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写于1859年1月,1859年6月4日在伦敦德文报纸《人民报》上发表,马克思在《序言》中叙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艰苦探索历程,第一次以简明系统的形式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阐述。因此,该《序言》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和重大的理论意义,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文献,同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说:“这部著作第一次科学地表述了关于社会关系的重要观点。”这些重要观点以高度概括的语言集中表述在该书的序言中。这篇序言是我们理解和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依据。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思考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写于1859年1月,1859年6月4日在伦敦德文报纸 《人民报》上发表,马克思在《序言》中叙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艰苦探索历程,第一次以简明系统的形式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阐述。因此,该《序言》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和重大的理论意义,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文献,同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说:“这部著作第一次科学地表述了关于社会关系的重要观点。”这些重要观点以高度概括的语言集中表述在该书的序言中。这篇序言是我们理解和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依据。
一、《序言》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脉络和要点的简要阐述
(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马克思在《序言》中说明了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这一经过同时也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运用和得到证明的过程,它表明了作为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组成部分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马克思说:“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当做辅助学科来研究。1842—1843 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当时的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先生就摩泽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
马克思为了解决他的苦恼的疑问,他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他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
如何在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的呢?马克思 1843 年 10 月到达巴黎,与卢格筹办《德法年鉴》。1845年2月他被法国当局下令驱逐,移居布鲁塞尔,在那里居住到 1848 年二月革命爆发。在巴黎和布鲁塞尔的这几年是马克思的思想迅速发展、新的世界观形成的时期。马克思在巴黎开始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下了 9 本经济学札记,即《巴黎笔记》,其中包括恩格斯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一文的摘要。马克思称赞恩格斯的这篇著作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綱”。马克思在巴黎写下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他把哲学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成果,它通过异化劳动理论初步解剖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学,由此开始了以劳动为锁钥的对社会发展史的探索。在 1845年3月写的评论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的文章中,马克思通过批判李斯特唯心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发挥了自己唯物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并且预言无产阶级明天将砸碎自身的锁链。在这期间,马克思的哲学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研究交替进行,彼此促进。1844年8至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他们合作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通过批判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接近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1845 年春,马克思写下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且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决定共同通过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系统地阐明自己的见解,开始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长篇巨著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但是它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标志着新的历史观的形成。在 1847年撰写出版的《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通过批判蒲鲁东的唯心史观和经济观,第一次以论战的方式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在 1847 年 12月关于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演说和 1848 年 1 月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中,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残酷剥削,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1848 年 2 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这一纲领性文件以透彻而鲜明的语言向全世界公开阐明了共产党人的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二)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出的简要概括
马克思说:“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此后一百多年来,这一阐述无论是在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著作中,或在各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教科书中,都曾被大段地加以引用和阐发,始终被认为是马克思本人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经典的“完整的表述”。
马克思这一段经典论述所表达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他在19 世纪 40 年代通过对哲学、历史特别是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而形成,并首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表述出来的。1848 年 2 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中断了理论研究,投身于革命实践之中。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在欧洲革命风暴中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马克思 1849 年迁居伦敦后才得以重新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当时英国站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最前列,伦敦是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的中心,英国博物馆中堆积着大量政治经济学著作和资料,所以伦敦对于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方便的地点。从1850年开始,马克思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到1853年,他写下了 24 个笔记本的《伦敦笔记》。面对1857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马克思“发狂似地通宵总结”。自己的经济学研究,写下了8个笔记本的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标题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这就是《资本论》的第一稿。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时,马克思在其序言中说:“这部著作是我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
列宁指出,《序言》对“运用到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史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周密的说明”。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解剖,对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结构及其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具体形态,在《序言》 中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概括,描述了整个人类历史的总画面,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同时它又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的证明。正因为如此,当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成果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问世时,他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得到了经典性的表述。马克思在《序言》中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广大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又经受了反复的检验,被证明为科学真理,并且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马克思在《序言》中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范畴,勾画出社会形态的一般结构,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
(一)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内在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些都是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基本范畴。马克思和恩格斯制定这些科学范畴并运用它们揭示出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对社会历史认识中的飞跃。《序言》作为马克思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总的结果的简要表达,集中地阐明了这些范畴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
