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射击运动是一种耐力项目,要求静、稳、准,一个完整的射击动作,是由几个分解动作有机结合而成的,有据枪、瞄准、击发、保持等系列动作构成。要想提高射击水平,需要加强机体动作的训练和心理素质的训练,尤其是保持能力与击发动作的训练。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浙江省射击运动员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查阅影响射击基础训练中的因素的相关文献资料。
2.2.2 访谈法:通过访问浙江省射击队教练和运动员,了解影响射击结果的因素。
2.2.3 观察法:通过在训练场实地观察运动员的训练课,对射击训练动作进行分析。另外,通过平时的测试比赛成绩以及重大比赛中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分析和比赛成绩的对比,说明保持能力和扳机击发的重要性。
2.2.3使用仪器为芬兰产的Noptel ST-2000激光测试系统,它们能精确测量运动员在瞄准时晃动的原始轨迹,并自动记录,此轨迹显示了举枪、瞄准、击发的全过程,仪器能提供据枪、瞄准、击发阶段的数据和各种曲线图。对运动员进行训练检测,针对个人情况进行分析整改。
3、 结果和分析
3.1 “保持”在射击基础训练中的重要性
“保持”是射击运动员在技术训练中使用的专用术语,指运动员在发射每发子弹的过程中,在击发动作完成后,姿势动作和心理稳定按原来状态保持几秒钟后,再做“收枪”动作。这是射击运动员在训练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射击弹道学理论成果。因为在发射过程中,火药燃烧,弹丸脱离枪口时,火药气体也随着弹丸一起向外喷出,一部分气体在空气中消散,另一部分气体在离枪口0.5—1.5米距离处仍然对弹丸继续起推动作用,过早“收枪”会影响射击精度。因此,运动员在完成击发过程后,从思想上不可有马上“收枪”的准备,必须将“保持”作为整个射击程序中的一部分。这是初学者乃至高水平运动员在发射过程中均应坚持遵循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所以,“保持”一旦做不好,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射击动作的整体发挥,从而直接关系着整场比赛的胜负。
3.1.1 “保持”对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作用
现代运动竞赛与心理学的联系日益密切,高水平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的高低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运动心理学界对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的研究极为关注,产生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射击运动是一项求稳、求准的项目,对射手的心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射击比赛的时间较长,运动员有较多的时间用于思考,思维控制的难度较大;射击比赛要求精度极高,往往在一环甚至零点几环间决出胜负,竞争残酷;由于每次发射的结果均很快得到反馈,运动员情绪变化激烈;运动员需独立作战,对心理的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要求极高……所有这些构成了射击比赛的心理特点。在射击这一领域的国内研究中,有的运用生物反馈仪对射击运动员进行心理技能训练,并以此作为检测手段。有的运用认知调节技术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调控,显示了心理训练的应用价值和科学价值。但这些研究都表明了一点,即心理的变化或者说恶化主要是因为比赛成绩不理想所引起的。但“保持”技术主要是增加运动员自身射击技术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所以说“保持”技术在对运动员心理平稳的方面上有比较强的作用。
3.1.2 “保持”对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作用
对文献资料的统计结果显示,运动员在射击技术完成后,“保持”技术的完成情况与运动成绩有明显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在手枪击发完成后,弹道原理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迁移现象。由于手枪的瞄准过程是由上至下移动的,通过长期的训练,枪的最终指向能达到较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能做到较好的“保持”技术,而控制身体或枪支的左右晃动是运动员无意识的,在对最后收枪前的“保持”阶段的完成情况对于最后的结果影响比较大。因为最后的移动距离相差较大,所以需要利用“保持”技术进行缓解和纠正弹道方向。
3.2 射击基础训练中影响结果的因素
3.2.1 在射击界中,一向有“稳定是基础,击发是关键”的说法,这充分说明了击发这个技术动作在运动员、教练员心目中的地位。对于青少年射手来说,由于其以下身体特点,稳定性训练在青少年慢射选手训练中不宜过分强调,而应把击发训练作为初、中期训练的首要重点进行强调。青少年射手的身体普遍出于第二次突增时期后的成长期,身体尚未完成长成,肌肉力量往往也有较大的加强余地,因此其动作稳定性可以通过年龄的增长渐渐提高。同时,如果在射手的初、中期训练过程中忽视了击发训练,一旦错误的动作定势形成,必然同时伴随着一些似是而非的本体感觉形成,要纠正起来将十分困难,从而成为运动员进一步提高成绩的最大障礙。稳定性不单单受身体特点控制,其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小脑的控制能力密切相关。因此随着运动员的训练和年龄增长,稳定性也能够慢慢得到提高。当然,由于射击运动员的稳定性特质相差较多,因此在选材阶段应通过相关技术手段选取稳定性素质相对较好的运动员进行训练。由于青少年射手的技术动作和心理素质都不够成熟和稳定,因此在训练中过分强调稳定很容易造成不敢果断击发而错过击发时机或由于注意力集中在稳定性上而忽视击发动作,造成苛求瞄区、击发瞬间变力,尤其特别容易影响正确的击发本体感觉的形成,从而对运动成绩的提高造成影响。
3.2.2 运动员的身体状况
