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中美养老观念文化的差异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7654
王跃 肖玲

  摘 要:社会时代不断进步,人们的各种思想观念日新月异。当今中美两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相同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然而,中美两国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是大相径庭。两国人民站在相同的角度但是拥有完全不同的养老观念。虽然面对不同的方法,但是两国老年人各自享受其中,在和谐温馨的氛围下,安享晚年生活。

  关键词:中美养老观念;文化差异;成因;发展

  一、中美养老观念文概述

  自古以来,在中国,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养老福利及制度并未得到足够完善,并且人们的传统观念“养儿防老”这一思想根深蒂固。所谓的“养儿防老”实质是父母的哺育之恩通过反转的方式反馈出来。人们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竭尽全力想要生个儿子,甚至是生多个儿子,然后不辞辛苦的将孩子拉扯大,为的就是在年老以后,好有个依靠。假若儿女不履行此义务,不仅在道德上不能被认可,在法律上也难以行得通。

  但在美国,这种思想观念被大大颠覆。强有力的支柱保障老人生活,工作时期合理的企业养老制度的推行,以及社会福利保障这一制度几百年来的平稳运行,美国老人并不担心养老生活,且美国子女不具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年老后享受自己的旅行生活,儿女也享受自己的生活,都不成为对方的负担,所以美国老人大多依靠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自己拼搏出的事业自行养老,利用一套社会保障体系为将来的退休生活提供保障。

  二、中美养老观念文化的差异

  在人生的某一阶段会遇到“面包与爱情”的问题。从狭义上来看这仅仅关乎到个人的感受,但就广义而言,这影响的是两个家庭。养老问题,也同样如此。浅显的说来只是关乎一个家庭,但往大方面讲,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

  1. 在日常生活方面。在中国,绝大多数的父母疼爱孩子,让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为子女默默无闻的付出。当父母年老的时候,他们渴望得到孩子的关心与照顾。因此孝敬老人成为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中国的传统养老模式相比较,美国人一生都在为养老事业打拼,靠子女养老在美国并不流行。他们在为事业打拼的时候,雇员养老金体系就是为将来养老提供重要保障。他们要孩子的目的只是想爱孩子。

  2. 在经济方面。中国人专注于存钱储蓄,一生拼搏事业却并不敢有太大的花销,要为子女留下一笔财富,为避免子女在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支撑起自己的家庭。在这一问题上,美国人与中国人恰恰相反。父母将孩子抚养到十八周岁就已完成义务,子女未来的生活应该由他们自己去选择,并且在未来道路上遇到的困难都需要自己独立去克服,避免成为啃老族。

  3. 在国家方面。在中国,还未出台完整的社会福利体系。即便是已经出台的政策,还不能保证中国老人能够无忧无虑的生活。不过在某种程度上,养老体系在不断进步,人们的意识观念也在不断的提高,养老制度观念已经慢慢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在美国,社会安全金体系是美国最大的社会福利保障之一,且有了多年的社会福利体系安稳运行经验,所以人们无需过度质疑就可以安心养老。

  三、形成中美养老观念文化差异的原因

  斯大林说过: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发展。然而不是每一种变化都是相同的,中美两国养老观念文化差所产生的异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经历着时间的沉淀。

  1. 从传统历史方面来看。儒家思想对中国养老观念产生了深厚的影响。百善孝为先,成为中华儿女放在首位的传统美德。从孩童时起就学会《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假若连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都做不到,严重时会将你推到风口浪尖之上。追溯历史,美国一向追崇个人主义,人民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养老这一行为完全是老人拥有自己的意愿。长年累月,美国养老模式就脱离家庭养老,推行个人主义。

  2. 从国家立法来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出台的《宪法》中明文规定“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并且在有正式公文和未正式公文的出台下,都有明确的规定老年人的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与中国的立法行为完全相反的美国政府,没有明文强制规定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

  3. 从社会福利这一角度来看。今中国的养老制度并未完善,相较于美国的完整制度,中国较落后,所以仍由家庭中子女赡养老人为主流。而美国,全国性爆发的经济危机让美国人意识到社会制度的保障的重要性。自1935年罗斯福新政的社会保障体系出台以来,美国养老保险体系日趋完善,有了制度的保障,美国老人在养老上并没有太大的负担。

  四、中美养老观念文化的发展

  在中国,长年累月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流,人们早已将这种家庭养老观念不需要明文規定就已深入人心。古人云:血浓于水。老人居家养老得到子女的孝顺以及享受天伦之乐在中国社会司空见惯。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只是稍微减轻子女中经济上的负担,他们依旧需要付出情感上的安慰。所以未来的中国养老观念依旧是以养老者感到满足或是想要换种方式才有可能发生某种质的变化。

  而在美国,他们长期以平等和独立,追求自由作为他们的观念,正是这种不受拘束的想法使得他们的养老不依赖于任何人。并且美国政府拥有着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所以他们即便年迈但也无需背负生活的压力。虽然崇尚自由和个人,但某种程度上还和子女保持着和谐的关系,而这之间依旧保持着一段合适的距离。单从发展的大流来讲,美国养老依旧保持独立自主的观念。

  不同的社会观念,没有错误与正确之分。中美养老观念的差异不仅限制于个人,同样与社会发展有着相当大的联系。就从传统社会形式和当今国家体系来看,中美两国就有着巨大的差异,因而造就不同的养老观念。

  [参考文献]

  [1]唐春梅. 中美电影折射两国养老差异[J]. 青年文学家, 2016(15):84-85.

  [2]焦津强. 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养老观念的影响[J]. 决策与信息旬刊, 2016(10).

  [3]张雯莉. 从中美养老文化的差异看中国人的养老期待[J].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8.

  [4]王燕飞. 浅谈美国个人主义[J]. 青年文学家, 2017(17).2011, 28.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