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媒体视域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7055
黄青青 张多来 吴从晓

  摘 要:新媒体时代,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载体,深受高校大学生群体喜爱,基于微信新媒体的视角,研究微信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势在必行。立足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际,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困境、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微信的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对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引言: 新媒体时代,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载体,备受大学生群体喜爱。在移动网络呈大众化发展的趋势下,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增长6440万,使用率高达86.2﹪,继续保持第一的地位。”由此可见,微信融入当今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已是不争的事实。部分民办高校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将“微信”这种新兴信息载体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之中,开通微信公众号,建立微信联络群等,积极运用微信新媒体优势,着力创建基于微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平台,引导大学生积极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基于此,笔者认为:以微信研究为例,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研究民办高校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信培育平台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针对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可行的培育对策,这对于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而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困境

  (一)价值取向多元,削弱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导

  新媒体时代,人们借助新媒体网络平台可以随时随地按照自己的需求搜集、传播或发布各类信息,网络上,大量信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如今网络信息纷繁复杂、零散杂乱的现状。大学生每日生活在如此庞大的信息海洋之中,每天都要主动或被动地去处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既包含着人们多元的价值观又蕴藏着不同立场的现实诉求,可谓应接不暇、身心俱疲。一方面,网络空间就如同横亘在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巨型信息商场,零散多样的信息分布其间,多元化价值观所投射出的诱惑无处不在,令人难以抉择。网络媒体向大学生传播信息的多样化特质使心智尚未十分成熟的大学生在价值判断时容易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另一方面,现实的情况是民办高校大学生中的一部分人自律意识薄弱,自控力不强,在大学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极易懈怠,对网络信息缺乏清晰的判断能力,诸如: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课上课下,手机不离手,热衷于刷微信与打游戏,却对网络上大量信息的辨析力差,对信息接收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近年来一些大学生思想偏激,常有危害家庭和社会的事件发生。网络媒体向大学生传播信息价值多元化的特点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种状况在客观现实生活中无疑加大了民办大学生对网络信息选择判断的难度,削弱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的迷失。[1]

  (二)内涵建设薄弱,消解核心价值观的厚重内核

  党的十八大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一定阶段内对人们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高度抽象和理论升华,简短二十四个字却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构建起反映我国现阶段全体人民价值需求的深层信念系统。” [2]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概念有助于加深对其内涵的深刻认知。一方面,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建设方面负有重要职责,而在现实实践中,一些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往往在一些紧跟社会需求的专业建设上精心投入人力物力,而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工作这种潜在的软实力建设明显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多的情况。因此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感受、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意义等方面表现得较为淡漠。甚至对思想政治教育有误解和抵触的情绪。因而,一些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西方现代文化的借鉴与反思,当今社会思潮的分析与理解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快节奏、碎片化与娱乐化阅读的接受背景下极易受网络世界里盛行的多元化、功利化的价值倾向影响,一些学生将时光消磨在网络世界,追逐娱乐新闻及明星动向,热衷于点评社会极端现象、传播搞笑视频等却对国家、社会的现状与前景漠不关心,家国情怀淡化,这种状况极大地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厚重内核。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高校负有挖掘、传播并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神圣职责,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而目前三方面的教育力量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未能形成培育合力。”[3]只有各方配合,真正挖掘出核心价值观的厚重内核,才能真正从心灵上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与吸引力,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交互传播迅捷,冲击核心价值观的的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在网络呈现大众化发展的趋势下,其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信息的自由创造和传播,在此过程中,仅就微信传播而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肩负信息的产生和传播职能,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理念、观点、信仰、风格和生活方式在网络空间里碰撞,各种信息交互传播迅捷。“在这个过程中,微民们享受着草根英雄集体狂欢的快感,表现出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嘲讽与解构,其本质是一场争夺信息主导权的舆权博弈”[4]传播学理论提出“把关人概念”把关人在信息流通的关口可以有效地掌控和疏导信息。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身份优势对新闻信息进行拣择、润色乃至作深度挖掘,从而进一步引導和控制社会舆论的导向。但在当今的网络信息环境下,微信等自媒体发展迅捷,微信因其自身信息交流的平等、开放,匿名、交互性的特点备受网络大众的喜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媒体的发展为人们拓展了更为自由的交流空间,从而弱化了传统信息把关人的地位,同时,信息交互传播的迅捷性,也不断冲击着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引导力。

  二、基于微信平台的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优势

  (一) 注重培育对象主体化、化被动为主动

  新媒体时代,基于微信平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注重培育对象的主体化需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坚持培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对社会的期望值高,希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通过微信平台所打造的平等、开放的交流空间,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可以更好地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来展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微信交流平台能更好地倾听并收集大学生的相关信息,做到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的放矢。二是微信具有强大的信息交互性能有效强化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微信平台对社会热点及焦点事件的关注及持续性的推送、微友之间相互的“关注”及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可以保持对教育效果进行及时反馈、跟进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保持畅通的交流。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培养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化被动教育为主动参与,有效提升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效果。