在马克思 19 世纪 40 年代的著作中,已经广泛使用“生产力”这一概念,而生产关系当时是用“交往关系”、“交往形式”、“交换和消费形式”等来表达的。这种物质关系作为国家和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则被称为“市民社会”。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们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力作为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能力,对每一代人来说,“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而“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包括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到1859年,这些概念及其間的相互关系,都在《序言》中得到了更精辟的表述,从而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基本范畴被确立起来。《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一论断明确地提出并阐明了“生产关系”这个概念:其一,生产关系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关系;其二,生产关系是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即具有客观性的关系,如后来列宁所指出的,它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即不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其三,一定的生产关系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也就是说,它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是因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不同而不同的关系。“生产关系”这一科学概念,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马克思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两个概念。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阶段性、与生产力的相适应性。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上建立着政治制度、国家法律等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要与之相适应。因此,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同时,以生产关系为中介,指明了三者的内在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更深地隐含着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也要适应生产力。这样我们可以看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着法律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的基本结构就这样被清晰地勾画出来了。这就使我们科学地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成为可能。
(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力量
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一重要论断明确地指出了生产方式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这是历史研究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旧的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总是从人们的头脑中,或从社会之外的神秘力量去寻找历史变迁的终极原因,而马克思则揭示了,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及整个历史的基础,因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就是社会历史的最终决定因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自己的历史观作了这样的论述,“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当然也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这里已经相当明确地表达了从物质生产活动及其方式出发来描述整个社会生活的历史观。在《序言》中,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的原理得到了更加简要而明确的表述。恩格斯指出,这个原理“对于一切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因为这个原理揭示了,“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生产方式”一词在不同场合有过不同的用法。《序言》中的“生产方式”这一概念,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马克思经常在这种既包括生产力又包括生产关系的意义上使用“生产方式”这一概念。比如他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任何别的生产方式一样,不仅不断再生产物质的产品,而且不断再生产社会的经济关系,即再生产产品形成上的经济的形式规定性”。
总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两者统一于物质生产的具体过程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基本规定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性质和面貌。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反映着社会生活的现实内容。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尽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也有重大的作用,但归根结底,物质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三)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制定了生产关系的科学概念,揭示了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也就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序言》对这个问题明确地作出了同一切唯心主义历史观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的回答。
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在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中,唯心主义历史观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唯心史观的根本错误,就是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把社会意识当作决定的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经针对着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即使是人们头脑中的模糊的幻象,也是他们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意识形态,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历史发展,它们是随着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而改变的。在《序言》中,马克思把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根本原理明确表述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的确立,从根本上划清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界限,标志着马克思在整个世界观史上实现了变革。
恩格斯在他写的书评《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高度评价了马克思这一论断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指出,这个原理对于没有被唯心主义欺骗束缚住的人来说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它不仅对于理论,而且对于实践都是最革命的结论。“人们的意识取决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政治论证的全部传统方式崩溃了”。从前所有对于历史的见解,都是建立在思想观念是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的基础之上的。确立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历史才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之上,有关社会历史的各门学问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革命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马克思揭示了这一矛盾运动的规律,得出了革命的结论。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社会革命
马克思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段论述精辟地阐明了生产力的发展及其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社会革命的客观必然性和一般过程。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才能进行生產,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对自然界的关系,因此,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运动的。随着人们需要的变化和物质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总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因而必然同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矛盾。生产关系作为人们的经济关系会在上层建筑领域中反映为法的关系。法律上讲的所有权,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法权上的反映。“财产关系”是一种法律用语,它的内容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所以马克思指出,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第二,当生产关系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会到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一定的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而形成的,所以它在这一阶段是同生产力相适合的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会由新变旧。当旧的生产关系成为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由于最重要的是不使文明的果实——已经获得的生产力被剥夺,所以必须粉碎生产力在其中产生的那些传统形式。”这时历史的发展就产生了变革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形成了变革生产关系的物质前提,呼唤着社会革命的到来。
第三,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必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要求它同自己相适合。当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时,必然要求变革建立在原有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马克思的论断包含了相互关联的两个要点:一是“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都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而改变,并无例外;二是上层建筑中不同部分的变革有“或慢或快”的不同,不是同步的。这是因为,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上层建筑的不同部分有不同程度、不同表现的相对独立性。同国家政权为核心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剧烈变革相比,观念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的变革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自己新的历史观时,针对占据着统治地位的唯心史观,着重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实现了从历史唯心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变革。而对于国家、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的能动的反作用,当时还未能作出充分的阐述。恩格斯在他的晚年,针对着那种把经济因素说成是唯一决定因素的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曲解,着重强调了历史的辩证法,论述了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作用,从而阐明了历史的发展是经济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基础上各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推动历史发展的社会基本矛盾。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得出了革命的结论。
(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思想