身体是运动的根本,射击运动也不例外。射击运动是一个高体力消耗的项目,运动比赛时间较长,每次击发后有较长的时间进行调整。在所有的射击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精力都高度集中,在这种情况下,体力的消耗是非常严重的。在体力消耗的前提下,会影响到自身很多细小的技术环节处理不好。比如说在体力消耗下,对于射击技术完成后的“保持”技术就不可能把握的像原来自身身体状态良好的情况时那么的精确。而且自身的身体状况也决定了自己是比赛状态,如果自身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就很难调整自己的比赛状态,而自己比赛状态的调整势必影响细小技术的处理,比如说对于“保持”技术的处理。所以说自身状况的好坏在根本上是影响自身“保持”技术水平的发挥,影响“保持”技术的关键因素。
3.2.3 教练员的训练方法
训练是运动员形成运动风格、习惯和细小环节处理能力的主要手段。在运动员的比赛过程中,对于细小动作的处理、自身运动风格的形成等都是来源于平时训练中教练员不同的训练方法的反复磨练。可以说运动员在比赛中对于比赛进程和动作细节处理的能力强弱主要取决于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对于该技术动作的重视程度和训练方法的正确性以及练习的反复程度,特别是在“保持”技术动作中。“保持”技术动作主要是将“保持”技术看作是自己技术中的一个行为习惯,将它视为自己是无意识动作去完成,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保持”技術动作的优点。可以说教练员的训练方法决定了运动员的“保持”技术能力,所以说教练员的训练方法对“保持”技术有很大的影响程度。
3.2.4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不同技术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心理变化有显著差异,在比赛中,高水平运动员与低水平运动员相比,心理稳定性更强,心理承受和控制能力明显占优。这一结果表明,为了提高我国射击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必须注重心理训练,特别应加强认知调控,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技能水平。高水平运动员赛中心理稳定性较好,这一现象说明:比赛时他们的认知和情感比较协调、平衡,并形成了良好的心态,对于最后的“保持”技术控制比较稳定,因而面对外部困难也易于克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有利于比赛发挥。而低水平运动员则可能有较多内心矛盾与冲突,对于最后阶段的“保持”技术把握不好,心态不稳或不好,难以逾越外部困难,再好的技术也难以得到发挥。因此,可以说心理素质的好坏也是决定了运动员“保持”技术使用发挥的关键因素。
3.2.5 运动员的训练环境
据文献资料的统计发现,一般成绩好的运动员其训练心理的期望值和快乐值都相对较高,也就是说其训练过程中的心情更好。还有研究表明,运动员的心理变化,也就是在训练时候的心情好坏和自己的训练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同一运动员在不同环境中的训练心情以及期望水平也不一样。根据运动环境的好坏,差别波动也比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射击技术和一些细小技术的处理能力。以“保持”技术为例,在运动员心理比较压抑的时候,会无意识的快速结束自己现在在做的事情,对于射击技术结束后的“保持”技术控制能力会下降很多。与之相反,在环境比较鲜明的训练环境中训练,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比较舒适,对于“保持”技术的控制也会上升很多。所以说,训练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运动员“保持”技术的使用情况,也是影响“保持”技术的关键因素。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保持” 在射击基础训练中非常重要,容易被运动员忽视。射击中“保持”动作和运动员的年龄、身体状况、心理素质、训练环境及教练员的训练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实验表明,对少年射击运动员进行击发动作训练,提高运动成绩有明显效果。教练员应重视击发动作的训练,以获取训练的最大效益。在射击基础训练中,将击发“保持”动作训练放在核心地位进行强调,对培养射击运动员取得良好成绩有着较好的效果。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一直在这个项目上取得进步。
4.2 建议
在射击项目训练中,击发后的动作“保持”对命中10环及整个运动成绩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都具有直接的关系,是十分重要和不可忽视的技术动作之一。因此,对射击击发后动作保持的1—2秒时间的具有很关键作用。射击运动员尤其注重技术动作的稳定性训练,具体实施击发动作时,强化动作的整体意识,形成合理的动作程序,应有一个“保持”的过程,教练员应该提醒运动员在击发后有意识的自我动作保持,久而久之养成固定模式。作为运动员,应该加强自身身体素质的训练,针对射击项目的特点,尤其强调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平衡素质的锻炼。射击运动中强调稳定性的重要,但要处理好“动”“静”关系,要平稳晃动,利用晃动规律,不断提高在晃动中的“保持”稳定水平。教练员在训练中特别是技术训练中,应加以正确的引导。除了加强技术训练,应重视心理训练。通过表象训练、注意力训练、放松训练、模仿训练等方法进行练习,在训练中,让运动员对心理训练产生信任感,持之以恒地投入训练,更要让运动员体会心理训练的作用,从而增强应激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参考文献]
[1]钟义文.浅谈手枪射击中“三线一点”法[J].轻兵器,1995,05.
[2]刘京生.击发规律与保持力量的互补[J].中国射击射箭,2005,01.
[3]郭明方.射击运动员赛前焦虑状态的调节研究[J].体育科研,2009,01.
[4]王健才.对射击专项化感知觉——击发感的初探[J].中国射击射箭,2002,01.
(作者单位: 宁波体育运动学校,浙江 宁波 315103)
赞(0)
最新评论