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董仲舒教化思想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山东青年 热度: 15559
王克志

  摘 要: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在传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融合诸子百家思想,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三纲五常”教化思想,其教化思想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借助“三纲五常”中潜含的文化内涵及集体意识,对教化思想进行系统的剖析,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并进一步挖掘董仲舒思想中蕴含的当代德育内涵。

  关键词:董仲舒;教化思想;思想道德教育

  董仲舒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其教化思想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今天的中华文化是由古代、近代演变而来,今后还要继续发展。发展昨天的旧文化创造明天的新文化,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取其精华,并将其运用到当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之中,以求社会更快向前发展,是研究董仲舒教化思想的目的所在。

  一、董仲舒的教化思想

  作为影响巨大的思想家,其教化理论的最终价值要在社会实际中体现出来。董仲舒教化理论是从现实出发,针对汉初实际问题,同时顺应当时政治需求提出的。对教化理论进行分析归纳,不难发现其吸收了大量先秦儒家的思想,同时主要围绕提高人性修养展开的。

  (一)人性修养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都注重对人性的培养,认为人性修养是最根本的教化,同时每位思想家对人性修养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孔子最早提出了人性有“好仁、好智、好信、好直、好勇、好刚”之分,也就是说人性各有其特点。只有通过人性修养才能使各自的特性融入正常的伦理道德规范。孟子提出“性善论”,这一思想是孟子自己一生的教化思想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认为善并非后天发展的,而是人从一出生就具有的本能。他对“性”有这样的阐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任、义、礼、智,非有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在孟子的教化思想中,他认为是非“四心”也先天具有的,如果在这个层面出现漏洞或不具备这一层面,那么他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荀子在“性”的認识与其他两位思想家有天壤之别,他认为好利、物欲是人的本性,指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如果人们顺应了自己的本性,必将导致社会的暴乱,只有通过人性修养和礼法教化,对人的本性进行干涉和后天改造,才能使人自觉融入到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内容的生活模式之中。董仲舒是儒家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他认为,只有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生活才是具有真正意义的生活,才是人类的理想生活,在这一思想下,提高人性的道德修养就成为实施教化的前提之一。

  (二)三纲五常

  在董仲舒的教化思想中,道德教育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部分,他曾提出的“导之以德,齐之以礼”,主要强调了道德教育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意义。董仲舒结合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众多伦理思想,通过自己的消化与推到,他对教化理论进行了再创造,之所以说是具有创造性,是因为他提出了“三纲五常”的伦理观。这一观念通对纲常道德教化原则进行系统归纳,并将其称之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准则,借此来教化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样来实现教化目的,进一步达到保持社会的稳定的常态,最终用于维护汉王朝及其宗族的专制统治。“三纲五常”的发展是董仲舒对儒家传统伦理的一个系统总结,同时又提出了规范标准,这为儒家思想的继承和传播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三纲”一词并非凭空产生,首见于《春秋繁露》,是董仲舒在儒家传统思想基础上提炼而成。“三纲”讲君臣、夫妇、父子关系,这三对关系是最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一切社会关系都肇始于这三种关系,所以说“三纲”是社会的根本,决定着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孔子曾经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在这一正名思想之下,要求首先是君、夫、父内求自省,只有内求自省,方可修己并安人,之后对再臣、妻、子的义务也进行了有效规定,规则之下,孟子指出:“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董仲舒借助法家理论强调彼此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强调了上对下的绝对主导地方和权威性。“三纲”的道德教育灌输着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对当时处于上升期的封建社会要求统一的中央集权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常”这一个词出自董仲舒的《三人三策》,当时,孔子将“智仁勇”称之为“三达德”,通过具体的实践教育,又把“仁义礼”提升为一个准则,这里的仁,以爱人为其本质;义,以尊重贤良为本质,礼,将仁和义相结合,进行了具体规定。“智”是孟子的“仁义礼”的增值部分,这样“仁义礼智”就构成四德。在这四德基本稳固之后,董仲舒又加入“信”,这样,仁义礼智信就成了一种人伦相处的基本规则,构成了“五常”。董仲舒在不违背孔孟思想的基础上,将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匹配,为仁义礼智信提供了哲学依据。其对“五常”思想尤为重视,这并非仅仅是因为“五常”是构成人的品质与修养的基本素质,更重的是可以通过“五常”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的相互渗透、相互巩固的目的,从而成为“三纲”这一伦理的最高纲领。