  (二) 注重培育方式鲜活化,化单一为多样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重在课堂与校园,注重从正面灌输与引导学生。与传统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相比,新媒体时代基于微信平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已在悄然发生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填鸭式向引导式转换,传统价值观教育所采取的单向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育已不能适应当今网络信息时代价值观多元化的教育现状。如果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单一地专注于主流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传导,则极易忽视其他价值观的辐射影响。因此,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的责任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帮助大学生学习分析鉴别与判断事物的能力,在对不同价值观的对比体验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其二是由平面化向立体化转换,传统价值观教育注重平面媒体的传播功能,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熔声、光、电、化于一炉”[5]可为受教育者营造声色交融,图文并茂的立体化教育情景。相较于传统媒体平面化传播,基于微信平台的新媒体立体化的传播对大学生更具吸引力。其三是说教式向交流式转换,在新媒体时代,以微信为例,大学生群体既参与信息的制作同时也是信息传播者,以往高校居高而下的说教培育方式必然受到大学生受众的抵触,因此,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正确的姿态是和大学生以平等的身份来互动交流,充分挖掘并依托微信网络平台,营造畅通无阻的多向交流空间,在交流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三) 注重培育氛围生活化,化教育于无形

  当下,微信作为最受大学生群体欢迎的新媒体,已充分融入大学生生活之中,“相对于其他新媒体,大学生在微信的活跃使用人群中比例最大,比达咨询的报告显示,微信现有用户主体具有鲜明的年轻化特征,这其中的职业分布又以碎片化时间最多的大学生占比最大,达

  到64.51%。”[6]很多学生利用微信购物、阅读、休闲、交友、微信俨然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价值观培育工作一定要立足于大学生的真实生活,注意倾听大学生的心声,利用微信平台传播积极健康的正能量讯息,充分发挥微信平台生活化功能并引导学生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及时给予学生温暖的人文关怀,化教育于无形。

  三、基于微信的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策

  微信在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备受青睐,对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而言,无疑提供了崭新的培育平台。因此,挖掘基于微信的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潜能,在此基础上构建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信德育平台是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一个绝佳途径,也是新媒体时代改进和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式。

  (一) 革新观念,挖掘微信教育潜能

  新媒体时代,民办高校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及时革新教育观念,高度重视微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切实提高民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一是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要革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微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双面作用,逐步完善监管措施,以实际行动,规避微信传播的负面风险,充分挖掘微信积极向上的教育潜能。二是大学生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客体,也应在思想上及时转变观念,改变以往在使用微信过程中侧重于其休闲娱乐功能的刻板印象,微信作为新媒体平台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领域是当下教育与新媒体结合的必然趋势,也是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平台了解时政讯息,理解国家政策,提升自身政治素养的绝佳途径。

  (二) 構建平台,创新微信教育模式

  微信作为民办高校在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是新时期民办高校教育模式的创新。构建完善的微信新媒体平台,可有效拓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空间。一是打造功能完善、话语权威的微信教育公众号。“与以往的沟通交流方式所不同的是,微信公众号实现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信息在通讯工具上迅速的交流,信息传递更加人性化,贴近生活。这就大大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7]目前部分民办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众号需要配备专业化、稳定的运营团队,逐步完善公众号的教育功能。不断发掘推送内容,根据大学生的主体需求来加强信息交流等方面打造备受大学生欢迎的培育平台。二是构建分层、交叉式的微信交流网络空间。通过校级、院级、班级微信平台的分层构建逐步优化运营管理的手段,不断挖掘优质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作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思想交流。根据民办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公众号打造其真正感兴趣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质教育内容,并鼓励大学生将其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核心价值观培育公众号要想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传播功能的关键是引发基于微信传播节点二次传播,继而引发更大规模的传播,逐步构建基于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分层交叉式的微信交流网络空间。获得良好的教育传播效果。

  (三) 整合资源,丰富微信教育内容

  目前,我们所处的网络时代,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因为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特征,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在较大范围内能够开放共享,要营造基于微信平台的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踏实做好资源的整合工作是其中重要环节。一是整合舆论资源。在微信平台传播交互性强背景下,一些网络的意见领袖,具有引導舆论的巨大能量,但他们中的一部分缺乏社会责任感,道德水平低下,经常发布一些对国家级社会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极端偏激的网络言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误解,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接纳。民办高校要建立并逐步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监管制度,规范并指导网络意见领袖的言行。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信教育平台作为中介能较好地对传播者、传播内容进行拣择和把关,借此更好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和逐渐领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二是整合民办高校人力资源。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质思想内容的挖掘和传播。整合网络资源的工作不仅需要得到高校还需要全社会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大学生自身更是其中关键的成员。将优秀大学生吸纳进高校微信平台的运营队伍,通过在民办高校各级学院招收教师和学生通讯员,集思广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信教育平台创新推送内容,始终关注民办高校师生的思想动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微信新媒体运用于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之中虽然还在初步的探索阶段,但在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利用微信新媒体来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是切实可行的有效对策,而且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辛,基于微信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以湖北省大学生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6:7.

  [2]范洁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困境及对策[J].高教探索,2014(2):169.

  [3]孙兰英、任怡康,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62.

  [4]于安龙、刘文佳,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青年教育2014(11):109.

  [5]郭超,“微时代”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危与机[J].理论与改革,2015(3):186.

  [6]陶辛,基于微信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以湖北省大学生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6:11.

  [7]季明、高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以微信公众号为例[J].江苏高教,2015(4)115.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