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母语,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幼儿语言教学,是幼儿学习、掌握、运用母语的重要人生阶段,也是一个人继承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起点。幼儿对母语的热爱程度,一定意义上影响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高度,思维和知识水平的精度,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把握和传承的深度。科学认识幼儿不同时期语言发展的特点,遵循规律有针对性的发展幼儿语言,利用汉语的声韵之美,培养幼儿对母语的情感,发展幼儿口语,丰富母语的表现力。
关键词:幼儿;母语情感;发展;路径
母语,亦称第一语言,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母语一般是自幼开始接触、并持续运用到青少年或之后。一个人所受的家庭或正式教育中,尤其是早期,有相当部分是通过母语传授的。
幼儿语言教学,是幼儿学习、掌握、运用母语的重要人生阶段,也是一个人继承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起点。幼儿对母语的热爱程度,一定意义上影响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高度,思维和知识水平的精度,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把握和传承的深度。
那么,如何在幼儿语言教学当中培养幼儿对母语的感情,让幼儿从小建立起对母语的热爱?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科学认识幼儿不同时期语言发展的特点,遵循规律有针对性的发展幼儿语言
幼儿身理发展和认知能力为特征的心理发展,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三四岁的幼儿在语言方面,发音器官尚未发展成熟,声带较短、较薄,听觉的分析能力较差,语言的准确程度还不够完善。这时幼儿语言听觉功能与语言的动觉功能之间不能协调一致。此时, 成人的语音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从词汇上,要求幼儿运用并理解常用的词,同时掌握和运用表示周围常见物体和各种活动的名词和动词。因为名词是代表具体东西,动词是与具体动作相联系的,所以幼儿易于理解和掌握。在形容词上只教幼儿掌握一些易于理解的、能直接感知的,说明物体具体特点的词。从句子上,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个特定语调的语言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根据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四岁左右词序策略表现最为强烈。研究表明,儿童在四岁前形成了一种规范的句子词序模式,即“名-动-名”的句子结构模式,幼儿套用这一词序理解句子意义。有时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能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
四五岁幼儿在语音方面:幼儿语音器官已发育成熟,正确发出全部音节的生理条件已经具备,特别是语音意识的发展。已经能意识到自己和别人语音中的问题。因此,少数幼儿对个别容易混淆的音发不准时,应该及时进行矫正。重点培养幼儿清楚地吐词,能够调整声音的强弱,富有表现力的抑扬顿挫,善于支配自己的呼吸等。其中,要特别着重幼儿言语表现力的培养,初步学会根据表达内同的需要而改变语调的方法。老师对幼儿言语的质量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幼儿逐步做到大声、清楚、富于表情,不慌不忙的说话。对幼儿说话中的语病,要及时予以纠正。从词汇上,幼儿掌握的词汇要大幅度的增加,质量上也要有明显的提高。幼儿在掌握对物体的整体人事和名称的基础上,转入对事物各部分的人事,同时掌握各部分的名称。在动词方面,除能正确运动说明日常活动的各种动词外,还要教他们掌握一些意义相近的动词。在形容词方面,要教幼儿学习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容词来描述事物。从句子理解上看,词序的影响逐渐降低,按句法信息进行反应的能力不断提高,五岁的儿童已基本上能对大部分简单句按句法进行正确理解,还能用完整的句子较连贯地讲述自己经历的事。
五六岁的幼儿发展语言要和认识相结合,幼儿词汇丰富,概念的形成,只有掌握大量的语言才能巩固。幼儿期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为辅,见到色彩鲜艳,形象生动,会发出声音的东西特别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因此,我们要正确引导和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在记忆上有意识有明显的发展,能引起幼儿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容易留下深刻的记忆、幼儿的思维来自于事物和直观的形象,往往从事物的表面形象来认识事物,幼儿的思维要通过成人的启发诱导,在具体活动中才能逐步发展,幼儿在情感上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易激动,易变化,易外露,易常受外界环境和周围人的情绪所支配,在正确的教育下,能够逐步养成自我控制的能力及良好的品德和性格。
利用汉语的声韵之美,培养幼儿对母语的情感
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学习语言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因为汉语从总体上看分为韵文和非韵文。所谓韵文,是一种具有押韵性质或节奏性质的语体。韵文句式简单,形式活泼,充满趣味性,易于记忆。
幼儿语言教学就是要利用母语具有的这种节奏明快、押韵连贯的特性,念读时会产生自然的韵律感,能使词汇、语句更易于记忆,帮助幼儿发展语言,增强对母语的感情。比如,可以利用示范朗读、伴奏朗读、情境性朗读的方式去激发幼儿学习母语的兴趣,感受母语的美。
示范朗读可以有老师示范,视屏音屏范读,也可以有幼儿示范,主要着眼于幼儿的听。幼儿教材中选用的许多韵文,具有押韵合辙,平仄相对,音调和谐,琅琅上口,疏密相见,缓急交替的音乐美。范读能给幼儿以标准,解决识字断句的问题,准确地表达出音乐美。因此,准确地朗读韵文可以突出韵脚和平仄相对处的抑扬顿挫,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
伴奏明读,感受汉语言的对称美。幼儿教材中有些韵文在字数、词性和声调方面与楹联一样,具有整齐平衡的对称美。例如: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最好看?/公鸡的尾巴长,/鸭子的尾巴短,/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发展幼儿口语,丰富母语的表现力
口语表达是幼儿时期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由于口语具有节奏的律之美、生动形象之感,因此,易于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幼儿口语能力的习得,同样有自身的规律可循:先学会听,然后学会说。听是说的基础和前提,不会听,就一定不会说。试想一想,一个聋哑人为什么不会说话或说话不清楚,不是他的生理上的发音器官有什么不足和缺陷,他们这些方面和会说话的健全人毫无二致。是因为他们先天或后天丧失了听力,或者是听力受损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有多高的听音能力、听知能力,就有可能具有多高的口语说的能力。因此,发展幼儿口语从听开始。听知能力决定幼儿的口语水平。
幼儿听知能力的培养,包括听辨力,辨别声、韵、调追踪声源;记忆力,锻炼幼儿即时仿说,延时仿说的能力; 排序力,利用视觉线索引导幼儿注意听觉刺激的顺序; 理解能力,帮助幼儿建立倾听的态度,充实幼儿的词汇,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和变通性等。
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发展幼儿口语。幼儿口语发展遵循的顺序为: 发准声、韵、调,说准单音节词,双音节、多音节词,词组,短语,简单句子,句群,段落,一篇具有完整意义的短文等; 先复述,模仿述,后自述; 先基本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后综合利用不同表达方式; 先独白体,再会话体等,帮助幼儿认识口语的丰富表现力。
[参考文献]
[1]论幼儿母语教育刘华《学前教育研究》2005-08-01.
[2]母语:民族文化的象征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潘涌 李熹中国教育报2018-04-13.
[3]儿童母语审美性教学初探刘昕《上海教育科研》 2017-11-15.
[4]母语教育——归去来兮 刘海娟《科學大众(科学教育)》2016-08-20.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