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人更应承担起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任。消除外部的误解,提升中国软实力,青年讲好中国国际交往的故事、中国文化的故事、和平发展的故事及民族复兴的故事,用实际行动筑梦一带一路。
关键词:中国故事;一带一路;青年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2014年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要提升我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在对外交流中,展现中国风貌,阐述中国精神,传播中国文化是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怎样的故事已被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所关注。
一、 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目共睹。然而,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对中国形象的歪曲依然存在。提升中国软实力,提高中国话语权,让世界看到真实的中国,听到中国的声音愈来愈重要。如今,中国青年出现在世界舞台上的身影越来越频繁。青年是讲好中国故事最活跃的群体。
当中国与故事相结合时,中国就不是一般的中国,故事也不是一般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了中国的软实力,消除外部对中国的偏见,同时也能为中国赢得更多的信任。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更是青年的使命。
二、 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理事张祥,在回忆自己参加过的国际谈判时说道:中国人经常犯的毛病就是太爱讲“哲学”,道理说得太多。通过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法沟通,更能够拉近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青年人意气相投,更应该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的重任,在选择中国故事的内容方面,主要应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2.1讲好国际交往的故事
国际间友好交往是民心相通的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六十多个国家,通过丝绸之路传递友谊,传递互信。无论是驼铃叮当的过去,还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友好交往的故事总是让人能产生共鸣,相拥远行。
历史上有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方文明交流;唐代玄奘西游印度取得真经,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在亚非30多个国家留下友好交往的印记。近现代有南京大屠杀期间保护中国同胞的德国友人拉贝;帮助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在阿拉木图渡过难关的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汶川地震救援期间无私救助中国小女孩的法国军医乌埃尔……
社会正是由小人物组成的,小人物的真情才最能打动人。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国际交往故事传递着温暖,拉近了民心,展现着中国和平友好的愿景。
2.2讲好中国文化的故事
从人类文明史来说,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屹立东方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留给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盛景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着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强有力的支撑,也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养料,增添了信心。
近代以来,我们一直在学贯中西。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仅仅要关注西方,也应该学习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优秀的文化,同时向外输出我们自己優秀的文化。传承了中华5000年文化精髓的青年人应当有信心、有担当,向外讲好“和而不同”“以利为义”的中国文化故事。
2.3讲好和平发展的故事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现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搭便车论”等经常出现在外媒的报道中,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中国的不了解。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稳定与发展一直是新疆同周边国家合作的主旋律。一个饱经磨砺的民族更知道和平的珍贵。在新疆这片沃土上,我们有汉族丈夫车虎平和维吾尔族妻子肉孜汗近半个世纪温暖感人的爱情故事,有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牟桃建设新疆时发自肺腑的荡气回肠,也有接受了别人资助,再继续将爱传递给更多人的古丽米热·米提吾拉……
和平与发展永远是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作为青年人我们更应旗帜鲜明的对外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增信释疑。
2.4讲好民族复兴的故事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光辉灿烂华夏大地,古代四大发明享誉海内外。古代的中国拥有辉煌的农耕文明历史,然而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苦难,然而坚强的中国人民为摆脱积贫积弱的境遇,为实现民族伟大的复兴,前赴后继,顽强拼搏。
回顾历史,我们有鲁迅弃医从文,周恩来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还有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戊戌六君子。现当代我们有放弃国外优厚待遇,为国家鞠躬尽瘁的黄大年,有为祖国天文事业呕心沥血的南仁东,还有为神舟号、蛟龙号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这些仁人志士都在为祖国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和平崛起的愿望,传递中国追求美好的诉求。
三、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下,青年的对外交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站在国际大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桥梁纽带,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赢得国际认可,我们还应从语言、文化、讲述方式等方面着手思考。
3.1加强语言水平的提高
讲好中国故事,第一关就是语言关。我们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需要把中国的故事转换成别人的语言,才能让人听到、理解,这是一个比较艰巨的过程。曼德拉曾说过:“用一个人能听懂的语言同他讲话,你触动的是他的大脑,用一个人的母语同他讲话,你触动的是他的心灵。”加强语言水平的提高,用更地道、本土的话语讲述中国故事,才能更好地传递中国文化。
3.2加深沿线国家文化的了解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现当代青年了解更多的是欧美历史,对“一带一路”很多沿线国家历史文化所知甚少。在讲中国故事的时候,我们不应急于表达,一昧地输出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更应该先听听沿线青年的看法和反应,了解沿线国家的宗教禁忌、民族差异、生活习俗、制度差异,虚心请教,以免造成误解。
3.3用心讲好中国故事
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时,我们应用心来阐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应身体力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中国读本,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用良好的社交礼仪展现中国风貌;其次我们应注重故事的本土化,周恩来总理在推介《梁山伯与祝英台》时,一句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让外国友人很快领会到重点,将中国的故事转化为外国朋友更容易接受的东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就是真实、平和地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正在发展,中国社会还有许多负面现象,不需要过于完美地去表达,遵循事实才最令人信服。
四、结语
“一带一路”是中国梦与世界梦交汇的桥梁,也是21世纪新的长征。作为祖国的未来,青年人应用胸怀和担当来迎接挑战。在对外交流中,故事是有力量的,会讲故事的人有一种“气场”,让人们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去信服。青年人应勇担重任,更好地营造中国的“气场”,讲好中国故事,让各国青年喜欢中国,信服中国,努力打造最美中国名片。
[参考文献]
[1]楚树龙,“中国故事”与中国的国际形象[J].现代国际关系,2015(09).
[2]李惠男、董晓彤,跟习近平学习“讲好中国故事”[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11).
[3]叶芝梅,浅析对外交流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现代国际关系,2016(09).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校,新疆 乌鲁木齐市 8300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