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于共青团工作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实践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7379
卢友锋 刘佰龙

  摘 要:高校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开展基于共青团工作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实践研究,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共青团工作;实践教育;创新

  共青团工作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均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部分,二者在教育目标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在职责及内容等方面具有互补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不是简单的就业指导,而是基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就业能力开发与提升,对于引導大学生规划大学学习与生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多为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在实践教育方面有所忽视。为此,发挥高校共青团在实践活动方面的优势,强化以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实践为中心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探寻基于共青团工作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实践路径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高校共青团工作可以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实践保障

  1、共青团工作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共通性

  在大学生全面发展诸多因素中,德育是首要的、根本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多方形成合力,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共青团作为服务大学生的基层组织,是凝聚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的重要载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的也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因此,高校共青团工作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较强的共通性,可以为。

  2.共青团工作可以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传播载体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虽然已经列入高校学生培养方案中,在理论方面开展了一些教育工作,但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及人生规划方面仍存在内容空洞、手段单一,理论与实践难以有效衔接等问题。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的基层组织,在大学生思想引领方面内容日益丰富。因此,高校共青团可以通过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立足学生自身发展实际,创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更加贴近学生,在大学生增强有号召力和影响力,而且还可以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传播载体,从而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共青团工作可以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组织载体

  共青团作为高校课外教育的主导者,实践导向鲜明。共青团在高校承担着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涵盖了组织大学生自我体验自和我实践的内容。共青团工作强调活动开展的实践性、符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大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实践、自我成长的需求。以共青团组织为载体,可以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二、基于共青团工作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实践路径探析

  基于共青团工作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主线,坚持从学生实际特点和需求出发,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的组织优势,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所存在的“盲区”或薄弱环节,从思想引领、实践活动、平台构建等层面,整合资源优势,形成育人合力,逐步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功能齐全、运转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实践体系,以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连贯性与时效性。

  1.选取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内容,确保实践活动覆盖全面化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教育需求,有针对性的通过典型的大学生教育和引领活动构成不同的实践教育内容。分阶段开展实践活动,延伸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维度,分段实现教育目标,以确保大学生能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全方位的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

  2.建立多样化的创新实践平台,逐步实现实践教育常态化

  兼顾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方位、长流程的教育目标,基于共青团工作可以构建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类型的实践教育平台,按照“整体规划、全面提升,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整合共青团工作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育人合力。按照坚持“早宣传、早动员、早引导、早着手”方针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活动,做好就业知识和能力储备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通过共青团组织搭建职业生涯咨询服务平台、职业辅导平台、成长指导平台,定期举办校友职业生涯报告会、创业英雄进校园、校企交流会、优秀学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提升学生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

  3、设置配套性的实践教育活动,将实践教育活动推向规范化

  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引导大学生对“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问题进行思考,开展“学习目的大讨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实践教育活动,引领学生科学合理的规划学习与生活,并逐步建立、完善与之对应的相关配套制度。如针对大学新生对所学专业认知较少的特点,为加深学生对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增强学习自觉性,在新生入学伊始进行专业教育和学业指导,在高年级开设《专业前沿讲座》课程,重点讲解专业前沿及行业发展及趋势。

  4. 以共青团组织建设为平台,畅通学生信息反馈渠道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及学生干部的桥梁作用,建立学生信息反馈机制。持续跟踪反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断完善基于共青团工作的实践活动评估机制,从而逐渐将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合,形成育人合力,以保障长效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长流程的就业指导协调对接、互为依托。

  三、结论

  共青团工作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是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通过分析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目标及内容上的一致性,明确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组织机制上相互兼顾、教育载体上相互融合的联动机制及同构路径,探析基于共青团工作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实践路径,从而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张菡. 全程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79-80.

  [2]韦毅嘉,廖莎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8).

  [3]马小辉. 大学生就业工作模式转变与高校共青团服务策略探索[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2(4):62-67.

  [4]宁曼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功能及其运用初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64-66.

  [5]任凤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68-70.

  [6]尤影.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促进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路径探究[J].开封大学学报,2013,27(1):48-50.

  [7]杨东进.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5):160-161.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