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佛山传统村落的民间信仰与文化认同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5600
许丽婷 荆治坤 何艺珊 陈银芳

  摘 要:佛山顺德龙江镇四村共同举办的医灵诞有着两百八十多年的历史,是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民俗活动。作为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地群众有种深刻的影响力。本文通过描述医灵诞贺诞的过程及其仪式象征,试图阐述佛山传统村落的民间信仰与文化认同的关系。

  关键词:佛山;传统村落;医灵诞;民间信仰;文化认同

  传统村落的民间信仰是村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是在长久的历史经验里形成的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形式,通过代代相传,嵌入村落的历史发展中,成为居民的共同记忆。本文通过对顺德龙江四村医灵诞的深入研究,运用文化认同的相关理论,试图阐述医灵诞对村落文化凝聚力、村落文化认同方面的影响。

  1.医灵诞的形成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龙江镇东部的医灵诞由麦朗村、西庆村、万安村、集北村四村共同举办。据《2015龙江千年回眸增订版》记载,这四个村子建村于明清时期,主要由中原人口南迁和珠三角洲地区的人迁入,形成村落。

  医灵庙位于麦朗村内,历史悠久,香火鼎盛,根据医灵庙内碑文记录,医灵庙创建于1735年(雍正乙卯年),于1784年重修,至今历经九次修缮一次重建, 已有283年历史。重建的医灵庙占地面积715平方米,建筑面积493.98平方米,为两进三开间四合院式布局,单檐砖木结构,山门硬山顶,雕回龙昂首,正脊琉璃生辉,龙草灰塑画吉祥如意,石雕精湛生动,木刻寓意长远。沿山门中轴穿堂入殿,中间为拜亭,铜铸香炉。正殿雄浑古朴,硬山顶,殿内四条木柱顶天立地,如意穿斗和红木三架梁雕龙画凤,脊顶双龙戏珠琉璃雕,翘檐龙凤,檐下灰塑,图案美丽动人。庙内主要祀奉春秋医祖扁鹊、东汉医圣华佗、后汉神医华佗、隋唐药王孙思邈等,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为医灵大帝宝诞;日香火不绝,人流不息,拜祭祈福信众来自四面八方,祈求能得到医灵大帝的庇佑。

  医灵诞的民俗活动流传至今而香火旺盛,正说明了医帝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归属感,世代相传,约定俗成,已经形成了共同的集体回忆。

  2.信仰仪式与活动过程

  医灵诞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号。按照传统风俗习俗,医灵诞祭祀活动要持续三天,即从农历三月十四日开始到农历三月十六日结束。贺诞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祭拜水幽路幽、祭拜医帝和烧大炮。医灵诞期间,会邀请一些粤剧团到村里表演,比如广州粤剧团、江门粤剧团、中山粤剧团等。戏台前会有小贩到戏台附近贩卖食物、饮料、吉祥物品等,好不热闹。医灵宝诞前,医灵庙及其附近已经是彩旗招展,节庆气息浓厚。

  2.1 祭拜水幽陆幽

  拜祭水幽陆幽是在农历三月十四。水幽陆幽即水鬼旱鬼等鬼魂,祭拜水幽陆幽也叫消幽,意为赶走水上和陆地上的凶神恶煞。在祭拜仪式前,负责祭拜的理事会提前准备好贡品,贡品包括苹果、米酒、大香、炮仗和纸制的金银等。上午准备贡品,依次拜祭医灵大帝、观音、土地公,最后把贡品拿回医帝庙。中午一点钟,开始拜祭水幽,各地(主要是来自麦朗村、集北村、万安村、西庆村)的信善会带着供品在东涌桥边拜水幽,把供品在东涌桥边摆好并烧香,一人会拿着柚子叶绕着纸堆洒水,嘴里一直念着吉利的话,如祝愿风调雨顺、神恩扶持、神力庇佑、出门大吉、入门大利……拜祭水幽之后把供品发给信善,信善们会纷纷去接拜祭过的供品或者捡地上的供品,干净的供品会被吃掉,不干净的则会洒向鱼塘给鱼虾吃,皆以祈祷神的保护;接着在医灵庙门前空地拜陆幽,相同的过程,同样是赶走恶煞以求神保佑。下午,请医帝去活动中心看大戏,请的是阿公的牌位(信善尊称医帝为阿公)。据村里老人描述,唱大戏的习俗从医帝庙建成开始就流传开来。请阿公去看戏有一套繁复的流程:首先为医帝沐浴,祭拜土地公、天公、四方四土、观音、阿公,在烧香中告诉阿公请阿公去会所看大戏。接着医帝出行,敲锣打鼓,仪仗隊伴随左右,请阿公到麦朗活动中心看大戏。阿公还没有进到活动中心,在活动中心前烧香,燃烧鞭炮,禀告阿公去看大戏。在这过程中,为四村中的男性完成,女性不可以观看。晚上九点至十一点,为医帝更衣。