  通过分析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的学说理论,借助五行的天地、阴阳、联姻等,逐渐成为了君臣、夫妇、父子之间相互遵循的法则,一种相互制约的准则,从而为“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的发展提供了其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哲学依据,使之既具有神圣性,又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董仲舒认为,形成崇高道德品质的主要力量来源是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规范,调和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主要力量也是社会道德规范,即“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在董仲舒的思想意识中已经可以称之为一种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他认为这也是提高人性修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必要手段,人们只有通过三纲五常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并将其变成身体本质的一部分,从而从根本上控制人们的利欲心,使人性由恶变善,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局面。

  二、董仲舒的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南,同时,古代教化思想对当代德育教育的启示也渐渐被诸多学者所关注,这样,当代思想道德教育急需在古代教化思想中汲取营养。我们当前所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经历过长期的实践,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所建立一套教育体系。从根本上讲,我国的德育教育思潮一直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从中国五千年文明中不断发展,不断充实,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螺旋式进步,如今已体现出中国特有的模式,所以当代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包含着古代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合理内容。

  董仲舒的教化思想形成于西汉时期,这也是极具代表性的教化思想,其目的是为西汉培养具有封建道德的贤良之才,以维护封建统治,其自身不免带有阶级的局限性。但他的思想在当代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例如,“五常”思想是传统儒家教化思想的基础,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意义,也是人格慢慢形成的最为基本的条件之一,同时也蕴含着处理人际关系某些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开化,但其基本的意义未变,所包含的人与人之间处理问题的广泛性和适用性不容小觑,它对研究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一)“五常”思想是当代伦理思想发展的直接核心内容

  伦理道德的意义在于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和关系,从而维护有序的社会秩序。董仲舒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经过历史的传承与长期推广,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思想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以“仁”“义”为指导,对待他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他人。同时要求人们在待人接物要以“礼”相待,从而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董仲舒“五常”思想中能够为研究当代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直接内容,从而内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思想提供思想源泉。

  (二)“五常”思想是当代思想道德教育最为有效的动力之一

  当前社会,人们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良好,但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受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许多人道德破产,信念缺失,从而出现老人跌倒不扶,小孩落水不救的事件,甚至发生恶性伤亡、群死群伤事件等。这些最终导致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缺乏现实动力。“五常”思想作为历史留下来的传统美德,要求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厚德载物的精神,从而延续我们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这为研究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方向。吸取“五常”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并加以创新,有利于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风气,从而激发社会活力,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提供动力

  (三)“五常”思想也是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认同基础

  在汉代,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教育思想促進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民族的凝聚,人们的文明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从而社会稳定,国家富强。西汉时期,“三纲五常”的教化思想对当时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这一教化思想的普遍推广,汉代全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同时也达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五常”思想作为儒家教化思想中最具有积极意义的精华部分,由于其长期的认同感而易于被人们接受,内化入心,从而达到维护政治、社会稳定的效果。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其进行批判分析,吸取有益部分,通过现代转化并运用到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之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服务。所以其也为研究当代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认同基础。

  总之,董仲舒的教化思想与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之间是兼容的,其中的合理部分对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很多方面的启示。全面分析董仲舒的教化思想,其中的许多经验已经融入到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之中,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时效性,并为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当代德育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魏文华.董仲舒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马勇.帝国设计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

  [4]邓红.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5]康喆清 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3.

  [6]杨伯峻.儒家道德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D].郑州:郑州大学.2016.

  [7]邓艳兰.董仲舒德育思想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05.

  [8]赵玉玲.董仲舒“三纲五常”伦理观的时代价值[J].《学理论》2016.03.

  [9]魏庆红.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述评[J].《衡水学院学报》2017.02.

  [10]韦乔元.董仲舒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