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本文通过对比中美两国教育环境、历史、教学模式、价值观等方面,来分析探讨造成了中美中学校园文化的差异的缘由,并展望了我国中学校园文化的發展趋势。
关键词:中学校园文化;文化差异;价值观
引言
中学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心境培养有重大作用。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有相对完善的教育体制和先进的设备;而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有丰富的教育基础。深入思考中美文化差异,借鉴彼此的中学校园文化,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尽量做到各取所长,融会贯通,以促进中学校园文化的发展。
一、中学校园文化简述
校园文化拥有亦策善能的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的特点。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在潜移默化中为校园营造一种良好的助学向上的氛围。中学是学生从懵懂成长为成熟的过渡期,担负着培育人才的主要功能,而中学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发育和心境培养有重大作用,即它不止影响着学生的生活习惯,还影响着学生的心智成长。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在校园中慢慢渗透、传递以及延续,浓烈的氛围会渗透于校园的各个角落。由此可见,发展良好的中学校园文化至关重要。
二、中美中学校园文化差异
1、校园文化体现时代精神
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与本国家民族的国情、社会主流趋势即本国的时代精神为发展标准,而这也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毕业生的思想与国家培养人才的标准相契合,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的中学文化主流反映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新精神境界,即社会主义精神风貌。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适应。而美国则用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来引导中学生通过自身文化完成其社会化,强调“以人为本”和“自由发展”两个基本原则。尽管其中不乏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和对健康、向上情趣的向往,但颓废意识仍然有很强的表现,极端个人主义极其盛行。
2、价值特征
中国的中学校园文化多是求知型、伦理型,学生把集体的荣誉和个人的爱好结合起来,为了集体的荣誉甚至甘愿牺牲个人的利益,集体荣誉感较强。美国则相反,多属于实用型、享乐型,学生讲求实际,重视职业和经济保障,强调个人的价值和需要,把财富的获得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呈现出实用主义特质。因此,如果说中国的中学校园文化所反映的价值特征主要是集体主义,那么,美国所反映的价值特质则主要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
3、教育模式
中国中学则强调专而精的教育模式,在教育中相对注重“专才”的培养。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与学生的兴趣与内在心理需求。对于一些人文选修课,学生们则采取应付的态度,使得人文学科越来越得不到重视。这种功利性的中学教育也反映了目前我国中学校园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美国素有通才教育的传统。美国强调在加强文化课学习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内在修养与伦理道德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在课程选择方面,以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让学生们自由选择。丰富的学术与文艺社团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好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的潜能,开发思维的多样化。
三、形成差异的原因分析
1、历史条件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而这些的文化的差异却是较少的。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看似各家的文化毫无关联,其实都是有着相同的本源。而以儒家文化流传最为长远,因此现在中国的校园文化都与儒家的文化有点相通。美国的历史很短,且多为其他各国的移民,文化各异,根源也不同,因此这种校园文化多为各种不同传统文化的结合体,内容会相较于中国更为丰富。
2、校园生活差异
中国中学的校园生活大多单一,学生基本以学习为主。而只有少数学校能组织学生参加文化、体育类活动或竞赛。这和中国中考和高考压力大有关,学生对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漠不关心。而美国的中学社团活动十分活跃有趣,学校鼓励学生自行组织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到了更多的社会知识,文化知识,让校园文化变得丰富多彩,同时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也让他们养成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价值观不同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追求求稳发展,安居乐业。而美国思想开放,标新立异,认为只有自己努力了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而这些与两国中学的校园文化的内涵有很大的关联。现在的中国社会,重视物质文化,而轻精神文化,大多人的价值观发生了转变,对于自身精神的追求已经放弃了,麻木了。而美国的学生从小就培养自我的生活规划和人生走向,他们考大学不是为了找工作,而是提高自己的基本素养,在学习中得到乐趣。
四、中国中学校园文化的展望
美国的中学校园文化既有优秀的、积极的方面,但也有不足的方面。所以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自己优秀的文化基础上,吸收美国校园文化的精髓之处,加以改正才是正确的做法,而不是照搬,这不符合中国的内情,学校和学生也不会适应。
1、中国应该学习美国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而不是让学生围着老师转。学校的工作应该满足学生的需求,保证学生心智和体质健康成长。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环境。而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能力。
2、我国中学提倡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营造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对科学实践的兴趣,对艺术和体育类活动的兴趣。学校应多开设学术报告讲座和各类竞赛,鼓励学生多多参与,而不是与书桌相伴,这有利于校园文化的丰富发展,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
3、课堂上,老师不应该只是一味读着教案上的文字,而是多形式展开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能因为学生答错而恼怒他,应该宽容的对待。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这才是优秀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厥轩《中国教育绝不输给美国》[M]东方教育与西方教育:孰优孰劣,2012.
[2]王歌红《我在美国读高中》[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程红兵《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书生校长的教育行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