  2.2 医帝诞

  医灵庙建成开始,麦朗、万安、集北、西庆四村按照地域分布形成了25个堂口,医灵诞期间,以堂口为单位组织筹备医灵宝诞。原有25个堂口,香港长印堂(华侨成立)现今已撤销,现有24个堂口。医灵诞期间,各个堂口在其活动中心聚餐,每年的这个时候,远在他乡的游子会回到家乡,参与家乡的盛事,同聚一堂,共叙乡情,其乐融融。

  三月十五号这天凌晨就开始有村民到医帝庙祭拜医帝,通宵达旦。庆祝医灵诞是四村最为传统的风俗,其村民会前来祭拜,当日人流不息。旧时很多人会在三月十四日晚上就此等候争上头柱香,现改为投标形式竟得上头柱香机会。医灵宝诞这天早上,各堂口也开始拜祭,带着供品,敲锣打鼓舞狮,同时烧香、烧鞭炮。二十四个堂口一个接一个,观看贺诞的人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医灵庙前的香塔屋,用于悬挂香塔来供奉医灵大帝。善众在医灵庙那边交钱买一个香塔,并拿到医灵庙对面的香塔屋悬挂。挂香塔意义:虔诚供奉三宝,以此供奉医灵大帝。

  2.3 烧大炮

  农历三月十六日,是医灵大帝烧大炮贺诞的日子,最热闹的一天。烧大炮之前,敲锣打鼓,醒狮起舞,彩旗招展,各堂口抬着鞭炮花篮先到医灵庙拜祭阿公,然后聚集到麦朗村活动中心外的广场上,在早已搭好的高高的炮台前等待燃放鞭炮。共烧25串大炮,其中有一串鞭炮是庆贺医灵大帝诞辰,现在需要投标竟得为医灵大帝贺诞,余下24个堂口各烧一串鞭炮,西庆喜庆堂烧头炮,其余堂口由各堂口的理事抽签顺序为准。

  燃烧鞭炮之前,在麦朗活动中心舞龙舞狮,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接着燃放堂口的大炮和医灵大帝贺诞的大炮。滚滚硝烟弥漫在半空中,震耳欲聋的炮声过后,鞭炮花篮内就会发射出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烟花,舞龙队伍也在一旁庆贺,敲锣打鼓,场面热闹壮观。抢花炮的环节是最为瞩目的一环,村民们热情高涨。共有三十九支花炮,每一支花炮都代表着不同的寓意。抢到花炮所绑的红布,就可以到医灵庙并交租金,恭请万寿宫医灵大帝牌位回家里供奉。第二年再将万寿宫医灵大帝牌位送还医灵庙。抢花炮环节过后,再燃放剩下的堂口的炮仗。抢花炮这天场面壮观,喜气洋洋,吸引了数以千计的信众和外来务工人员前来观看。

  3.仪式象征与功能分析

  民俗是组成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起源于人们的生活需要,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民族及特定的地域环境,随之扩布与演变,并为广大人们群众的日常生活而服务[1]。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变异性和历史性。医灵诞的历史悠久,是先民对自身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认知、体验以及对该环境的磨合和适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民”是创造主体,“俗”是通过集体创造、历史传承以及融入时代印记的文化形式,通过空间上的影响力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保留下来。

  民间信仰是指民间存在的对某种精神体 、某种宗教等的信奉和尊重。它包括宗教在民间的传承和渗透 、民间普遍的俗信以至一般的迷信。它有以下特征:自发性、功利性 、神秘性 、民族性 、区域性和散漫性[2]。民间信仰又称民俗信仰, 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 、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3]。顺德龙江镇四村共同举办的医灵诞作为一项民俗文化有着广泛的民众参与性,是一种民间信仰,在医灵诞活动中体现了对医灵大帝的信奉和尊重,乃至迷信。在村落的历史文化形成过程中,医灵诞的举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神灵的信仰以及文化本身散发的魅力,使居民产生浓厚的文化自豪感,满足居民在医灵诞期间祭祀活动的社会文化认同心里需求。

  医灵诞作为一种民间信仰通过相应地仪式制度去表达对神灵的敬重。通过分析医灵诞的仪式及其象征意义,能够更加深入了解民众对医灵大帝的信仰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化认同。

  仪式主要是一种交流的方式 , 它传诵个人和群体在生理 、心理和社会学方面的信息[4]。在远古时代,生产方式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下,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处于浅薄的表面现象,人对大自然的感觉更多是依赖和畏惧,人们通过用一系列的仪式接近神灵,与神灵对话,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仪式的诞生满足了人们心里上的需求;繁复的仪式体现了对神灵的敬畏,神拥有着高于人的力量, 是一股超人间、超自然的力量,是无所不能的存在,人们将无法完成的任务或者内心的祈祷寄托到神灵身上;借助神灵的力量,去面对生命中的困难,比如生、老、病、死;在人们的生活中,神灵也充当着一个寄托思绪的作用,将自己无力承担的思绪或者无法与自己讲和的情绪,寄放在神灵身上,从而使自己得到解脱。