马克思在《序言》中,分析了社会矛盾运动理论。除了揭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运动规律之外,马克思还告诫我们,必须重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决不会”思想。
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两个决不会”表明,革命不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而是社会运动客观规律的表现,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马克思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所强调的,是社会革命有其客观根源,是革命发生的客观必然性。
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之所以发生,正是因为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维护它的上层建筑已经成了生产力的桎梏,代之以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已经成了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没有这样的客观根源,革命就不会发生,更不会取得胜利。革命的发生和革命的成功已经成为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这是社会实践对其具有客观根源和客观必然性的证明。
恩格斯在写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说,“革命是一种与其说受平时决定社会发展的法则支配,不如说在更大程度上受物理定律支配的纯自然现象。或者更确切地说,这些法则在革命时期具有大得多的物理性质,必然性的物质力量表现得更加强烈”。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发生,本身就是“两个决不会”规律的表现,革命中强烈地表现出来的,正是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冲突的“必然性的物质力量”。
社会革命是旧的社会形态灭亡,被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革命的发生,是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旧的生产关系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社会革命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去寻找。因此,当一种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时候,这种生产关系是不会消灭的;当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要求用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原有的生产关系的时候,是不会有新的生产关系产生出来的。
四、社会形态的历史演进
在揭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序言》提出了“社会形态”的概念,概述了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进程,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一) 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的论断中使用了“社会形态”这个概念。马克思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一简明的论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深刻的思想。
“社会形态”是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社会形态”是概括一定性质的社会并把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区分开来的一个整体性概念。与一定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结合起来,就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在马克思以前,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谈论的是“一般社会”,他们从所谓“人的本性”出发,去讨论一般社会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不能区分不同性质的社会;他们着眼于社会意识去观察和说明社会,不能发现各国社会现象中的重复性和常规性,不能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而马克思观察社会历史所用的方法,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不通过人们意识而形成的物质的社会关系,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如列宁所指出的,通过对生产关系的分析,“立刻就有可能看出重复性和常规性,把各国制度概括为社会形态这个基本概念。只有这种概括才使人有可能从记载社会现象进而以严格的科学态度去分析社会现象”。
一定的社会形态在历史上的产生、发展和消灭,有其客观的必然性,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版的序言中说:“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列宁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的发展之所以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史的过程,是因为作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统一的社会形态,其发展变化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的,社会形态发展变化的规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因而具有不依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唯心主义历史观在观察社会现象时,只看到人们的社会思想和主观目的,不能把这些思想和目的归结于物质的社会关系,因而不能把历史现象的演进看作自然历史过程。
划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准,是生产方式,特别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所以社会历史的发展表现为“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演进。马克思在19 世纪 40 年代发表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中,就把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理解为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并以此为根据划分出“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等几个阶段,他说:“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都是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其中每一个生产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在《序言》中,马克思把“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看作是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里所说的“亚细亚的”生产方式,当时是指东方存在过的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原始的生产方式。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在1877年摩爾根的《古代社会》出版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利用摩尔根的成果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对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有了清晰的认识,此后便把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看作是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是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并用原始社会取代“亚细亚生产方式”在社会形态演进中的位置,完成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中作出的科学预测,今天已经被历史的发展所证实。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是通过对社会历史的深入研究,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的科学理论,它揭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规律,经受住了历史实践的检验。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中先后出现了这五种社会形态,这是不争的事实;社会历史中从未出现过除这五种之外的别的什么社会形态,这同样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具体表现。由于自身具体条件的不同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并非所有民族都以典型的形式依次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其间既有某一社会形态的跨越,也有前进中暂时的曲折、倒退;一定形态的社会并非以某种纯粹的形式存在,而是包含着或多或少的其他社会形态的因素。这些复杂的情况并未否定五种社会形态演进规律的客观普遍性,而是表明历史的发展总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普遍规律体现于多样性的形式之中。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由此决定的历史的阶段性、顺序性,揭示了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指明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它是指导我们从实际出发去认识各国历史进程的科学理论,而不是可以套用到具体历史过程上去剪裁历史的公式或教条。社会形态理论对于各门社会科学的意义,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于生物学的研究一样重要。列宁说,“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同样,马克思也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作可按长官意识随便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探明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这个概念,探明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从而第一次把社会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没有这一科学理论做基础,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科学。
(二)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是资产阶级生产关系
马克思在《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最后得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地位的结论。马克思在《序言》中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者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由此可见,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历史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指出:“在叙述无产阶级发展的最一般的阶段的时候,我们循序探讨了显存社会内部或多或少隐秘着的国内战争,直到这个战争爆发为公开的革命,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作了系统而又深刻的分析,科学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宣言》阐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掘墓人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并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现代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地总量;共产主义新社会必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地资产阶级旧社会,这个新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列宁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资本论,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中石油大连油气零售公司,辽宁 大连 11600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