,他总是在苔丝深陷困境时及时出现并给予帮助,看起来他非常善良并乐于助人,其实他只是贪于苔丝的美貌,想占有她。所以当苔丝的丈夫离开她时,他放弃了做牧师的信仰,劝说苔丝回到他身边并承诺帮助他的家人,这就引发了苔丝的犹豫,当听说安吉尔永远不回来时,她失望地投入到了亚历克的怀抱。安吉尔是苔丝悲剧的另一个重要人物。起初他向苔丝表达爱意,把苔丝当作天使一样地守护,当后來他得知苔丝和亚历克的过去时,就逃避去了英国,安吉尔不能接受苔丝的不幸。安吉尔的固执与荣誉感不仅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不能跨越的鸿沟,对于苔丝也一样。尽管他在收到苔丝恳求信后并没有立即回来,虽然最后安吉尔回来并接受了苔丝,但他的归来又为苔丝悲剧的人生添了一笔。
3.不公正的法律制度
读者认为不公正的法律制度也是导致苔丝悲剧的一个因素。在《苔丝》出版后,曾被攻击为“不忠,不贞,淫秽”,因为在维多利亚的时代,男人与女人在婚姻爱情上的地位是永远无法平等的;而三角恋爱关系以及离婚、外遇、婚外关系之类,也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苔丝正是这种不公平的伦理观和道德观下的牺牲品,她的整个一生都是在强迫和暴力下生存,社会和法律都认为那些侮辱和迫害苔丝的人是正当的,因为她不能自卫。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法律制度都是以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承认剥削阶级压迫人民的权力为前提的,是为维护其反动统治服务的。亚历克在乡野称霸,为非作歹,却受到法律的保护,而最后,当苔丝有生以来第一次进行自卫时,从同样的“刑律”观点看来,“一个纯洁的女人”就变成罪犯了。因为苔丝不属于有产阶级,从她出生之日起,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就剥夺了她过正常人生活的权利,现在又剥夺了她所残余的唯一的东西——她的生命。
这部小说的价值就体现在读者的不同解读中,读者的解读就是其意义,就构成了这部作品,而不是唯一的固定的理解: 抨击资本主义社会,体现作者写作特色。所有可能的解读在读者反应范式中都被认作是有意义的。但是这些不同的解读中却有着一种潜在的一致性,即这篇小说中体现的苔丝命运的悲剧。造成这种解读的一致性是因为读者作为人是这个大共同体中的一员,有着体验和解读感情这种本能的共同性,这就是读者反应批评中的“集体共同性”。但是在解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个抽象的,理想化的读者,它是对众多读者的一个抽象。
三、挑战读者的“期待视域”
由于读者各自的理解能力、鉴赏水平、评判标准甚至个人喜好不同,导致他们各自的期待视域也不尽相同。尧斯认为,读者通常带着一种期待视域去接受文本,期待视域包括既往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它既是阅读得以理解的基础,又受其限制,作品的理解过程就是读者的期待视域对象化的过程。衡量一部作品的审美尺度取决于“对它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尧斯,1987),哈代正是在这篇小说中设置了多重的阅读障碍。
《伯德家的苔丝》是讲与苔丝有关的故事,故事的开始读者一般就会猜测这是一个美好的故事,但当读者带着这样的期待视域去阅读时,却发现自身的“期待视域”屡屡受挫,这就表明文章中有更深刻的涵义等待读者去挖掘。故事的开头写苔丝去伯德家的贵族去谋求一份工作时遇到了亚历克,而当读者期待苔丝能遇到一位绅士,她的家境也能因此改善时,情节却转移到了亚历克玷污了苔丝并且怀了他的孩子。之后苔丝遇到了安吉尔,并且安吉尔像天使一样的守护苔丝,当读者希望苔丝能忘掉之前自己的遭遇,重新和安吉尔开始幸福生活时,读者的期待视域再次受挫,在与苔丝新婚之前抛弃了她。此时,期待视域受挫的读者终于明白,苔丝的人生就是一个悲剧。但是当故事发生到了最后,安吉尔选择回到苔丝身边时,读者因此也产生了新的期待视域,那就是对二人未来生活的构想,读者在这个意义层面上的阐释,也会更加地不尽相同。但是结局却出乎读者的意料,苔丝竟然杀了亚历克然后和安吉尔过了五天的逃亡生活后,最后死在了绞刑架上。到结尾,作者完成了他的引领,但读者对小说的阐释却没有终结,这也正是哈代的高明之處。
读者反应批评和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作用和文本阐释的多样性,但它并不认为文本是可以任意阐释的。实际上,读者反应批评在力图达到文本、读者和作者三者之间的平衡。无论是小说中的“空白点”的设置或是对读者期待视域的挑战,都是为了让读者参与到文本意义的解码中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文本的价值。
[参考文献]
[1]Bayley, John.An Essay on Hardy.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2]方汗泉.费什读者反应批评若干重要理论概念评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3]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4]李晓璇.苔丝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5).
[5]尧斯,周宁等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6]张中载,王逢振,赵国新.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