  通过舞狮舞龙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拜水幽陆幽则是赶走水上和陆地上的凶神恶煞,祈求医灵大帝保佑身体健康,无病无灾;使用的供品例如橘子代表着大吉大利;祭拜水幽陆幽的时候用的柚子叶也是大吉大利的象征;为神灵准备供品以及跪拜的过程则是显示了对神灵的敬畏,在这一过程中,人与神的距离缩小,人们能够直接向神祈祷;抢花炮把医灵大帝请回家里供奉,迎接医灵大帝的人们认为,神灵在经济、健康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能够将医灵大帝请回家中则是一种荣幸,寓意医灵大帝的保佑,求得心安。而这一系列仪式在漫长的时间演变中,变成了文化符号,成为集体的共同回忆。

  所谓“功能”指的是文化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方式,或满足肌体需要的行动。需要促使文化的产生,文化又反过来满足需要。[5]结构功能学派主张 , 一切文化现象都具有特定的功能 ,无论是整个社会 ,还是社会中的某个社区 ,都是一个功能统一体。马林诺夫斯基认为, 各种宗教仪式的出现均是由于用来满足个人和社会的深刻需要。[6]医灵诞的庆贺仪式,作为民俗文化,有着特定的功能。一方面,神灵可以寄托个人的心理需求,给人以安慰,人的这一心理需要促使祭拜医灵大帝仪式的诞生,而这一仪式的举办又给个人带来力量。另一方面,医灵诞的仪式的举办,体现了龙江镇四村群众的共同的需求,希望能将群体的某种欲求借助神灵的力量去实现,在一系列已形成的民俗文化中,医灵诞的庆贺仪式有这种价值和功能,人们相信神灵的至高无上、无所不能,也相信祈祷的作用,能够在心理上有着巨大的安慰,因而能够在生活消除焦虑,增加生活的信心。而对神灵的敬畏成为社会的控制力量,从道德的角度约束人们的行为。人们相信神灵能够带给人钱财、健康、权利等,也认为若是做了一些有悖神灵的事会受到惩罚。

  4.仪式与文化认同

  文化的两个重要的内容,即是“人化”和“化人”。“人化”则是民众在自然生产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以及形成的制度仪式,而这些智慧以及形成的制度仪式又会反过来作用于人的身上,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叫做“化人”。无论是人化或者化人都意味着文化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桥梁,而桥梁本身若要发生作用则必须进入人的体系当中,这个文化进入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就是人们对文化的认同。[7]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8]

  龙江镇四村民众在时代相传的仪式,有着相似的文化记忆。而文化是对自我身份的识别,同时也是维系群体的基石。医灵诞的贺诞仪式有着廣泛的民众参与性,群众自发组织参与,约定俗成形成仪式,并且流传至今,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活动。通过共同组织,而更能产生共鸣。医灵诞贺诞仪式是民众对地方产生依恋的文化载体,是民众难以割舍的乡情,无论是对于在外的游子亦或留在故乡的人来说,都能产生强烈归属感。对医灵诞贺诞民俗文化的认可、接受和传承,体现了群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这也是医灵诞贺诞仪式能够传承至今的原因之一。

  文化认同能够产生强劲的社会凝聚力,是维系一个地方格局和体系的重要力量。医灵庙诞生伊始,便根据自然地理形势形成了二十五个堂口,而在医灵诞贺诞期间,以堂口为单位进行组织和参与活动,把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

  文化认同的另一方面的表现,则是群众对于一些行为可为和不可为有着高度的认可,例如他们认为对医帝表达敬畏而不能冒犯医帝,能够为医帝做点什么是荣幸等等。由此可见,医灵诞的贺诞仪式作为民间信仰,有着强有力的社会控制力量,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一股无形的力量,引导着人们的方向,能够有效维系社会安定。

  医灵诞贺诞繁复的仪式通过祖祖辈辈口头相传得以传承至今,说明了医灵宝诞的庆贺仪式及其象征意义在龙江镇四村的文化认同,对于他们来说有着深厚的文化归属感,龙江镇四村对于文化认同也是通过一年一度的医灵诞贺诞仪式而得到不断地传承和深化。2003年10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同年,我国文化部与相关部门发起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在这个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为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各社区、各群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9]

  [参考文献]

  [1]王美芬. 湘西民俗体育活动研究[D].吉首大学,2013.

  [2]黄景林.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词典[ A].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2:12.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187

  [4]史宗.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献[ D].上海:三联书店,1995:480.

  [5]杨璐瑶.试述功能主义学派的主要理论[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01):31-33.

  [6]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 M].潘 蛟,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

  [7]钟星星. 现代文化认同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8]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102-104+107.

  [9]王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以山西四社五村民俗为例[J/OL].北方文学(下旬),2017(02):134-135[2018-01-26].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