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一种言短意明具有一定文彩的文体。其历史悠久,长盛不衰,是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之一,是我国城乡各界人士喜闻乐道,广为传播的民俗文化,其影响力不可小视。
一、对联史与定位
对联(含楹联、门联、挽联、喜庆联、景观联等)文化历史悠久。据记载,五代后蜀主(934-965年)孟昶自题桃符板于寝门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演为春联,改书于纸,是春联之始。如从楹联、铭联角度看,则要往前推几百年。查《辞海》“楹联”条说,《晏子春秋》作者晏婴(齐,前?——前500年)将死,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壮而示之。”到了北齐(550-577年)郑述祖书天柱山铭“敢慕楹书;仰宣庭诲”,近似挽联或碑志。楹,指庭堂前房屋架构立柱。这种建筑,在秦汉时期,多为官府、贵族及神庙(含佛道教)所有,刻在楹上的对句文字叫楹联。从字义上看,楹联似比楹书早,这有待史家考古学家去发现印证。规范的对联,与南朝齐梁时沉约(441-513)等人有关,他们给汉字定“四声”,——平(阴平,阳平)上去入[现改为一、二(平)三、四(仄)]。用“四声”朗读诗文,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成为后来诗、词、韵文(含对联)的格式,形成一代之风。即便在当今朗读语言中仍起作用。但现代诗歌、对联中已不那么强调,唯对联上下联句末字,仍遵循仄起平落(也有特殊的)。
对仗(对偶)句式,在古诗、赋中早已存在,如《诗经·周南》:“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淑女,不可求思。”《离骚》中有“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它对后来的对联文体有着深刻影响。只是对联文体表现独特,以张贴(悬挂)为展示特征的。
对联在明清时代较盛行,为传承这一文化,(明)司守谦著《训蒙骈句》,(清)李渔著《笠翁对韵》,作为蒙童启蒙教材之一,对开发儿童智力和初步使用掌握文字(造句)、传承对联文体有帮助。可惜在现代学校里却被忽略了,以致新生代中,了解对联写作要求和对联创作的人大为减少,有后继乏人之感。
二、对联文体的地位与作用
对联语言简练、言之有物,时空性强,富于情感,有极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其内容是全方位的:上至神灵祖先,下至田园胜景、社会经济文化、人间喜怒衰乐无不入联。故不论文人武士、领袖平民均喜闻乐见,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生命力。对联的作者,遍及各阶层人士,虽作品有差距,但和者众多,出了许多佳作,却没听说谁是对联专家,协会组织中,也查不到作者的名字,大概也因如此,传抄对联不存在版权问题。
对联公认有较高的文学、文字、书法价值,但没有人给它恰当定位。它不是诗,但有诗的韵律;它不是散文,但散文中有它的话语;说是应用文,却不具有书信等各类应用文书的作用。然而在许多严肃场所,却能大书特书,占据醒目位置。为此,笔者想给它归类为:民族民俗文化。
对联的作用十分明显。它的内容具有宣导性、抒情性、时效性、包融性、观赏性等社会学、人文学因素,其作用从对联类别中可以看到。
贺庆类(贺岁、婚事、人寿、祝福等):如春联“春种满园皆碧玉;秋收遍野尽黄金”(农村)、“莫道人生无百岁;须知草木有重春”(贺百岁寿)。
追思类(挽联、忆史联等):“青山含悲声声泪声声呼总理;碧水长歌字字血字字哭忠魂。”(挽周恩来总理)又:“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董必武:题隆中武侯祠)。
励志类(勉励,座右铭,赠友等):如,“思考乃登书山之路;毅力为渡学海之舟。”
讽调类(讥讽,调侃等):如,冯玉祥讽国民党机关作风联:“—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在民间流传某塾师给学童出—上联让答下联。该生不会,求教母亲,引来—段趣事。
其一:
六尺绫罗三尺系腰三尺摔;(塾师)
八幅锦被半边盖人半边闲。(母代答)
其二:
竹本无心皮外另生枝节;(塾师)
藕虽有孔内中不染污泥。(母代答)
这应该算对联,但不会有人将它将它贴在自家门上,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中出现,是茶余饭后调侃之作。
此外还有应节类、胜景类、灯谜类等等。上述几例,可以看出,对联简明的文字语言,现实地、直接地表达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与情感,在人际间交流中起到劝慰、效仿、激励、共勉、益智作用。我们应该传承对联文化,使其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三、传承创新为社会服务
对联是一种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其内容非常丰富。党的方针政策、人文典故、自然胜景、民风民俗皆可入联。它不仅是应景装饰之物,也是宣传教育有效手段之一。为此建议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首先,锁定对联是民族民俗文化加以保护。各种对联是以张贴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它自由书写、公开揭示人们对时政、纪律、道德、人际关系等的看法、评价,同时兼有文学、书法内含,起到启示、教育、观赏作用。多读多受益,甚至影响人生之路。如“欲除烦恼须无我;想求康乐莫贪心”、“横眉泠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等。对联虽为群众喜闻乐见,普遍接受,但要获得自已称心的作品,也不容易。原因之—是缺少高人提供便利,随意性、自发性大,内容格式上,不能量体裁衣,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影响力。这就要求有识之士进一步关心对联文化,和群众—起担当传承、发展任务,让这一民俗之花盛开。
其次,组织培育队伍。对联文化是一种入户文化,具有面广、个性化特点。投入财力不大,较易普及,但需要一支热心的“志愿者”队伍作支撑。办法有二:一是组织现有的有写作对联能力的人,就近为群众书写对联,同时对有志趣的人传授切磋相关知识,实行“传、帮、带”;二是着力培养青少年对对联文化、书法的兴趣和技能。有利条件是存在的。我国国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了,具备读写能力的人多了,许多家长、学生接受了全面发展教育观,较重视学生在写作、书法、绘画等方面的实践能力;许多文化馆站、社会人士利用学生节假日举办书画培训班,如有目的地引入对联写作内容,对扩展他们知识面,提高其学习兴趣,解决后继有人问题,是大有助益的,也是可行的。
第三,提倡写作新联。创新是发展对联文化的必然途径。对联有极强的时效性、针对性等特色,创作新联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保持对联生命力的需要。这不是说抛弃优秀传统对联,但决不能不分时间、对象地套用。工厂式生产的格式对联,虽有一定市场,但购买者却有限。有的“不合时宜”,缺少个性,久之失去其应有的影响力。上述挽周总理联,读来催人泪下,就在于应时应景,直抒胸臆。因此,对联的创作,必须与时俱进。
雅俗共赏,是受众对对联的创作要求。在我国大地上,许多古建筑中的楼台亭榭楹联,不少都有生动的体现。如北京门头沟潭柘寺、洛阳白马寺题弥勒佛(俗称大肚罗汉)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是雅俗共赏的实例。
第四,用多种形式扩大對联影响力。对联文化简便易行,不受时空限制,庭堂馆所、居家会场,都有它的位置,如果我们留心的话,几乎有人居的地方都能看到。像市场饮茶吃饭,可见到开业贺联;到某景点旅游,可见到楼台楹联;到了春节,更是出门见红(对联)。可见其影响面之广。这里有些事情应努力去做:一是对某些古建筑立柱楹联注意保护,该油漆的要油漆、有损坏的要及时维修。有的还应留下影像资料保存;对新建的文化设施和有纪念性的建筑物,有必要为联的,最好公开征集楹联,提高文化品质。在民俗文化普查中,将民间对联列入内容之一;二是在重大节日来临前,组织对联作者、书法好手,现场献艺,评选优秀作品,激励群众参与活动,让对联这一民俗文化,健康有序持久地发展下去。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阳 44102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